天天看點

孔子的中年失意:從35歲開始陷入長達15年的人生低谷

孔子差不多是在30歲左右成家立業的,所謂“三十而立”。

三四年後,他換了份更好的工作,去大貴族家裡當了家庭教師,事業可謂是前途無量。

但這份工作隻做了一年多,孔子就選擇了流亡齊國,從此,他陷入了長達十五年的人生低潮。而這一年,孔子才35歲。

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孔子的人生遇到了拐點呢?

孔子的中年失意:從35歲開始陷入長達15年的人生低谷

魯國的政權,長期是三桓家族在控制。

國君魯昭公肯定很不滿。

加上三桓橫行霸道,魯國其他貴族對他們也有不少怨氣。

這些不滿跟怨氣日積月累,終于在孔子35歲這年爆發了。

不得志的貴族們跟魯昭公家族聯合起來,準備發動内戰,消滅三桓寡頭們。

但可惜,打了還不到一天,國君這邊就失敗了。

然後,魯昭公這一派就逃去了齊國。

如此一來,魯國就沒了國君,三桓裡的頭号人物,季平子,就成了實際的掌權者。

孔子的中年失意:從35歲開始陷入長達15年的人生低谷

對于關心政治秩序的孔子來說,無疑也是件大事。

更何況,孔子現在正好是三桓裡孟孫氏的家庭老師。

孔子是沒資格直接參加内戰的,因為他現在隻是個家庭教師,地位低,也沒有私家武裝。

不過,等内戰打完,孔子總要在三桓跟昭公之間做個選擇。

在這個時候,孔子放棄了大家都能看見的好前途,辭去了孟孫家的工作,離開魯國,去了齊國。

關于孔子這個決定,司馬遷的《史記》隻記載了六個字:“魯亂,孔子适齊”。翻譯一下,就是魯國發生了動亂,孔子到了齊國。

根據最權威的史書《左傳》的記載,魯國并沒有發生長期動亂。

因為魯昭公和三桓的内戰,充其量隻是曲阜城内的一場巷戰。

而且,也隻打了一個白天,當天晚上,魯昭公一夥人就逃到齊國去了。

孔子的中年失意:從35歲開始陷入長達15年的人生低谷

這之後,三桓完全掌控了魯國,國内的局勢不但沒有變得混亂,甚至可以說比國君在的時候還穩定。

畢竟三桓的對立面都出局了,不是被殺死,就是逃到了國外。

是以,孔子不可能是因為魯國局勢動蕩、擔心不安全,才去齊國避難的。

孔子去齊國,是去追随流亡的魯昭公。

根據已有的史料,完全能夠推測出這個答案。

為了道義去齊國,追随逃亡的國君,這一點很容易了解,因為這跟孔子的常見人設太一緻了。

但孔子這麼做,并不隻是為了道義。

事實上,他還有現實層面的考慮。簡單來說,就是“政治投資”。

這之前孔子的地位很低,根本沒有為國君服務的資格,但現在,魯昭公已經被趕到了國外,隻有一個小小的流亡朝廷,那應該就比較容易接近了,甚至在流亡朝廷那兒獲得一個官銜,想來也不會太困難。

如果魯昭公日後能殺回國内掌權,孔子就成了勞苦功高的“佐命元勳”,前途一片光明。

孔子的中年失意:從35歲開始陷入長達15年的人生低谷

當時經常出現貴族打内戰、把國君趕出去的情況。

一般來說,國際社會都會進行幹預,要麼是出兵幫忙,要麼是施加外交壓力,總之,要盡量幫助流亡的國君重新回國掌權。

那些跟着國君流亡的大臣,也往往都有不錯的前程。

可以說,追随流亡的國君,是一種政治投資行為,回報率很大、成功率也很高。

君臣道義跟現實回報率,既符合人情事理,也符合春秋那時候的政治遊戲規則,更别說還有很多成功先例。

是以,孔子那個時候的人,都比較了解孔子的這個選擇。

據學者考證,孔子追随昭公去齊國,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隐秘的、非常個人化的原因。

那就是,他要和陽虎針鋒相對。

孔子的中年失意:從35歲開始陷入長達15年的人生低谷

孔子一直把陽虎看作是自己最大的假想敵。

陽虎本來在季孫家當雇員。内戰的時候,他就選擇繼續給老闆、也就是季平子當打手。

在三桓跟國君之間,陽虎主動選擇了三桓。

對陽虎來說,給三桓打仗就是他的人生機遇。

陽虎這個人,身強力壯,勇武善戰。很快,他就脫穎而出,成了三桓的心腹幹将。

既然孔子把陽虎作為自己的參照,那麼,看到陽虎的這個選擇,孔子于公于私,自然都會投奔正統的國君一方。

選擇了國君,就意味着他站在了三桓的對立面,也就是在陽虎的對立面。

個人恩怨跟家國情懷,在孔子這裡都糾纏在一起了。

要是孔子的政治投資能成功,等魯昭公成功殺回魯國掌權的時候,孔子就很有可能榮歸故裡、加官進爵。而陽虎呢,不出意外,會變成一個徹底失敗的反面人物。如此一來,孔子算是一雪前恥、報了仇了,這會是何等的快意恩仇!

孔子的中年失意:從35歲開始陷入長達15年的人生低谷

是以學者考證孔子這次去齊國的原因,不是《史記》說的什麼躲避戰亂。

事實上,他是基于道義、現實和私人恩怨三方面的考量,自願去齊國追随流亡的魯昭公。

說起來,孔子去齊國的這個決定非常大膽,而且很有創意。這樣來看,孔子并不隻是一般印象裡那個拘謹的老學究,更不是光會說不會做的書呆子。

他其實非常有冒險精神:作為一個事業上升期的年輕人,他敢拿自己的前途進行一場大賭博,期待道義和仕途的雙赢,甚至還要借機洗刷自己受到的恥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