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八路軍繳獲的日軍大衣,為何都不穿,而是選擇燒掉?背後大有深意

最近一大波的冷空氣開始在西伯利亞集結起來,看似是要以雷霆之勢向中國吹來。而大家的購物車中,應該已經有不少的大棉襖二棉褲了吧。那麼時間往前推上幾十年,那時候還是抗日戰争時期,我們的士兵們,他們都考什麼抵禦嚴寒呢?

八路軍繳獲的日軍大衣,為何都不穿,而是選擇燒掉?背後大有深意

首先分國軍和八路軍,國軍算是當年的政府軍,有一定的工業支援,其武器裝備以及軍需物資比上不足,但比下有餘。是以他們是有自己制式的軍服的,隻看他們的上官是否有良心。

而相比起國軍,一直堅守自敵人後方,多是以深山作為根據地的八路軍,自然就沒有他們那麼好的條件了。他們大多都是穿着薄薄的衣服,一穿穿一年。每到冬天,就會有不少的士兵被凍傷。

八路軍繳獲的日軍大衣,為何都不穿,而是選擇燒掉?背後大有深意

而即使是薄衣,在一開始也差不多是國軍的款式。隻不過會在左臂上添一個袖章,上面寫道上自己所屬軍隊以示差別而已。而幹部樣式,僅僅隻是比士兵多了兩個口袋而已。甚至在艱苦的時候,士兵們還不得不自己客串一下裁縫,做自己的軍服。

至于棉花,日軍在中國以戰養戰,大肆掠奪棉花以及糧食這種物資。抗戰曆史上的冬季大練兵,也是無奈中的選擇。因為不論是國軍還是八路,都十分的缺少棉花,不活動的話,還不知道要死傷多少士兵,

八路軍繳獲的日軍大衣,為何都不穿,而是選擇燒掉?背後大有深意

但是在與日軍的戰鬥之中,勝利的時候他們也是繳獲了許多物資的。其中必定包括了棉衣,畢竟它不是一次性的消耗品。按理來說應該國内的軍隊在繳獲了這些棉衣之後,應該可以立即披上保暖。但事實上,當時的很多部隊都會選擇将其燒掉,這是為什麼呢?

實際上這分兩種情況,一種就是在戰争暫時停歇不下來的情況下。擊潰了一個日軍部隊,繳獲了他們物資之後。還要連忙趕往下一個戰場,這個時候隻能緊急搜集一些必要物資,比如槍支彈藥藥品之類的。

八路軍繳獲的日軍大衣,為何都不穿,而是選擇燒掉?背後大有深意

而日軍的大衣這種東西,即使是當時士兵急需的,也不會帶走。因為在戰争時期,服飾實際上是區分派别的最好辦法。這時候在戰争時期,若是穿上日軍服裝容易敵我不分,被己方當成是日軍。

當年林彪将軍就是因為穿着日軍的大衣,才被哨兵誤當成敵軍打了一槍,是以日軍的衣服再暖和,也不會讓士兵們上身的。而他們也不能帶走,因為軍大衣實在是不好帶。本着不能讓日軍再回來撿走的念頭,繳獲的軍大衣基本也就會被燒毀了。

八路軍繳獲的日軍大衣,為何都不穿,而是選擇燒掉?背後大有深意

而第二種情況就是徹底的勝利,這時候繳獲的軍大衣自然是可以當做戰利品,慢慢搬走的了。而軍隊紀律是繳獲了物資之後,就統一上交,統一配置設定。軍大衣當然也是一樣的了,一部分的軍大衣與我軍差别不大的,就會當場分給士兵。

讓他們繼續縫上袖章,再縫上我軍的标志。而差别比較大的一些軍大衣,則會統一的收回根據地。再讓根據地的工廠重新加工成我軍的軍服樣式,這樣不僅可以解決了物資的風險,也避免了敵我不分的情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