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經意擡頭往外看,見對面人家的玻璃窗上開始貼窗花了,才想起又是一年臘月到了,對于北方來說,快過年時貼幾張喜氣的窗花,年味也變得越來越濃了。更是透過窗花,從窗花裡隐隐的表達出人們對新生活的無限憧憬與寄托。
窗花,作為農耕時代的産物,随着時間流逝逐漸成為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産,窗花正也以一種獨有的氣息風韻,被收藏家收藏,被更多的人們所喜愛,在我看來,它沉澱着勞動人民樸實的情感,凝聚着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永不缺少的年味。
關于窗花的記憶由來已久,兒時年年父母都買幾張大紅喜氣的窗花,春節也變得越來越有滋味,這種火紅的窗花,把風景,傳說,戲文搬到窗戶上來,把所有的念想和期盼都凝聚在窗上,窗花是枝頭飛翔的詩歌,是心頭傳承的薪火。
窗花和對聯是過年長長久久的标志,那時貼窗花,貼對聯是家裡比較隆重的一件事,而貼窗花更是一細活,母親不讓我們這些孩子幹,漿糊不能多,也不能少,用力不可輕,也不可重,都要那捏好分寸,做到剛剛好,是以,常常是母親親自來做,窗花貼好後,家裡頓時明媚了許多,窗花裡的年味似乎也濃了。
窗花也随着流年的更替,适時應景剪一些屬相動物圖,恰逢兔年,總會有"雲兔迎春"的剪紙窗花,虎年,便有"虎虎生威",龍年便有"龍鳳呈祥"等等,偌大的窗明幾淨的玻璃上并不貼滿窗花,但布局總是那麼精确,有渾然天成之意,裡裡外外看上去,總是令人欣喜萬分,如果過年期間趕上一場大雪,紅白對比得格外強烈,紅紅的窗花貼在上面,紅白相映,屋裡屋外,看着都透亮,紅豔豔的,遠遠看去,那麼喜氣逼人,令所有人無不眉開眼笑,臘月在這一刻顯得更加妖娆,多姿了。
時光已走遠,那些記憶裡的窗花,依然溫潤着如今的歲月,不同時代的人,有不同的回憶,也有着各自的成長印記,這些印兒在不斷流逝的中國年裡,都将成為我們心頭的懷念。窗花,成為兒時過年一道靓麗的風景。
當穿起厚衣時,冬近了,當雪下起時,冬到了,當窗花貼起時,年到了,當鞭炮響時,年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