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視訊加載中...

  随着春節的臨近,天津古文化街越發的熱鬧,紅燈籠一串串地高挂,古街的每個出入口都擺上了龍形彩燈,人們在這裡往來不息仿佛提前置身佳節之中。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3歲的恬恬被父母領着,也來這裡湊一湊熱鬧。從北門一直溜到南門,花了近兩個小時,恬恬的母親是土生土長的天津80後,她發現這一趟走下來,在古文化街裡找到了許多新意之處,難怪越來越多的人跑來這裡“打卡”……

  畫屬于自己的糖畫

  畫糖畫、吹糖人,這些在古文化街原本并不稀奇,甚至一度被人們路過看看而已,然而有新意的是,老手藝人跟上了時代的需求,讓你自己畫糖畫、自己吹糖人,既幹淨衛生還增添了自我創作的滿足感,怎能不被“打卡”?

  邢立凱在古文化街經營了十幾年,最初,是用那種傳統的勺子親手為客人畫糖畫,“用勺子畫畫,能畫出的圖案相對比較少,人們看慣了這種手藝也就不新鮮了”。

  後來,他在外出旅遊的時候,看到南方有人用筆來畫糖畫,下面墊着各種圖案,隻需要用筆勾勒一下就能畫出各種樣式的新意糖畫,客人們也可以親自上手制作。

  “現在人們都喜歡親手制作,比較有儀式感,自己畫糖畫不是正巧迎合客人心理嗎?還能自己創作。” 邢立凱随即在當地購買了多套裝置與糖畫圖冊,回津後,為了添加地方特色,還特意又設計了幾十張,例如天津古文化街、楊柳青年畫樣式的糖畫圖,挂出了招牌開始經營“糖畫體驗館”。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緊接着,他的“糖畫體驗館”就迎來了不少小客人、情侶、閨蜜的光臨,“現在臨近春節了,一天能畫出幾百張,生意很不錯”,今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放開,古文化街的人氣一直在上升,“現在更是人來人往了,街上人氣旺,也帶動了我們這些商戶生意好,生意不僅幹得有新意,更有新氣兒!”

  吹糖人小孩兒也行

  作為非遺傳承人,宋風慶自幼看着爺爺走街串巷吹糖人,後來父親繼承了這門手藝,如今換為了宋風慶靠它營生,自從來到古文化街,他挂出的牌匾一直是“自己吹糖人”。

  “現在人們的衛生觀念越來越強,讓客人自己吹糖人既衛生也更有意義。”吹一回糖人30元,宋風慶先用手捏出一個基本的形狀,拉出一個長長的嘴兒,讓客人放到嘴裡吹,根據他的指揮,客人們配合着吹氣用力,宋風慶不斷手捏糖人做出各種形狀,一會兒馬、羊、雞等十二生肖惟妙惟肖地出現了。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古文化街上往來的客人不斷被這種手藝吸引,一個接一個排隊嘗試,一天下來,宋風慶做了一百多個糖人,生意很是不錯。

   “做生意要靠大環境以及個人努力,幾年前我自己吹糖人的時候,由于客人覺得不衛生幾乎賣不出去,現在轉變思維讓客人吹糖人,買賣又火爆起來。”當然,大環境對生意的影響也很大,“今年開始,文旅産業越來越受到重視,你看快春節了咱古文化街張燈結彩,很有喜慶氛圍,再加上網紅們紛紛到這邊直播,街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這些手藝人有了展示的好平台”。

  剪紙入畫框 儀式感十足

  春節前夕,古文化街上自然少不了春聯、剪紙手藝人的身影。

  在這裡寫了30多年春聯的雲光明剛剛退休,卻将這份對毛筆字的熱愛繼承下來,一天寫上幾十副對聯是常事兒,很多老顧客特意帶着自己編好的文字讓雲師傅來寫,他們認準了這兒,一寫就是十幾年光景。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自己設計、畫圖、用刀一點點刻出來,古街上的剪紙花樣繁多,色彩豔麗,很多都是非遺老手藝人的傑作,“馬上就是龍年了,我們的剪紙主題就是圍繞着龍來設計的,你看這一對紅色龍窗花,足足用了兩天多時間才完成,手工做的窗花更有儀式感,樣式也更多種多樣,其他地方找不到!”剪紙手藝人李鵬笑道。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有些窗花甚至要三四天才能完成,比如一些點染設計的窗花,一共分為三層制作,曹彩霞祖祖輩輩一直經營這門手藝,每年過完年,她家就開始進紙畫樣子,然後開始陸陸續續制作,近一整年的時間最後集中在年前賣這些手藝、作品,“因為樣式獨特,很多都不夠賣呢!”

  除了這些傳統的銷售方式,如今的剪紙還被貼到了畫框之中,畫框有大有小,根據客人的需求可以作為伴手禮送人,非常有新意,而畫框裡的這些剪紙也可以供人仔細觀賞,很有文藝、清新之感。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新新新 古街處處有活力

  古文化街上,津門薛記茶湯已經營生了十幾年,最近一個月,他的茶湯攤位更新為了店鋪,可以容下幾十人坐着品嘗,寒冷的冬日,很多客人正是看中了這點落腳他家。

  “做茶湯不僅口味要跟上時代,服務也要跟上時代。”薛老闆很有生意頭腦,“最初我們就是小推車賣茶湯,隻有油茶面、糜子面等基本口味,後來豐富了杏仁面、香芋面、巧克力、桂圓八寶等更多口味,适應年輕人多元化的選擇”。

  今年,随着文旅産業的興旺,天津古文化街也成了人們必去的打卡地,“你看,現在咱們景區的衛生環境越來越好,節前大紅燈籠挂得一串串的,還時不時地有舞龍舞獅等民俗表演,吸引了很多人,網紅們也來錄視訊增添人氣,我們這些生意人看到客人多了,特别有幹勁兒。”

  薛老闆發現,冬日裡很多人手捧着茶湯吃太冷了,是以決定在這裡租下一間店鋪,擺下桌椅可以容納幾十人就餐,這樣的服務迎合了客人的需求,津門薛記茶湯店裡總是坐得滿滿的,“是以說古文化街也要有新意,産品創新、服務更新,才能讓客人感到更貼心”。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除了傳統小吃,天津古文化街上到處都能找到新鮮感,小時候常吃的大白兔奶糖,如今已經更新到15種口味,芥末、咖啡、桂花、酸奶、榴蓮……老字号耳朵眼炸糕,除了傳統的豆沙餡,還推出了香芋、黑芝麻等口味,客人們排着長長的隊伍,為的就是嘗一口鮮。百年洋味起士林,除了傳統的糕點,還推出了各種新式花樣巧克力、牛乳糖……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新春走基層】從糖畫糖人到剪紙窗花 古文化街處處煥發新活力

  傳承經典、不斷創新,讓天津古文化街更具有時代魅力,每走幾步,人們總有拿起相機記錄的沖動,節前喜慶氛圍濃厚,這條曆史文化街區也正紅火地煥發新生命活力!

  (津雲新聞記者張赫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