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靜月驕陽
劍九黃,用生命祭奠了自己的理想,換來了徐鳳年的醒悟,求人不如求己,隻有自己強大了,才能保護自己心愛的人和自己想做的事兒。
犧牲有點大,但,很值得!
熱播劇《雪中悍刀行》是由宋曉飛執導,王倦擔綱編劇,張若昀、李庚希、胡軍領銜主演,高偉光特别出演,張天愛特邀主演的玄幻武俠劇。
主要講述“天下第一纨绔子弟”徐鳳年為當一個和父親完全不一樣的北椋王,直面迎擊命運的安排,苦學武藝,成為武者,悍刀踏雪闖江湖,明知不可為偏要為的勵志青年,用自己的身軀扛起北椋戰旗,最終長成為北椋王合格接班人的故事。
天下第一纨绔
徐鳳年,人稱“天下第一纨绔”。是異姓王北椋王徐骁的長子,也是大家尊稱中的世子。提起徐鳳年,就不得不提他爹徐骁。
話說當年天下亂局,九國割據,随之諸國亂戰,離陽破局而起,掃滅八國,成就一統之勢力。尤其是離陽朝的北椋鐵騎,更是以無敵之勢,蕩風雨,平天下,一軍滅六國,而統領北椋鐵騎的便是“人屠”徐骁。
統一之後,徐骁統領35萬北椋鐵騎,鎮守邊境三洲,可謂朝中第一權臣,皇室忌憚,敵人喪膽。
皇室為了拉攏徐骁,想把隋珠公主嫁給徐鳳年,老謀深算的徐骁,是一個走一步看十步的棋手,個中的利害關系他非常清楚,為了逃避皇室賜婚,徐骁讓“老黃”陪着徐鳳年,一主一仆,一馬兩人,行走江湖三年。
徐骁,戰場上是一位骁勇善戰的大将軍,家裡是一個寵兒的“兒控”。别人見到他都尊稱王,面對兒子要正裝“問安”,還要下人幫忙整理衣冠,“再檢查檢查,我兒子眼光可毒啦!”
臨進兒子房間門,還叮囑管家:“王爺就算被打死,你們也要當沒看見!”
果不其然,兩父子三年未見,一見面就掐架。讓敵人聞風喪膽的北椋王被親兒子追着打。看得滿府的仆人們心驚肉跳。
這等刁民兒子,在大家眼裡也許隻有許骁能容忍。其實,大家看到的也都是表象,所有的一切不過是父子演戲給别人看而已,目的就是不娶隋珠公主和麻痹敵人。
而真正的謀略家卻是徐骁,包括他兒子徐鳳年,他們竟然配合得天衣無縫,竟然能瞞天過海。
劍九六千裡
馬夫老黃,是一位深藏不露的高手,即便他帶着世子徐鳳年闖蕩江湖三年,即便是食不果腹,哪怕幫着去偷老農的地瓜,甚至和徐鳳年一起到楚國的殘兵中搶肉吃,他都不漏聲色。
老黃,曾經是叱咤風雲的劍九黃。20多年前曾經挑戰天下第二王仙芝而失敗,失敗後的他一蹶不振,萎靡頹廢,好在他遇到了徐骁。
徐骁看中了劍九黃的武藝,劍九黃看中了徐骁的正義,就這樣,劍九黃就成了馬夫老黃,隐姓埋名在徐家了20多年。
老黃是看着徐鳳年長大的,從小他和少爺的關系最好,不分主仆,更像爺倆兒,尤其是經過外出的三年遊曆,兩個人的感情更是密不可分。
偷人家地瓜、河中摸魚、被人追殺等等,太多太多的點滴,讓徐鳳年不能釋懷。三年時間,讓徐鳳年的心智更加成熟,老黃的心平靜後更是悟出了不少道理。
徐骁想讓劍九黃重出江湖,來勸老黃:
“這些年老夥計在身邊,跟自己鬧了好些年,沒怎麼平靜過,和少爺遊曆這三年,我的心平靜了,老爺今天給我做個見證,當年劍九黃在城牆上已經死了,從今往後,我隻是少年身邊的老黃。”老黃說罷,把跟随自己幾十年的劍匣丢到了湖裡。
在林探花刺殺徐鳳年時,徐鳳年意外在湖中發現了老黃的劍匣,幫他撈了出來。為了降服湖底老魁北莽刀客-楚狂奴,劍九黃才出手。
“劍一,龍蛇
劍二,并蒂蓮
劍三,三斤”
三招就收服了老魁,原來他是近50年用劍高手,除了劍神李淳罡之外還有兩個、一個是桃花枝新劍神鄧太阿、再一個高手就是劍九黃。
當年,劍九黃收集了6把天下名劍,去東海武帝城挑戰王仙芝,留了一把黃廬在城牆上。打到一半就知道自己輸了,怕死,怕失敗。就逃了,從東海逃到北椋,像老鼠一樣躲着,不敢面對武帝城,不敢面對王仙芝。
“少爺,你不會武功,這三年,你沒躲過,沒退過,沒怕過,怎麼說呢,我突然覺得我什麼都不怕了,失敗,死,也就那麼回事,我終于可以,面對那個在我胸口,壓了三十年的武帝城了,我終于可以面對心底的王仙芝了。”
老黃的一番肺腑之言,讓徐鳳年刮目相看。老黃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戰勝自己,突破自己。
号稱劍九黃,其實,劍九一直沒弄出來,經過和徐鳳年的三年遊曆,讓老黃悟出了劍道,所謂的道,不過是自己的心魔而已。
徐鳳年為劍九起名曰:“六千裡”。也是為了紀念兩個人三年遊曆的情深意長,兩個人不是父子卻勝似父子。
“老狗老狗,天下沒有,土裡埋骨,甜裡尋苦,老狗老狗,天下沒有......”
老黃的那首歌,直擊人心。每次想起,都會讓徐鳳年淚目。
知世故而不世故
老黃臨行前,兩個人不約而同地互贈禮物。
徐鳳年,拿一小葫蘆食鹽,老黃拿了一大葫蘆食鹽。其實,這裡的寓意很深。三年流浪的日子,食鹽是兩個人最好的美味,偷地瓜,順人家雞,有了鹽巴,美味無邊,隻有經曆過的人,才會珍惜難忘的過往。
徐鳳年一小葫蘆食鹽,暗喻着,你快去快回,不要讓我等太久。期盼着老黃能盡快歸來。
而老黃一大葫蘆食鹽,暗喻着,少爺,我這次去挑戰王仙芝,兇多吉少,畢竟王仙芝是天下第一,自己不一定能回來,多留點食鹽,讓少爺能好好地照顧好自己,以後恐怕是沒機會了。
電視劇雖然沒有給我們呈現老黃挑戰王仙芝的畫面,不過,觀衆卻在旁白和剪影中知道,他明知道會輸,還是選擇了挑戰,不再萎縮,去打那人生的一戰,打了,對于自己一個交代,也給徐鳳年立一個榜樣。
能出到最後一劍六千裡,入玄鏡,毀了王仙芝袖袍,兩人勢均力敵。
之後他力竭而死,魏然不倒,尤其是臨死前那句:“來,給少爺上酒。”讓人肅然起敬。
慨然赴死,壯士不過如此。
老黃,用自己的親身經曆,讓徐鳳年明白,敵人并不可怕,人最可怕的還是自己,隻有戰勝自己,才能有機會戰勝别人。
由此,也讓徐鳳年有了為老黃取回劍匣的決心。
他要重出江湖替老黃取劍匣,替母親報仇,誓要把因他而在四處漂泊的家人接回北椋,憑借着“人情公理我要,天下大義我也要”的決心,徐鳳年硬生生在死局中闖出一條生路來。
不被現實打敗,走自己想走的路并為之拼搏,勇氣、堅持,知世故而不世故的赤子之心。才是這部劇最勵志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