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趕場交通兩不誤,買辦年貨發現鄉村農貿市場變化真大

作者:日常惡魔

趕場,是農村的集市貿易,也是農民将多餘的農副産品擇日交換的地方,因大都設在公路交通要道,人們習慣稱為“馬路市場”。每到“趕場”日,買賣旺盛,阻礙交通,所在地機關要組織力量維持秩序,老百姓稱之為“砸場”。我在農村工作多年,對此深有感悟。近日,我在親戚家住了幾天,昔日的“馬路市場”不見了,公路一側新的農貿市場熱鬧得很,商品繁多,人潮湧動。

趕場交通兩不誤,買辦年貨發現鄉村農貿市場變化真大

趕場時随處可見的攤位。圖/張步瑜

趕場交通兩不誤,買辦年貨發現鄉村農貿市場變化真大

熱鬧的趕場氛圍。圖/張步瑜

我的内弟租種了百來畝稻田,将稻谷加工成大米,其妻到市場零售,按重量打包裝好後,再由他用農用車派送。我覺得米質好,買了每斤三元八角的大米兩袋,共四十斤。如今的農貿市場,既不妨礙交通,又友善農民進行商品交易,真是便民利民的大好事。

趕場交通兩不誤,買辦年貨發現鄉村農貿市場變化真大

親戚開了米店,前去捧下場。圖/張步瑜

趕場交通兩不誤,買辦年貨發現鄉村農貿市場變化真大

送貨到家,如今趕場交易也友善了很多。圖/張步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