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盜墓賊為何不先拿珍寶,而是扒開慈禧的褲子?

中國自古以來都非常注重風水,非常注重落葉歸根。是以大多數中國人都非常在意自己死後的葬身之地。

人們覺得自己死後埋葬的地方會直接影響到後世子子孫孫的仕途和氣運。是以在下葬的時候都會無所不用其極的找尋到一塊風水寶地。而下方的地方選好之後,就會開始着手準備自己下葬時所有攜帶走的陪葬品了。

古人們在去世之後,會把自己生前最喜歡的寶物和象征着身份的寶物都埋藏在自己的墓裡。而這些價值不菲的陪葬品,也成為了許多盜墓賊愧死的對象。

墓葬文化興盛的同時,盜墓文化也随之發展了起來。自古以來,我國就出現過許多盜墓賊,就比如說當年的曹操和後來的孫殿英。

孫殿英在打仗的時候,因為軍費不足,就把自己的目光放到了晚清時期的執政者慈禧太後的陵墓上。

盜墓賊為何不先拿珍寶,而是扒開慈禧的褲子?

他知道慈禧太後是一位非常奢侈的女性,她墓裡的東西一定是價值不菲的。據說當年慈禧太後每次吃飯都要在桌上擺上幾百道菜,有些菜即便不吃也一定要上桌。每次洗澡都會讓人用金絲做成的毛巾擦拭他的身體,這些毛巾一般擦拭一次就會被他扔掉。

還有人說,慈禧太後每天使用的床單被褥也是隔幾天就要丢掉,重新換一套。要知道那些床單被褥可都是用各地進貢來的,價值不菲的布料制作而成。她這樣奢華的行為很難不被别人盯上。

但是孫殿英在炸開慈禧太後的墓室之後,先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拿走裡面的寶藏,而是先扒開了慈禧太後的褲子。他這麼做的原因究竟是為什麼呢?

根據史料考證,可以得知,孫殿英脫去慈禧太後貼身衣物的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慈禧太後的貼身衣物是非常昂貴的。

相關曆史文獻記載說,光果之内的真絲制品厚有七寸,上面鑲滿了大大小小的珍珠,約一萬多克。而且還有寶石八十多塊,白玉二百多塊。慈禧太後的頭上還戴着鳳冠,鳳冠上面鑲着一塊大寶石,她的頭飾都這麼浮華,身上蓋的東西都這麼值錢。貼身衣物肯定也是好的。

大家認為孫殿英是貪圖慈禧太後貼身衣物的高昂價值,才急着把他褪去。這種說法也是後人較為認可的一種說法。

盜墓賊為何不先拿珍寶,而是扒開慈禧的褲子?

而第二種說法是,有人猜測孫殿英退去慈禧太後貼身衣物的行為是為了洩憤。

因為當年慈禧太後在侵略者到來之際。做了許多荒唐事,當年李鴻章在前線打仗,連子彈都快買不起了,而慈禧太後卻把本應該用在前線的軍費。花在了自己的生日上,前方的士兵在前線打仗賣命吃苦,而他卻把這些錢中飽私囊。慈禧太後這樣的行為。确實讓很多清朝士兵非常的寒心。

當年慈禧太後為了讓西方列強承認自己的統治,和他們協商簽訂了許多不平等的條約,這也是後世诟病慈禧太後的一點重要原因。

有人猜測,孫殿英作為當時的軍閥,為了表示對慈禧太後的懲罰,才退去他身上的衣物,讓他衣不敝體,這是他對慈禧太後的侮辱。

古人都是非常注重自己的名節和死後的姿态。慈禧太後為了自己去世後,能以最美的姿态長埋地下,花了很多心思,而孫殿英就是要反其道而行之,用這樣的方式表示出自己的憤怒和對慈禧太後的懲罰。

孫殿英在慈禧太後的陵墓之中帶出來的寶物足足裝了有三十多車。他也因為這次盜墓而成名,他在盜取諸多寶物之後,也激起了民憤。而他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把這些錢财送去給了當時的重要官員,他用這樣的行為保住了自己的一條命。

盜墓賊為何不先拿珍寶,而是扒開慈禧的褲子?

據說,孫殿英把慈禧太後口中的那顆碩大無比的夜明珠送給了蔣介石的妻子。而後來這顆夜明珠。又被輾轉賣給了外國的石油大亨。

孫殿英這樣的行為不僅是對死者的侮辱,而且也造成了我國文物的大量流失。當然,後來慈禧太後和孫殿英也都得到了應有的懲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