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看《三十而已》,我才發現王漫妮原來是這樣的人......

作者:花花青年

已經三十歲的我,本着緩解年齡焦慮的目的,看了一圈影視作品,其中包括前年大火的那部《三十而已》。

三十歲,對于女性來說,可能是一個檻。

在生理上,意味着靠近最佳生育年齡的末端。

在社會上,意味着你已經正式邁入中年人的隊列。

三十歲的可怕之處,還在于現實與期望之間的差距。

很多人期望的三十歲,可能已經事業有成,人生美滿,可現實中的三十歲,大概可能隻是一個為生活忙碌奔波的普通人。

劇中的王漫妮,就是這樣一個普通人,但她卻不甘心于“普通”。

出身于小鎮的她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生活,于是她在二十幾歲的時候,選擇到上海這座一線城市打拼,成為一名滬漂。

她的工作是奢侈品銷售,工資在一萬五六左右,待遇算是一般。

重看《三十而已》,我才發現王漫妮原來是這樣的人......
她每天按部就班地上下班,希望在30歲的時候能夠升上小主管。
重看《三十而已》,我才發現王漫妮原來是這樣的人......

她有自己的生活追求,工資一萬五,但房租就五千。

到了三十歲,覺得應該追求生活品質,買一雙三四千的高跟鞋。

她有欲望,也知道該為這些欲望付出應有的努力。

是以為了自己升職的願望,她站在賣場裡一天可以憋尿不喝水。

雖然每天都是差不多的工作内容,但是職場生活的平靜底下,是如漩渦般的暗流。

她不僅遇到過油膩滿滿的中年大叔客戶,也遇到過耍心機想把她踢出競争隊列的同僚。

因為太拼命工作,她身體得了急性腎炎,獨自一人在出租屋昏了過去,如果不是在和家人通話,估計就沒有人注意到她生病了。

重看《三十而已》,我才發現王漫妮原來是這樣的人......

這是異鄉人在外地奮鬥的心酸和無奈,雖然很辛苦,但王漫妮還是願意努力。

唯獨在感情方面,她有點擺不正自己的位置。

因為渴望想要更好的生活,是以她也渴望能夠有一個好的歸宿。

這個好的歸宿,她的要求是有經濟實力,有趣,外貌不錯。

因為想要等到更好的出現,她與一起來上海打拼的男友分手,放棄小鎮上工作不錯的男青年。

後來她終于遇到了海歸華人梁正賢,一開始她并不對對方抱有幻想,可沒有敵過對方的吸引。

重看《三十而已》,我才發現王漫妮原來是這樣的人......

确定關系之後,她希望和對方有一個未來。

卻沒想到,對方隻是将她當作玩物,為她的美貌買單,從來沒有真正地尊重過她,重視過她。

傻傻的王漫妮沉浸在愛情的美夢之中,最後因為梁正賢得“一南一北”說法而醒悟了過來。

像梁正賢這樣的海王,自身家世不錯,擁有揮霍的資本,何必跟一個來自小鎮的女孩結為夫妻,把麻煩攬上身?

重看《三十而已》,我才發現王漫妮原來是這樣的人......

他為了不讓婚姻束縛,硬是跟女友趙靜語在一起7年都沒有結婚。

愛情和婚姻本來就是兩碼事。

其實,人最害怕的是,擺不清自己的位置。

就像劇中的一個配角那樣,她明知道對方不會跟自己結婚,但借着對方的資源,創出了自己的一番事業。

像梁正賢多年的女友趙靜語那樣,為了繼續得到他的供養,繼續華美的生活,她隻能接受梁正賢的莺莺燕燕。。

生活沒有那麼美好,不會又得了蘋果又得梨。

重看《三十而已》,我才發現王漫妮原來是這樣的人......

如果你兩者都想要,唯一的辦法就是靠自己。

幸好最後王漫妮及時醒悟了過來,她明白了:

想要更好的生活并不能靠愛情來獲得,而是得靠自己的雙手去創造。

腳踏實地,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很多人會覺得王漫妮想要的太多,實際上,生活中充滿了這樣的女孩。

她們想要名牌包包,就想讓男友買;

她們想要華麗的衣服,還是想讓男友買;

她們想要更好的生活,就試圖找一個有錢人。

波伏娃曾經說過: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于不論在成年還是小時候,他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在于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着,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通常為時太晚。”

在現實中,像王漫妮這樣的女孩可能就會直接采納梁正賢的提議,成為第二個趙靜語。

可作為真正的獨立女性,最終還是得用自己的雙腳走路。

想買的東西自己買,想要的生活自己掙。

結局的最後,王漫妮選擇了出國留學。雖然懷裡揣着十萬就去留學的橋段看起來不太現實,可這個結局最終向我們傳達了一種人生态度:

靠自己,總沒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