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爾斯泰說
“詩歌是一團火,在人的靈魂裡燃燒”
在一座偏遠大山裡
這團火
溫暖和照亮了許多孩子的童年
湖南省懷化市會同縣
地處山區
這裡有一所粟裕希望國小
學校留守兒童
占學生人數的一半
學校很小,也很偏遠
卻孕育出
充滿詩意的童年
孩子們詩意的童年裡
有一位“引路人”
“95後”國文老師李柏霖

圖為李柏霖帶領孩子們玩遊戲。 新華社記者 張格 攝
“棉花吐出了豐收”
3年前
一個孩子寫下這句話
純淨童真的語言
讓李柏霖感到驚喜
她決定
在大山裡播撒詩歌的“種子”
起初
許多人不了解
“教山裡娃寫詩,有什麼用?”
“學寫詩,能學成詩人嗎?”
……
李柏霖隻是笑一笑
默默堅持
在這位年輕老師心裡
留守兒童寫詩
就是敞開内心世界的門
這扇門
曾緊緊關閉
又随着稚嫩詩句
一點點打開
校園課堂,放學路上
隻要靈感迸發
碎片紙,作業本
都是書寫與抒發的天地
圖為李柏霖儲存的孩子們的詩歌原稿。新華社記者 袁汝婷 攝
李柏霖和許多家長
一起看見了
孩子們
不為人知的孤單
天馬行空的想象
簡單純淨的快樂
說不出口的思念與悲傷
詩歌
不是解決所有童年問題的答案
卻可以成為
打開孩子心門的鑰匙
讀懂這些詩
你會看見
TA有多愛你
也會明白
你如何更好地去愛TA
三年間
李柏霖帶着孩子們
創作了1000多首詩
其中部分詩作
經她推薦
在公益平台發表
她還自掏腰包
為孩子們做了兩本詩集
這是李柏霖為孩子們排版制作的詩集。受訪者供圖
少年心中有了詩
童年就更有了光
(注:本報道所選部分詩歌首發于公益組織“是光詩歌”)
記者:張格 袁汝婷
手繪:薛宇舸
編輯:黃康懿 陳倩
技術支援:相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