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的後宮一直是各種清宮劇的熱門題材,因為曆史上,乾隆的後妃數量多達四十多位,而且來自各個階層、民族,比如包衣出身的令妃最後有了大清皇後(孝儀皇後)的封号,比如來自維族的容妃(香妃),一直賦予了神奇的色彩。

不過在一夫多妻制的社會,尤其是這種皇室中,妃嫔衆多,難免會有寵愛不到位的,比如湘妹子今天要和各位講的循貴妃妃伊爾根覺羅氏。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生于乾隆二十三年,這一年的乾隆已經年近半百(47歲),按年齡來看,伊爾根覺羅氏是乾隆的“孫女輩”。
在乾隆後宮中,與乾隆年齡相差較大的還不止伊爾根覺羅氏,還有一位比較有名的,正是乾隆晚期最為寵愛,并且還為乾隆生下了最小的女兒和孝公主,她就是惇妃汪氏。
乾隆對汪氏的寵愛在她生下幼女後達到了高峰期,也因為如此,汪氏才會侍寵驕縱,打死宮女,可即便如此,乾隆也隻是象征性的将其罰銀100兩,降為嫔位不到一年就又恢複原位。
活生生的一條人命,僅100兩銀,簡直是草菅人命,惇妃汪氏與乾隆相差之大僅次于循貴妃伊爾根覺羅氏。乾隆四十一年,已經19歲的伊爾根覺羅氏通過選秀入宮,此時的乾隆已經是個66歲的老頭,按理說“老夫愛少妻”,如此年輕貌美的伊爾根覺羅氏入宮後應當深得乾隆寵愛,實際上,伊爾根覺羅氏的入宮多年,不僅沒有生下一兒半女,其位分竟然在十八年裡不得一封。
一直到乾隆為慶祝在位60年時,伊爾根覺羅氏才與一衆妃嫔一起獲封。原以為就可以如此默默的在後宮安穩一生,可誰知道,嘉慶二年,伊爾根覺羅氏過四十歲生日時,卻惹得乾隆龍顔大怒,最後于兩個多月後郁郁而終。原來,過生日時候,伊爾根覺羅氏過生日的份例賞賜給早了,随着伊爾根覺羅氏的去世,乾隆也覺得似乎有些對不起這個最後入宮的妃子,于是将其按貴妃禮下葬,也就相當于追封其為貴妃了。
參考資料:《清史稿》《清實錄》《皇陵大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