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史上,每一個朝代都有着自己強大的軍隊。這些軍隊是當時朝代武力的象征,同時也是權利的保障。那麼曆史上有哪些強大的軍隊呢?
在明末清初時期,民間有這樣一句話流傳甚廣“滿人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由此可見,當時滿清八旗鐵騎的實力有多麼強大。

在十七世紀的東亞,滿洲八旗是一支橫行天下的無敵之師,它打敗明朝,平北韓,戰沙俄,一統中華。但在占領中原以後,這支軍隊同蒙古大軍一樣急速衰退,到17世紀下半葉這支軍隊基本已經變成了一群無用的草包。這支僅僅存在了20餘年的強大軍隊,也成為了古代中國軍事裡昙花一現的輝煌。
既然說到八旗鐵騎,那就說說當時它的勁敵,袁崇煥的關甯鐵騎。可以說在當時的明朝,關甯鐵騎是僅有的能與八旗鐵騎抗衡的軍隊之一。而且袁崇煥并不是武将出身,而是一名書生文人,當時的明朝實行文官帶兵的制度,可偏偏運氣好,趕上了袁崇煥這個不世出的軍事天才。
袁崇煥
這個總人數隻有三萬多人的軍隊,馳騁沙場幾十年,從遼東到北京,從北京到秦蜀,從秦蜀到雲南,從雲南到緬甸,再從雲南調轉馬頭向北京殺去。在這期間,這支騎兵斬過蒙古名王,打敗過八旗護軍、刺殺過多爾衮、追殺過李自成部、追剿過張獻忠部,在吳三桂未死前打到清庭,康熙亦曾一度禁止八旗與其進行野戰。
順着往前看,看看關甯鐵騎的前輩們,明朝戚家軍。這支明朝嘉靖三十八年于浙江義烏建立的軍隊,開始時總兵力四千人,主力是義烏的農民和礦工。它以嚴明的軍紀,職業化的訓練水準,百戰百勝的戰績和高達十餘萬級的戰績記錄成名,是明朝曆史上享有盛名的常勝軍隊。
這支初建時隻是為了抗擊沿海倭寇的軍隊,自成軍起,大小數百戰未嘗敗績,自嘉靖三十八年戚家軍成軍,到萬曆十一年戚繼光去職,戚家軍擊敗的敵軍總數超過十五萬餘,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戰績。在戚繼光去職之後,這支軍隊也成為了明後期國防力量的主力。這支軍隊也被譽為“16至17世紀東亞最強軍隊”。
說到戚家軍,還會想起另一個軍隊,嶽家軍。在當時嶽飛的嶽家軍可以說是當時軍隊中的精銳,而嶽家軍中的騎兵部隊背嵬軍更是精銳中的精銳,這支部隊代表了“嶽家軍”的精華所在。作為當時的抗金部隊,嶽家軍在金人眼裡成為了不可戰勝的存在,因而有了“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說法。
不知道你聽沒聽過這樣一句話:“名師大将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這說的便是陳慶之的白袍軍。關于陳慶之有這樣一句話形容他,“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可見其能力出衆。
這支始終隻有7000餘人的部隊,做出了令人震驚的戰績。當年7000白袍軍孤軍深入北魏境内,以7000對7萬擊敗邱大千,攻陷睢陽,接着連敗楊昱,元顯等7萬部衆,又大敗元天穆三十萬大軍,打得北魏哭爹喊娘,順利攻進了洛陽城。也就有了“平三十二城,四十七戰,所向無前”的歌謠。
在曆史上還有很多,厲害的軍隊,比如曹操的虎豹騎,大秦百萬雄師,蒙古鐵騎,大漢鐵騎等等。這些軍隊都是骁勇善戰,戰功顯赫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