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燃燒50年不曾停歇,恐怖的“地獄之火”終于要滅了?|一周科技

歡迎收看一周科技。本周你将看到:關閉“地獄之門”;名畫超清版上線;月球上的石頭小兔子;狗狗聽外語;宇宙3D地圖。

關閉“地獄之門”

土庫曼斯坦計劃撲滅已經燃燒了超過50年的“地獄之門”大火——不過,目前還不知道他們具體會采取怎樣的方案,以及行動是否能成功。

燃燒50年不曾停歇,恐怖的“地獄之火”終于要滅了?|一周科技

被稱為“地獄之門”的達瓦紮天然氣坑(拍攝于2011年) | Tormod Sandtorv/Wikipedia

“地獄之門”正式的名字叫達瓦紮天然氣坑,它是一個在鑽探中塌陷形成、直徑70米的巨大坑洞,誕生于1971年。為了“防止有害氣體蔓延”,當時的人們點燃了坑洞釋放出的天然氣——結果,這場大火晝夜不停地持續燃燒到了今天,形成了宛如“地獄之火”的景象。

據報道,土庫曼斯坦總統庫爾班古力·别爾德穆哈梅多夫于1月7日下令,敦促政府盡快找到撲滅坑洞大火的方法。在2010年,他也曾提出過相同的要求,但以往撲滅大火的嘗試未能成功。

撲滅“地獄之門”大火主要是出于經濟考慮。别爾德穆哈梅多夫表示:“我們正在失去寶貴的自然資源(天然氣),我們本可以從中獲得可觀的收益,并用它改善人民的福祉。”[1]

超清名畫

這是一幅世界名畫的局部放大圖,你能猜到是哪一幅嗎?

燃燒50年不曾停歇,恐怖的“地獄之火”終于要滅了?|一周科技

Rijksmuseum

答案是荷蘭畫家倫勃朗的《夜巡》。現在,這幅傳世名作釋出了超高清掃描電子版,隻要通路荷蘭國立博物館的網站,就可以盡情放大欣賞。(網站連結:https://www.rijksmuseum.nl/en/stories/operation-night-watch/story/ultra-high-resolution-photo )

燃燒50年不曾停歇,恐怖的“地獄之火”終于要滅了?|一周科技

《夜巡》不同放大尺度的畫面細節 | Rijksmuseum

這幅《夜巡》的超清圖像有多達7170億像素,其中的每個像素對應着原畫作上約5微米見方的區域——這甚至比一個人類紅細胞還要小。最終圖像由8439張原始照片拼成,它是目前所有藝術品數字圖像中最大、最清晰的一幅。為了保證精确對焦,拍攝時需要首先用雷射掃描畫作表面,并對相機進行校準。超高清圖像能幫助研究者更加精确地監測畫作的老化過程,以便對它進行保護[2]。

月球“小兔子”

大約一個月前,月球車玉兔二号拍到了一張引人遐想的照片:在月球的天際線上,遠遠地立着一個形狀似乎很規整的方形物體,仿佛像是一座“月球小屋”。

燃燒50年不曾停歇,恐怖的“地獄之火”終于要滅了?|一周科技

月球上的“神秘小屋” | 我們的太空

而現在,經過兩個月晝的北上跋涉,玉兔二号終于湊近觀察了這個神秘物體,并揭開了它的真面目:那其實是一塊長得有些像兔子的石頭。這塊小岩石位于一個撞擊坑的邊緣,它實際相當矮小,靠近細看也與“小房子”并無相似之處。

燃燒50年不曾停歇,恐怖的“地獄之火”終于要滅了?|一周科技

神秘物體其實是一塊小岩石 | 我們的太空

據“我們的太空”報道,當下一次休眠喚醒時,玉兔二号還将繼續近距離探測這個“石頭玉兔”,并對它身後的撞擊坑進行探索[3]。

狗狗聽外語

當你突然講外語時,狗狗會發覺不同嗎?答案出人意料——會的。

燃燒50年不曾停歇,恐怖的“地獄之火”終于要滅了?|一周科技

做核磁共振的狗狗 | Eniko Kubinyi

一隻生活在墨西哥的狗,被研究行為學的主人帶到了匈牙利。它從西班牙語的生活環境進入匈牙利語的地界,這讓它的主人心生好奇。這隻狗狗和其他17隻狗一起,被訓練得能夠一動不動地躺在腦部掃描器上。研究者給它們播放西班牙語和匈牙利語的《小王子》,這些狗狗都隻聽過這兩種語言中的一種;另外,研究者還播放了亂碼版本的,這些亂碼聽起來很不自然,完全不像語言。通過功能核磁共振成像,研究者檢測狗們聽到這些聲音時的大腦活動。

結果發現,狗狗不僅能分辨語言與非語言,對于不同語言的反應也不一樣[4]。而且,年紀越大的狗,越能分辨熟悉與不熟悉的語言。研究者認為,每種語言都有其聽覺規律,狗在與人共處的過程中,就會掌握自己“母語”的規律。

燃燒50年不曾停歇,恐怖的“地獄之火”終于要滅了?|一周科技

我排着隊,拿着核磁共振的号碼牌 | Eniko Kubinyi

至于那隻搬家到匈牙利的小狗,研究者說它和在墨西哥一樣開心,并希望狗狗能繼續為課題提供幫助。

宇宙地圖

1月13日,暗能量光譜儀巡天項目(Dark Energy Spectroscopic Instrument,DESI)釋出了他們前七個月的初步成果:這是一份迄今為止最大、最詳細的宇宙3D地圖[5]。

燃燒50年不曾停歇,恐怖的“地獄之火”終于要滅了?|一周科技

D. Schlegel/Berkeley Lab/DESI

在上面的動圖中,我們看到的就是這幅“宇宙地圖”的部分片段,研究者将它比作“對宇宙的CT掃描”。在圖中,地球位于左下角的位置,右上方展現的是儀器“眺望”室女座方向的觀測結果,每一個彩色小點都代表一個星系。目前,該研究項目已經記錄了超過750萬個星系——接下來,這一數字還将以每月超過百萬的速度繼續增加。

在完全完成後,這份詳盡的宇宙3D地圖将幫助研究者探尋暗能量,并進一步增進對宇宙過去及未來的了解。

參考文獻

[1] https://www.france24.com/en/live-news/20220108-turkmenistan-plans-to-close-its-gateway-to-hell

[2] https://www.rijksmuseum.nl/en/press/press-releases/rijksmuseum-publishes-717-gigapixel-photograph-of-the-night-watch

[3] https://mp.weixin.qq.com/s/VgtehRidYL8-dk9YtENQfg

[4]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05381192101082X

[5] https://newscenter.lbl.gov/2022/01/13/dark-energy-spectroscopic-instrument-desi-creates-largest-3d-map-of-the-cosmos/

作者:麥麥,窗敲雨

編輯:窗敲雨

本文來自果殼,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