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冬天0W,夏天5W”,機油的低溫性能隻是規格不一樣麼?

要問大家5W-30機油和0W-30機油有什麼差別呢?

按照大多數自媒體和所謂“玩家”嘴裡,基本都會這樣描述:後面的30,是表示機油的高溫粘度,數字越大就越粘稠。而前面的幾W代表冬季,W左側的數字則代表了機油的最低使用溫度。

然後把下面一張圖給po了出來,煞有介事的說出了這一“古代”知識。

比如說5代表機油最低使用溫度為零下30度,是以意味着機油在零下30℃時會變得非常粘稠,難以流動。而0代表機油的最低使用溫度為-35度,原因相同。

是以呢,很多媒體和玩家由此得出結論:

建議夏天和南方車主可以用5W的潤滑油,冬季和北方車主則推薦使用0W的潤滑油。

那麼這個5W和0W這個标号除了說明了低溫流動性外,真的沒有其他意義了嘛?

那今天泰哥就來和老爺們簡單聊聊,機油的标号除了高低溫粘度外,透露着哪些車主們不知道的事。

機油标号的真正含義

是現代潤滑油的“前後雙級”粘度

首先我想說,網上的這種描述方法,基本算是對的,并沒有錯,但是并沒有說透、說徹底。其實機油标号字母W前面的數字除了可以表示機油的最低使用溫度之外,還有其他含義。

現如今的潤滑油都被稱為“雙級機油”,用最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夏季機油+冬季機油”的“兩用配方”。

“冬天0W,夏天5W”,機油的低溫性能隻是規格不一樣麼?

繼續那我們常見的5W-30和0W-30舉例:

5W-30機油,高溫粘度級别是30,意思就是“相當于30号夏季機油的粘度”。那5W真正的含義是什麼呢?其實就是說“這個機油在低溫下的粘度,相當于5号冬季機油的粘度”。

5W-30說通了,那麼0W-30當然也就不需要解釋了,往上述文字裡套就可以了解。是以5W-30機油比0W-30機油在低溫條件下更粘稠。反過來說就是:0W-30機油比5W-30機油在低溫條件下流動性更好。

“冬天0W,夏天5W”,機油的低溫性能隻是規格不一樣麼?

那麼機油标号我們聊清楚了,那5W和0W的潤滑油除了标号還能聊點什麼出來呢?

接下來泰哥給大家上幹貨了!

同樣的标号,0W的用料更好

坊間和油圈裡面一直有個說法“0W無弱油”

首先掰正大家一個思路,這個說法流傳出來的主要還是從0W40這個粘度的油品而來。其核心就是“雙級标号”的核心:“跨度”。

0W40這個名額的潤滑油,因為高溫100℃粘度要滿足小于16.3,還得同時滿足低溫0℃的3.8的粘度要求。這種大“跨度”的粘度要求,使得廠家為了适應“雙級标号”不得不調整潤滑油的基礎油或者添加劑用料來适應。

“冬天0W,夏天5W”,機油的低溫性能隻是規格不一樣麼?

是以結果就非常簡單,雙級跨度越大的潤滑油,通常有更好的基礎油,更好的添加劑,通常能給人更好的駕駛感受。

5W系列的潤滑油也并不一定弱,例如5W40相比0W40有着更好的“熱穩定性”,很多高性能油也會是5W型号,适合長時間高轉數激烈駕駛。不同的配方,檢測資料也是不同的。“蒸發損失”“四球磨斑”決定了燒機油水準和抗磨水準。

如果平時開車主要就是買菜、接孩子,追求安靜平順以及燃油經濟性,可以選擇0W機油。相反,如果喜歡長期激烈駕駛,隻要是開車就一直維持在發動機高轉區的車主們,則更需要放棄低溫性能,換取更好的高溫熱穩定性,保證油膜不破裂。

是以0W無弱油也并非是純絕對的!

這句話隻針對于40粘度的潤滑油,但放在0W-20的潤滑油上,你就會發現,這句話不頂用了。同樣我們翻回去看前面的标準,0W20的100℃運動粘度跨度非常小(近似于單級潤滑油),隻要滿足低溫3.8,高溫低于9.3就算是合格。(廣汽紫桶作為0W20的标杆,自從暴雷後,也算是走下神壇了)

“冬天0W,夏天5W”,機油的低溫性能隻是規格不一樣麼?

這種低跨度要求就使得廠商在使用傳統3類基礎油就可以輕易的滿足高溫粘度需求,低溫性能則根據隻需要适量添加2類礦物油粘指劑就可以做到相同的低溫性能。

那麼車主們怎麼看自己買的潤滑油用料好不好呢?

很簡單,看機油的濁點就能猜個八九不離十!

泰哥在這教大家一個口訣!

濁點-37到-50℃,基本上是以4類PAO基礎油為主或4+5類基礎油的潤滑油。屬于頂級貨色,價格在110元/L内都能考慮買。濁點-20℃到-36℃,正常的3+4類基礎油調制或者3類+GTL基礎油,四類PAO含量大緻在20-30%左右,售價在60元/L内也是可以考慮的。濁點小于-20℃,這種潤滑油就是簡單的純3類基礎油,作為高成本效益跑量為主的潤滑油,售價在40元/L内也不是不能用。

新能源車主掃碼領取免費洗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