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興趣到負擔,孩子學古筝差點放棄,原因竟然是老師和家長

“最重要的就是老師,奔着專業方向去也好,業餘想法的也罷,老師都是最重要的。”

我是一名80後媽媽,孩子今年十三歲了,七歲多開始學古筝至今也有六年了,和其他孩子比是起步晚的。目前已經通過了中央音樂學院的九級。

而中央音樂學院的九級,家有學筝的孩子媽媽們應該都懂。

從興趣到負擔,孩子學古筝差點放棄,原因竟然是老師和家長

如今古筝已經成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了,這都得益于她的古筝老師讓她真正的喜愛上了音樂和古筝。

但卻沒人知道,前些年,堅持了近四年的古筝差點就放棄。

現在,回頭反思,發現關鍵因素正是老師和家長,核心是老師的實力,而家長們意識不到,就是阻礙。

01 三年,從興趣到負擔

孩子學古筝完全是她自己提出來的,當初我根本沒有過讓孩子學古筝的想法。

因為我對古筝一點不懂,可是孩子卻對這個玩具分外感興趣。

有一天,她很認真地告訴我,想學古筝,我隻跟她确認了一遍,得到了更加堅定的回複後便同意了。

當初沒想很多,想法還停留在“孩子去學一門藝術對于他的未來是很有幫助的”這種基礎想法,而對他的要求也不高,跟不少媽媽的想法一樣,就像有的媽媽說的“能堅持下來,能彈出調來就好,又不想搞專業。”

是以每次聽到她能彈出一些曲子來就很高興了,而一些細節是否正确根本就沒有考慮過。

從興趣到負擔,孩子學古筝差點放棄,原因竟然是老師和家長

這種高興并沒持續多長時間,孩子考三級開始到四級和五級,越來越不順利,孩子也感覺越來越難,興趣越來越低,因為練筝爆發的沖突越來越多。

這讓我第一次意識到,無論未來專業或是業餘,都需要換一個老師。這樣的方式,帶來的隻有負擔。不要讓學古筝變成負擔。

02 終于抓住救命稻草

發現問題,我們就開始設法解決問題,于是我們開始尋找老師,但我們家長并不懂古筝,也不知道老師的水準,換來換去,孩子也煩,别說治本,标都治不了。

就這樣,孩子跌跌撞撞的卡在了六級。這期間,換了四個老師,孩子都不喜歡。

從興趣到負擔,孩子學古筝差點放棄,原因竟然是老師和家長

卡級以後,“考級”變成了負面回報,積蓄近兩年的怨氣和與學弟妹們對比凸顯的年齡差距,讓孩子那段時間,變得自卑又暴躁,對練筝近乎徹底放棄,和孩子的日常交流,提到古筝就必定爆發戰争。

這讓我一時間難以接受,當年的初衷已經完全看不到了,不僅如此,甚至在那段時間,對孩子的性格産生了極大地扭曲,已經影響到了她的成長。

不止孩子,我也一度産生了放棄的想法。最後,我們和孩子達成了協定,再找最後一個老師。

很幸運,這棵“救命稻草”抓住了,孩子遇到了現在的這位老師。老師畢業于中央音樂學院,專業,嚴謹,要求嚴格,認真負責,也很有經驗。

女兒在老師的嚴格要求下進步很快,而同老師交流的過程中,我才認識到當初的問題出在哪裡。

好老師才會注意細節的練習頻繁刻意的練習是進步的根本,但錯誤的練習隻能帶來毀滅。

03 古筝,沒有業餘

好老師才會注意細節的練習頻繁刻意的練習是進步的根本,但錯誤的練習隻能帶來毀滅

古筝沒有業餘,業餘學古筝也要很嚴格的要求基本功,基本功不紮實,甚至手法都是錯誤的,一旦加速度以後,孩子隻能是盡其所能,彈出來的音都是模糊的,連滾帶爬的就過去了。

從興趣到負擔,孩子學古筝差點放棄,原因竟然是老師和家長

這樣隻會讓孩子慢慢覺得練習古筝越來越難,越來越沒興趣。

老師告訴我“學筝,三分靠學,七分靠練。任何的學習成果都與練習程度呈正相關,錯誤的練習産生的蝴蝶效應在未來是毀滅性的。”

越是好老師,越明白基礎的重要。這也是後來和家長們交流證明的。為了矯正孩子在基本功上的錯誤,我們付出了一年的時間。

一切仿佛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但去年,老師表示,因為個人身體原因,需要休息,今後一段時間可能都不會帶孩子了。

這讓我和孩子都慌了神,我們已經知道了好老師的重要性,但卻并不清楚該如何找到下一位合适的老師來教孩子,一時間手足無措。

04 找師姐陪練,省錢還高效

無奈之下,我選擇了找孩子的師姐來教她,帶着她練,沒想到,孩子還來勁了,畢竟孩子年齡差距不大,在一起好溝通,好交流。孩子也放下了跟老師上課的心理負擔。

有這個榜樣的帶領,孩子專業學習更有勁頭了。

看來,讓孩子們在一起學習,真的能帶動積極性,難怪郎朗爸爸總是招呼很多小朋友來他們家鬥琴,這可真是個不錯的激勵。

作為家長,你是不是把孩子關在小屋子裡逼着練琴,為什麼不定期邀約小夥伴,來開展一場現場鬥琴大會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