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信任:最柔韌的铠甲

信任:最柔韌的铠甲

開心boy

轉載▼

标簽:雜談

周幽王的寵妃褒姒,從不言笑,周幽王為博她一笑,下令在烽火台燃起象征警報的烽火狼煙,各諸侯見到烽火,以為有敵人進攻,急忙率兵前來救援,到了城下才知道是君王為博妃子一笑,都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日莊嚴威儀的軍隊這次卻匆匆來去的狼狽,終于一笑。五年後,酉夷太戎發重兵攻周,幽王再燃烽火而諸侯未到。結果敵人入城,幽王自刎,褒姒被俘,周朝滅亡。究之原因,終因周幽王失信于天下。

信任:最柔韌的铠甲

信任的力量

早在兩千多年前,信任的力量與價值就已經受到了廣泛的重視。春秋時期,子貢曾問政于孔子,何為一個強大的國家。孔子答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問:“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孔子曰:“去食。”子貢又問:“必不得已而去,于斯兩者何先?”孔子答曰:“去兵。”續言,“自古皆有死,民無信則不立。”也就是說,無糧無兵國可生,而民無信則國不立。

在今天,信任力更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個影響組織健康的軟性名額。小到一個企業,大到一個國家,信任都是生存發展的基石。蓋洛普國際公司做了一項題為“政府上司層誠信度的全球民意調查”。調查結果表明,越是強大的國家,國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就越高。以國家總領土面積不足700平方公裡的新加坡為例,缺乏土地、淡水等各種資源,但是卻可以在經濟強國之林中占據一席之地,其國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居全球首位。此項調查還顯示,當時美國國民對政府的信任指數下降得非常快,不久,美國經濟發生大動蕩。美國次貸危機等金融風暴其表象是經濟問題,而背後卻是國民對政府信心的缺失,由此造成了恐慌,反之,如果國民信任政府,不忙于擠兌,自然不會形成多米諾效應。

對于企業來講,組織内部建立充分的信任可以切實提高組織成員的工作效率、執行力、創新力、向心力及忠誠度與歸屬感,進而降低管理成本,更能使被信任者産生強烈的責任感并釋放能量與潛力。中國企業的員工跳槽非常頻繁,職業生涯中平均主動更換工作的次數是歐美、日本企業的1.5~4倍,而在美國、日本,很多人幾乎一生隻在一家企業工作。造成這種落差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來自于組織成員間信任度的不同。如今的社會,員工工作不僅想獲得物質酬勞,同時也期待精神上的獎勵、滿足與安全感,同僚或上下級之間互相的信任就是這種滿足與安全感的基礎。

而外部的信任則使企業獲得無價的商譽,這種商譽又可以轉化為具體的經濟價值。比如,貸款時企業的信譽與上司者的信譽直接影響貸款的成功率與信貸額度;與客戶建立高度的信任會使合作更加順暢,獲得更長的賬期或先貨後款等機會;消費者信任的企業品牌或産品品牌不僅可以提高銷售量,更可以賺取以信任為擔保的溢價;當企業或行業遭遇危機時,信任力更可以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即使發生一些負面事件,公衆也會對信譽良好的企業持一種冷靜、了解,甚至是寬容的态度。而很多企業雖表面強大,卻因為缺乏信任力,在遇到危機時内部發生分裂,外部又施加壓力,導緻組織猝然死亡。

反觀曆史,同樣如此。秦國通過法律使國家迅速變得強大,但強法太過剛性,法律替代了信任,組織變的冰冷僵硬。可以說秦國完全是由強悍的律法來維系組織的強大與團結,這種完全由客觀硬性手段駕馭的組織是危險的,剛者易折,貌似強悍的背後是脆弱的,一旦出現變故,組織極易分裂瓦解。至剛的法律迅速地成就了秦的強大,也迅速毀滅了秦國。信任則是一種主觀個體之間的互動,由信任力駕馭的組織看似綿軟無形,卻極難被破壞,如果能為精妙的“法”植入柔軟的信任力量,那麼組織推行的戰略将至剛至柔。戰國時期,魏文侯正是将魏國披上信任的铠甲,使其精妙的戰略戰術柔中帶剛,所向披靡。

仁信興邦

公元前445年,姬斯繼魏桓子位,統治魏國,稱魏文侯。魏文侯對内實行變法,改革政治,獎勵耕種,發展軍事與經濟;對外則不斷開疆擴土,北滅中山國,西取秦河,連敗秦、齊、楚諸國,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的強國。

魏文侯繼承的魏國多丘陵,自然資源相對匮乏,四周又有秦國、趙國、南韓等強敵虎視。上無天時,下少地利,中寡人和的情況下,信任成為魏國富庶強大的軟性武器。魏文侯推行的仁信之政使他擁有了一個極具向心力的強大組織,有了這個組織,才使魏文侯精妙的戰略計劃得到有效的實施。

在那個極其注重等級與出身的時代,魏文侯不拘一格,在列國中最早打破保守觀念,大膽重用外邦人、貧民,甚至敵國投降的将領。魏文侯重用的兩個大臣李悝和吳起都是來自衛國的平民,樂羊、西門豹則是魏國的平民,魏相翟璜更是備受漢人歧視的戎狄。魏文侯認為,人才要以德為本,以才為上,德才兼備者委以重任,不看出身高低貴賤。正是“有德有才破格重用,有德無才培養使用,無德有才限制使用,無德無才堅決不用。”

李悝果然不負魏文侯重托,大刀闊斧地實施改革。根據魏國當時的情況,因地制宜,推廣農業及相關副業,綜合利用魏國的田地和山川,大大提高了魏國耕地的機關産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彌補了魏國土地的不足。李悝還制定了一整套的法律,來規範魏人的行為。魏文侯帶頭遵守,使這套法律得到很好的實施。魏文侯對頒布的法令從不輕易修改與廢止,行事也以信為先。當魏國遇有戰争,軍隊糧錢短缺時,國家不是增加賦稅,而是向百姓借糧,并承諾還期與回報,期限一到,國家馬上開倉,小鬥借,大鬥還,從不拖欠,并且從不随意鑄錢,以保持國家經濟穩定與百姓對國家的信心。由此,國家再遇到類似困難,百姓主動援助,使魏國軍隊從未遇到給養不足的問題。信任的力量由魏文侯傳遞到了大臣身上,大臣們又傳遞給下屬,最終傳遞給百姓,魏國尚信成風。

信任讓魏國變得團結而和諧,仁愛則使信任變得更加溫暖、強大。魏國爆發瘟疫,魏文侯與大臣親自體察民情,将宮廷禦醫派駐民間,并鼓勵頌揚仁愛互助的精神。這樣的組織,怎麼可能不強大?企業也是如此,并不缺少精妙的戰略,但結果卻往往差強人意,我們多歸結于執行不力,而執行不力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組織中各成員缺乏信任,銜接生硬,而外部對企業組織的不信任,又使企業的戰略計劃遭受外來的阻力與不确定因素的困擾。若組織中流淌着仁愛與信任,執行的結果就會截然不同。

在國内安定團結,穩步發展的情況下,魏文侯把目光放到了領土的擴張上。當時各國的百姓都不願意從軍,因為待到年老退伍時,往往因為四處征戰而沒有土地,沒有财産。魏文侯承諾:士兵參軍不僅可以獲得豐厚的軍饷,緻殘及退伍後國家給予土地及安家費,但是,對參軍者的要求很高,必須身強體壯并能通過嚴格的測試。魏文侯言出必行,嚴格履行承諾,于是國民紛紛響應參軍,魏國由此獲得了強悍的軍隊與充足的兵源。在用将方面,魏文侯更顯帝王宏闊胸襟,魏國準備攻打中山國時,魏相國翟璜有一名門客叫樂羊,骁勇善戰足智多謀,樂羊曾經殺死了翟璜的兒子翟靖,但翟璜看重其才能,收留并重用樂羊,此次更向魏文侯推薦樂羊帶兵征讨中山國。但是當時有人擔心樂羊會叛離魏國,甚至帶領大軍反戈一擊,因為,樂羊的兒子樂舒當時正在中山國擔任軍隊将領。但是魏文侯與翟璜卻非常信任樂羊,封其為帥,出兵讨伐中山國。

中山國兵力遠少于魏國,于是想利用樂舒與樂羊的父子關系,迫使魏國退兵或勸降樂羊。為争取民心,樂羊對中山國也未使用強攻的方法,而是采取圍而不攻,使中山國百姓及将領的信心産生動搖,達到不戰而屈敵之兵的目的。兩軍相持不戰的消息傳到魏國,一些官員紛紛向魏文侯告狀,稱樂羊之是以圍而不攻,是為了保護兒子的性命,魏文侯不僅沒有相信,而且派人到前線慰勞将士,封賞樂羊,為其修建将軍府。被圍困已久的中山國糧食漸漸短缺,士兵與百姓的信心也開始動搖,國君在憤恨與絕望中殺死了樂舒,煮成肉羹,送給樂羊。樂羊不為所動:“樂舒幫昏君做事,死如糞土。”随即下令攻城,徹底滅亡了中山國。樂羊得勝回朝,魏文侯命人搬出兩隻大箱子交給樂羊,裡面全是揭發他圍城不攻,投敵叛國的奏章。樂羊激動地拜伏于地,對魏文侯說:“沒有大王的明察和信任,不但破不了中山國,我樂羊也早已成為刀下之鬼。攻下中山國并非我的功勞,應該歸功于大王的仁信。”

魏文侯在征讨秦國時久攻不下,翟璜向魏文侯推薦衛國人吳起,魏文侯重用吳起,迅速打破戰事僵局,攻進秦國,陸續占領了臨晉、王城、元裡、洛陰、合陽、陰晉等城。吳起把魏國的仁信之政帶到了西河,受到了當地百姓的支援。到魏文侯三十八年,魏國完全占據了西河地區,還奪取了部分戎狄的土地,之後又向中原擴張,占領了大片齊、楚諸國的土地。仁信讓魏國在戰國初期就成為軍事力量強大、土地遼闊的群雄霸主。

打造铠甲

對于今天的企業來說,為組織打造一件信任的铠甲需要七片甲葉:誠信、辨析、公平、能力、仁愛、寬容、責任。首先披上這身铠甲的人應該是組織的上司者,然後将铠甲上的光輝照耀到組織中每一個成員的身上。

誠信

信任是一種互動的行為,其中包括信任他人與被他人信任,隻有信任與被信任同時發生,才能發揮出強大的信任力量。我們的上司者多在考慮是否該信任下屬,往往忽略了,想讓組織充滿信任,首先要讓下屬信任自己,因為上司者具有極強的榜樣作用與影響力。建立被信任的形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講求誠信,即言出必行,這樣才有能力去影響和要求别人。

辨析

信任他人不是盲目的完全相信對方,而是要制定信任的原則與方法,而後通過觀察了解,冷靜判斷,最終确定是否信任與信任的方法。所謂方法,即信任的可控性,比如重要的人事任用、合作等,為了防範風險,要在可控的情況下給予信任。謹慎考量後,一旦決定要給予某人信任,就要信任的徹底。中國的企業有一個特點,用人快,裁人也快,就是因為用人時沒有仔細審查。有時因盲目的信任緻使發生問題,又沒有可控措施,導緻嚴重的後果,使上司者不再敢相信他人,而進入惡性循環。

公正

對于組織上司者來說,做到公正這一點最為重要,也最容易在這個問題上犯錯誤。企業上司者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同與自己觀點一緻、志趣相投或非常欣賞的下屬走的很近,無形中影響了其公正的形象,失去公正自然難以得到組織成員的信任。獲得公正印象的方法就是對組織成員一視同仁,公正合理。

能力

在工作中想得到他人的信任,尤其是上司者想樹立威信,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能力來說話,人性的本能是相信強者。在動物界同樣如此,走在隊伍最前面的一定是最強悍的,其他成員對其帶領的方向毫不懷疑,堅定的跟随。擁有超群的專業能力是獲得信任必不可少的要素,對于上司者,這種技能是戰略性的。上司者最主要的能力是帶領組織走一條正确的道路,而下屬最主要的能力則是去開拓這條道路。

仁愛

仁愛要建立在能力之上,否則你的仁愛會被當做怯懦或爛好人。能力會展現上司者的威嚴,威嚴下的慈憫才是仁愛。仁愛不可無度,那樣會沖擊法的威嚴。隻有在适當的時機展現仁愛,才能讓組織成員感激并更加信任。

寬容

所謂王者的胸襟不僅是其有多大的視野與志向,更要看其有多大的包容力。很多領袖或帝王,因為無法寬恕下屬的過錯最終使下屬因為害怕,而将小的過錯隐瞞起來,最終造成更大的過錯,即使上司者宣布既往不咎,也沒有人真的相信。李世民就是一個非常寬宏大度的人,魏征等大臣時常當衆對皇帝提一些意見,李世民不但不怪罪,還稱魏征為自己的明鏡,是以百官非常信任李世民,也敢于提出自己的觀點與意見。由此可見,隻有寬容的上司者,下屬才更敢信任他。

責任

讓人信任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敢于承擔責任,而面對困難不敢承擔,有了過錯推卸責任,這樣的上司者怎麼可能獲得員工的信任。隻有敢于負責任與承擔責任的上司者才能獲得大家的信任,正如上司者也更相信這樣的下屬一樣。

信任不是單獨的事,而是共同的事。隻有當信任産生互動,信任的力量才會産生,組織才會變得強大。通用電氣CEO傑克·韋爾奇曾經自豪地說:“我信任我的員工,他們也信任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