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村民江中撈出“廢鐵”,論斤賣了65元,專家鑒定後:這是無價之寶

2007年,一位唐姓的廣漢村民在石亭江邊勞作的時候,從江裡撈到一個大鐵筒,上面還有一些古怪模糊的花紋。村民以為是附近大橋維修時扔出來的廢件,于是把它拉到了廢鐵收購處,賣了65塊錢。事後,文物部門的從業人員,從廢舊市場上以一倍的價錢,把這件東西買了回去。找到專家一鑒定,這才知道不得了。原來這是一件西漢漢武帝時期的文物,那上面模糊難辨的花紋,竟然是鳥篆文。

村民江中撈出“廢鐵”,論斤賣了65元,專家鑒定後:這是無價之寶

文物上的印記,道出了西漢王朝在西南搞大開發的曆史事實。原來,這個大鐵筒并不是普通廢鐵,而是一個漢代金屬橋墩。四川地區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的河道,是以地方也會經常修建各種橋梁。八十年代改開以來,市政建設改造的步伐加快了,許多老舊的橋梁因為安全隐患,必須得拆卸。這時,就有許多江邊的漁民,會趁施工的時候,刻意等在橋下“撿廢鐵”。

據江上的漁民陳某說,聽說上遊有人要拆建,他們村裡就有人提前劃船去橋下等,有的時候一等就是一天。橋上哪怕掉個镙釘、鐵片兒下來,他們也會第一時間用網撈上來“賣廢舊”。是以,唐姓村民在江畔撈到漢代橋墩的時候,他們做夢也沒想到,這長江上會“飄”出來個文物。唐姓村民說:那東西有七八十厘米長,呈圓柱形。雖然花紋奇怪,但是他以為是建橋的講究風水,在上面刻畫了符咒。

村民江中撈出“廢鐵”,論斤賣了65元,專家鑒定後:這是無價之寶

村民還表示,完全沒想到是漢朝的老古董,早知道這麼值錢,就不賣了。後來,考古專家把這個橋墩命名為“雒江橋墩”,是德陽地區出土的最大古代鐵鑄。不過,關于四川在西漢時期造橋史,現在還不太清楚。但是川江上遊在東漢初年,曾經有一座著名的西漢浮橋,名字叫“江關浮橋”。建造的時間在公元25年,即東漢劉秀稱帝時期。那個時期,四川的實際占有者,名叫公孫述,他與父輩世代在蜀地為官。

王葬上台之後,他當了蜀郡太守。後來劉秀起義,他就在蜀地稱王,建立了“大成國”。據長江、嘉陵江天險,與東漢王朝作戰。公元35年,公孫述在嘉陵江兩岸造了大量的軍事堡壘,以及一座浮橋——“江關橋”。此橋打通了虎牙和荊門二山,貫穿南北,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東漢軍隊為了進入四川,在這裡沒少死人。當時東漢軍的大将岑彭,派出一支百人敢死小分隊。連夜乘船,逆流而上,縱火燒毀了大橋,最後成功打擊了公孫述,四川才收歸于東漢政權的管轄中。

村民江中撈出“廢鐵”,論斤賣了65元,專家鑒定後:這是無價之寶

據說公孫述在蜀稱帝長達十二年,最後衆叛親離,身死族滅。現在不是特别熱愛曆史的川人,可能都沒聽說過,這裡二千多年前,曾經有一位姓公孫的皇帝。更不可能知道,當年那座浮橋焚毀之後,有沒有像這樣的橋墩散落在江水中呢?這個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我們知道的是,在廣漢的這個西漢時期的鐵橋墩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那麼,這一節飽經風霜、沉澱着曆史的鐵橋墩,是怎麼被村民撿上來的呢?

有人推測,這個鐵橋墩本來一直深埋在江底淤泥中,因為當時的江上,或是有采砂船在作業,或是因為漲水等原因,這個鐵橋墩浮出了水面,是以才被人撈到。在過去,中國文物知識還不普及,時常有人發現了古舊文物,當成廢舊處理。比如,早些年定陵挖掘之後,有不識貨的人,把萬曆皇帝的金絲楠木棺材闆扛回家去做了豬圈,弄得專家欲哭無淚。

村民江中撈出“廢鐵”,論斤賣了65元,專家鑒定後:這是無價之寶

當然,“雒江橋墩”是幸運的,因為現代資訊發達,村民們文物保護意識提高了。這一回,幸虧有好事的漁民,悄悄打電話告訴了報社的記者,記者又電話告知了文物部門。當文物部門的從業人員趕到廢鐵收購站的時候,這一節鐵橋墩已經被裝上了送往煉化廠的卡車,隻差一步就化成鐵水了。所幸,這一步沒有發生!最後經過文物鑒定專家鑒定後,衆人才知道這是西漢時期的文物,是無價的國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