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目前發現最早的吳昌碩書法作品等展出 吳昌碩藝術傳承展舉行

新民晚報訊(記者 宋甯華)近日,由上海信托外灘111藝術空間主辦的“高枝實累累——吳昌碩藝術傳承展”線上展覽自開幕以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展覽以百年來海派吳門四世的金石書畫藝術傳承,集合了80餘件吳昌碩及吳氏後人的繪畫、書法、篆刻作品及相關文獻,全面展現出海派書畫和海派文化所蘊含的海納百川、與時俱進的民族氣質和時代精神,其中包括目前發現最早的吳昌碩書法作品等。

目前發現最早的吳昌碩書法作品等展出 吳昌碩藝術傳承展舉行

圖說:“高枝實累累——吳昌碩藝術傳承展”。主辦方供圖

詩書畫印 融通四絕藝冠四海

吳昌碩先生在“詩、書、畫、印”四大領域均具有極高造詣,以“融通四絕”稱雄天下。本次展覽展出吳昌碩先生21件書畫精品和13件篆刻印章及硯台,其作品年代橫跨大師60餘年的藝術創作生涯;同時展出20餘件吳昌碩先生的個人信劄、詩稿、賬本等珍貴文獻,全面還原了大師的真實生活狀态和藝術理念。

詩人吳昌碩,他的詩激活了篆刻、書法和繪畫藝術。吳昌碩繪畫,其畫性、畫趣、畫格如嫩金、秀鐵、古藤、老柯,頓挫自然,力透紙背,當他揮毫到神情飄沒處,生動地顯出“畫到極處是寫,寫得極處是畫”,升騰到了無差别境界,在近代巍然創立了劃時代的“缶廬畫派”。以首次展出的《風竹圖》為例,吳昌碩先生運用金錯刀的筆法,以濃墨寫竹葉,淡墨畫竹枝,把家鄉竹子的剛、柔、韌性以及勁節向上的姿态完美表現出來。在竹枝與竹葉的旁逸斜出中,生出萬千角度,佐以上下兩個對角的留白,虛實相生、陰陽相濟,讓畫作的構圖達到險絕的境地。

吳昌碩書法,筆用長鋒,紙喜生宣,古茂雄秀,當以石鼓文成就最高,融化了曆代鐘鼎、陶器、碑碣文字于其間。本次展出的《篆書軸》被認為是目前發現最早的吳昌碩書法作品,帶有鮮明的鄧石如篆書風格,是吳昌碩先生初學篆書的臨習之作。《石鼓文軸》《篆書八言聯》《篆書〈詩經·天保〉詩軸》等精品之作,頓挫生輝,金石氣息俨然,展現了吳昌碩先生藝術巅峰時期高超的石鼓文書法技藝。

吳昌碩篆刻,開創了篆刻領域中逋峭古拙、力沉神酣、氣旺意暢而情意綿長的新體貌,吳昌碩也是西泠印社的第一任社長。本次展覽精選12方吳昌碩篆刻印章,其中包括“缶記”“吳俊卿”“缶廬主”“缶翁”等大師的常用印,可與同時展出的書畫作品上的钤印一并欣賞。

目前發現最早的吳昌碩書法作品等展出 吳昌碩藝術傳承展舉行

吳氏一門 四世藝術濟濟一堂

“高枝實累累,山雨打欲堕。何時白玉堂,翠盤薦金果。”這首吳昌碩先生的經典題畫詩,也反映了吳門藝術百年來的傳承發揚。本次展覽集中了吳昌碩之後吳門三代藝術傳人的28件書畫精品,不但展現出他們在藝術造詣上的筆墨相傳、踵武赓續,更展現出海派吳門在新時代的新探索、新發展和新面貌。

“苦鐵畫氣不畫形”“直從書法演畫法”,這是吳昌碩對自己繪畫成就的總結,也是他對傳人的要求。吳東邁作為吳昌碩先生的幼子,其作品面貌繼承乃父,風格沉雄老辣,兼工書法篆刻,得其父之金石氣,并于金石铿锵中透露出婀娜。吳長邺是吳昌碩先生的幼孫,自幼承歡膝下,深得祖父青睐,幼承庭訓,擅寫花卉,不僅金石之氣不堕,且膽大氣盛,筆酣墨暢。尤其是改革開放後,吳長邺的作品更加熱烈奔放,富有“欣欣向榮、蒸蒸日上”時代氣息。

“屢變者體貌,不變者精神。”展覽同時精選了當代吳門四世後人吳有斐、鄭漢健、吳超、吳越的書畫作品。一門風流,昌碩有後,久久地傳承着昌碩大師的藝術四絕。

據悉,在上海信托外灘111藝術空間營運6年中,外灘111藝術空間為公衆帶來了衆多藝術大家的經典作品。通過精心策劃“高枝實累累——吳昌碩藝術傳承展”,外灘111藝術空間希望還原吳昌碩時代的傳統文化和新思潮不斷沖擊的藝術創作情境,展現海派大師如何将傳統的藝術元素和審美理想塑造成獨具個人特色的藝術風格和風氣,培育影響了齊白石、潘天壽等衆多近代藝術名家。

本展覽将持續到2022年2月25日。為配合疫情防控要求,線下參觀采用提前預約制度,請市民觀展前提前預約并擷取相關預約資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