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在西北地區有一支特殊的大軍閥,這支部隊就是以馬步芳為首的青馬武裝,和以馬鴻逵為首的甯馬。馬步芳率領的青馬武裝主要控制青海,甘肅一帶,馬鴻逵率領的甯馬武裝主要控制甯夏一帶,這兩支武裝力量中,馬步芳率領的青馬要比馬鴻逵率領的甯馬戰鬥力強悍很多,馬步芳還有當時全國規模最大,戰鬥力最強悍的騎兵武裝。

馬家軍的曆史很悠久,同治年間,甘肅河州的馬占鳌率領部隊起兵叛亂,打敗了湘軍,但是最後馬占鳌力排衆議,又率領所部歸降了清軍。民國時期,馬占鳌的後代逐漸退出曆史舞台,但是馬占鳌的兩員大将,馬千齡和馬海晏的後代逐漸發展壯大,成為了後來以馬步芳為首的青馬和以馬鴻逵為首的甯馬武裝,這兩支馬家軍武裝裡,馬步芳的青馬勢力是最大的。
1936年10月,紅軍為打通陝北到蘇聯的路上通道,抽調紅四方面軍兩萬多名官兵組成西路軍,由徐向前,陳昌浩指揮,向河西走廊進發。但是西路軍在西征途中并不順利,由于西北地區廣闊幹旱,再加上沒有群衆基礎,西路軍官兵遭到了馬家軍騎兵的圍追堵截,損失慘重。西征途中,除了李先念帶着幾百人一路退到了新疆,其餘部隊幾乎全部損失殆盡,遇害的團以上軍官高達143人,師以上官兵有20多人,對紅軍來說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打擊,
抗戰時期,馬步芳先後派出兩個騎兵師作戰,馬家軍騎兵戰鬥力之強悍,連日軍都十分膽寒。在周口到界首一帶的黃泛區,馬家軍對日軍造成了重大傷亡。在激烈的戰鬥中,還出現了馬家軍官兵不願意投降日軍,數百騎兵跳河自殺的壯舉。
解放戰争初期,彭總率領西北野戰軍曾經和馬步芳率領的青馬武裝交過手,但是遭到了很大損失,青馬的戰鬥力要比胡宗南所部強悍很多。太原戰役結束之後,西北野戰軍的兵力得到了補充,彭總率領西北野戰軍向西北進發。馬步芳率領的甯馬和解放軍各級将領有着很大的仇恨,是以在解放西北之前,彭總就接到了軍委的訓示,不接受馬家軍任何形式的起義,不能收編馬家軍投降部隊。
1948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野戰軍在彭德懷的率領下,發起蘭州戰役。第一野戰軍以傷亡8700人的代價殲敵2.7萬人,徹底打垮了馬步芳率領的青馬武裝,馬步芳父子逃到了台灣,最後又輾轉他國,客死他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