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中國曆史非常悠久。經曆了夏商周時期,國家各地群雄四起,都想争奪天下,但是又沒有做到天下一統的實力。後來秦始皇還是帶領秦國強大,也結束了戰亂。但是他暴政,傳位胡亥,更是百姓民不聊生。

進而戰事再起。

當時兩股勢力共同争奪天下之主。

最後劉邦的漢朝赢了,這首功定然是韓信。韓信用兵如神,打勝仗才能奪取城池換來天下。但是随着天下歸屬劉邦之後,卻要謀劃殺死功臣韓信。終于數百年後的李世民分析出了其中的答案。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一、胯下之辱的韓信

韓信後來被封為淮陰侯。

因為他是泗水郡淮陰縣人,也就是江蘇人。他可是西漢的開國功臣,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劉邦一統天下的局面。韓信的存在也為古代軍事思想提升了新高度。并著有《韓信兵法》流傳于世,為後世帶兵将領重要的參考書。

劉邦剛剛起兵之時,身邊幾百人而已。雖有樊哙、夏侯嬰、周勃等猛将,但是缺乏謀士。蕭何雖然習文,但是治理百姓可以,兵家謀策卻也是一竅不通。

是以經常打敗仗。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這時候的韓信還隻是流落街頭的平民,連吃飯都成問題。

韓信長的人高馬大的樣子,身上卻有佩劍。淮陰的屠戶看他樣子好欺負,于是說:我猜你是個膽小鬼。你要不怕死,就拿劍刺死我;如果怕死,就從我胯下爬過去。

這時候一般儒士都不會理睬他,如果是脾氣火爆的武者便會刺他一劍。

但是韓信卻愣了一下,然後趴在地上,從他的胯下爬了過去。旁邊看熱鬧的百姓都笑話韓信。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受到侮辱的韓信内心痛苦極了,于是決定出外闖蕩一番大事業,回來讓大家信服。

這時候正趕上項羽的叔父項梁在附近募兵,項羽看他長的人高馬大的身形,于是便任為中郎将,也就是門衛、警衛員。作為楚軍之主的項梁也有謀略,仗着項羽之勇也打了幾個勝仗。

後來項梁去世了,這便由項羽統領三軍。

項羽可是标準的粗人,他攻城略地,以一敵百都不在話下。一杆霸王槍也是未遇對手,但是他沒有謀略,是以拜謀士範增為軍師。有事情軍師不在的時候,韓信便常常獻策,但是項羽都不采納。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韓信看沒有自己展示才華的舞台,于是轉身投入劉邦麾下。

因為有當兵經驗,是以很快升為治粟都尉,也就是管倉庫的上司。糧草這方面歸蕭何總領,是以二人經常探讨遇到的問題,韓信的很多想法都被蕭何采納。

二、劉邦與韓信

後來劉邦成為了漢王,蕭何推舉韓信。

但是劉邦同樣不信任這個來曆不明,半路加入的陌生人,于是韓信還是走了。蕭何聽說韓信走了,趕緊策馬追趕。其他人不知發生了什麼事,于是報告:蕭何逃走裡。劉邦大吃一驚。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一天後,蕭何帶着韓信回來了。

劉邦詢問情況,蕭何說,此等大才不可錯過呀,這可是漢王的損失。劉邦問,他到底有什麼本事,讓你連夜追趕。漢王想要争天下,就得有一個深通兵法的人來為您共計大事。劉邦大喜,拜其為大将軍。

當上大将軍之後,便可以統帥三軍了。

劉邦問韓信有什麼看法?韓信說如今局勢,雖然群雄割據,但是能與您有威脅的也就是項羽的部隊。論兵力的數量、将士的骁勇、裝備的精良,都不及項羽。但是項羽隻懂沖殺,匹夫之勇。打仗毫不顧及百姓,是以大失民心。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劉邦醍醐灌頂一般,感覺相識甚晚。

二人謀劃戰局和計劃,一直到了第二天才終于結束。這一夜對于劉邦、甚至是對于大漢朝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一夜。

韓信開始領軍出發。

一路上勢如破竹滅魏、徇趙、脅燕、定齊,但是都可以避開項羽的部隊。項羽也是從來都沒把劉邦當成對手。範增多次提點項羽早點幹掉劉邦,但是心高氣傲的項羽卻認為劉邦不是成大事的人,不足為慮。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齊國遠離劉邦的管轄,又是剛剛平定,是以不便于穩定民心。

因為韓信功勞極大,于是封為代理齊王,把齊國的所有事宜全權交與韓信手中。與此同時,項羽的部隊也随着齊國的攻陷而來。

項羽麾下武将皆是高手。

龍且跟随多年有勇有謀,是以命其為先鋒,讨伐劉邦。本以為可以簡單的平定,但是噩耗卻傳來。龍且将軍戰死,這讓項羽既生氣又恐慌,于是親率大軍征讨。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兩支部隊相交與垓下。

漢軍由韓信為領兵大将,共計統兵三十萬人。楚軍由項羽統領,共計約有十萬。第一次試探性的交鋒,項羽憑借勇猛擷取大勝。經過幾番混戰,終于把項羽圍困在中心,然後四面楚歌,軍心渙散,韓信赢了。劉邦得到了天下。

韓信功勞極大,封為淮陰侯。

還賞賜“五不死”:見天不死,見地不死,見君不死,沒有捆韓信的繩,沒有殺韓信的刀。雖然待遇如此,但韓信知道自己已經功高蓋主,于是常常裝病不理朝政。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劉邦想了個殺韓信,但是苦無辦法。

呂後于是召韓信進宮在地上鋪着毯子、頂棚遮嚴實。兩旁侍衛一擁而上,削尖的竹子将其殺死。一代兵家大才就此隕落。

三、李世民的答案

這件事傳到了後世唐朝李世民的耳朵裡。他喜歡研讀曆史,于是琢磨為什麼劉邦要殺韓信。

一籌莫展之際,出現了當時尉遲恭醉打李道宗的事情,這讓李世民突然就想通了。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這是因為劉邦作為皇帝,要解決掉威脅自己權力和江山社稷的人。

韓信對漢朝的功勞有目共睹,他的才能也是經天緯地。但是難免也會仗着自己功勞大而胡作非為,以至于陷入疑似叛亂的風波中。

功勞高的人不隻有韓信,張良同樣是功勞極大。

但是張良低調,他功勞大但是知進退,受到賞賜也不張揚,炫耀。得到懲罰也不過于悲傷,低頭反思自己。

劉邦為什麼殺韓信?這背後究竟隐藏着什麼?唐太宗說出了真相

四、總結

初漢三傑,最後隻有張良得以善終,這實在是令人悲傷。

當年三個人配合巧妙。韓信前方指揮征戰;蕭何後方穩定局面;張良運籌帷幄、出謀劃策。三人聯手造就了劉邦的大漢王朝。

韓信的死,應該得到啟示。

為人處世應該低調。

受到表揚獎賞,不要膨脹,不要高傲,應該總結成功的經驗。失敗了,不要悲傷,勤于反思。還要在正确的時機做出最合适的選擇,不然可能會付出沉重代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