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溥儀(中間持刀)
1932年3月9日下午
,
溥儀
就任僞滿“
執政
”典禮在成春舉行,象征着僞滿洲國正式成立。
這張圖不是很清晰,仔細看的話,圖檔的左下角黑框裡的字:“長春附屬====建國慶典狀況”。被迫參加的女學生大多數低着頭,再加上散布的白色傳單,像不像送葬的隊伍。
溥儀(中間)
看看一個個的關東軍軍官,在“建國”這種嚴肅的場合,即使是表面功夫,日本人也不屑去掩飾。
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國東北變為日本的殖民地。
那麼采取什麼方式進行殖民統治呢?對于這個問題,關東軍和日本軍部早有打算和設想。
石原莞爾
早在1929年日本關東軍策劃侵略東北的陰謀計劃時,
石原莞爾就“軍政占領案
”,主張占領東北後,立即實行領土“合并化”,與北韓、台灣一樣,設立軍政合一的
總督府
,推行總督全權制的殖民統治方式。同時也強調采取“以華制華”的政策,給當地中國人必要的位置,來保證日本殖民統治的順利實行。
東條英機
日本軍部與關東軍的想法不同。
1931年4月
日本陸軍參謀本部
在《
昭和六年度形式判斷
》中曾提出過三個階段的方案,即:
(1)組織親日政權;(2)建立“獨立國”;(3)吞并“滿蒙”
。到1931年末,建立“獨立國”的方案成為既定方案。
土肥原賢二
1931年9月20日
,奉天特務機關長土肥原賢二被任命為奉天市市長。
193年9月22日
,在關東軍參謀長
三宅光治
召開的策劃事變後下一步行動的會議上,土肥原主張應在滿洲建立以日本為盟主的國家。 制定了
《滿蒙問題解決方案》
。其主要内容就是建立
日本支援的,領土包括東北四省及蒙古,以宣統皇帝為元首的新政權。此“新政權”的國防、交通、外交、通訊由日本掌管;與關東軍有聯系的熙洽、張海鵬、張景惠等為地方鎮守使;地方縣長由省政府的“新政權”任命
等。
1931年10月24日,關東軍參謀部制定了
《解決滿蒙問題根本方案》,規定:我們的目的是建立一個以東北四省和蒙古為領土的獨立的滿蒙新國家,它與中國本土斷絕關系,表面上是由中國人統一管理,其實實權掌握在我方手中。
後
滿鐵
分子和關東軍又炮制了若幹有關“新國家”的方案,主要有
《滿蒙共和國統治大綱草案》、《滿蒙自由國建設方案大綱》、《東北自由國建設綱領》
1932年3月8日,溥儀在日本人監視下,由張景惠、熙洽等漢奸的陪同下乘專車由湯崗子前往長春。
1932年3月9日,由關東軍操縱,在前吉長道尹公署衙門内舉行了溥儀就任“
”典禮。(注意不是皇帝)參加活動的有關東軍司令官
本莊繁
、參謀長
、進階參謀
闆垣征四郎
、統治部長
駒井德三
、日本駐奉天代理總領事
森島守人
、僞奉天省政府顧問
金井章次
、僞黑龍江省政府顧問
村田
等一批日本人;還有漢奸
鄭孝胥、羅振玉、張景惠、臧式毅、熙洽、張海鵬、袁金铠、趙欣伯,
以及已投敵的蒙古王公
貴福、淩升、齊默特色木丕勒,
清室餘孽
胡嗣瑷、陳增壽、寶熙
等人和所謂的各省“群眾代表”。
鄭孝胥
溥儀身着西式大禮服,由張海鵬引入會場,張景惠、臧式毅代表“滿洲群眾”分别獻上用黃绫包着的“滿洲國印”和“執政印”,鄭孝胥代表溥儀宣讀“執政宣言”。一群打着“道德仁愛”的幌子,宣傳媚日思想,反對抗日,鼓吹建立日本殖民地“王道樂土”的漢奸們在這裡自娛自樂。
典禮進行了約30分鐘,就草草收場,而長達
14年
之久的傀儡王國即将開場。
我們是不可戰勝、不可征服的英雄的中華民族,在這片土地上有無數可歌可泣的人。
我們一定要、也一定能——銘記曆史、勿忘國恥、緬懷先烈、珍愛和平、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