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占山被日本誘降,心有不甘,拒簽協定:我不識字

作者:雷神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九一八事變後,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裡,東北大片國土淪陷。1931年11月4日,日軍第二師團“嫩江支隊”第16聯隊第七中隊和工兵分隊約400人,出現在黑龍江的江橋橋面上。

江橋,準确地說,應該是“嫩江哈爾葛木橋”,全長800米,是通向黑龍江當時的省會齊齊哈爾的必經之路。

馬占山被日本誘降,心有不甘,拒簽協定:我不識字

【馬占山】

日軍此行,就是沖着黑龍江而來的。他們直到踏上江橋橋面,仍沒有遇到任何中國軍隊的抵抗,日軍變得更加大膽。他們認為,東北軍民完全放棄了抵抗。

然而,當日軍接近江橋岸邊時,迎面突然射出密集的子彈。包括日軍第二師團長多門二郎在内的日軍,根本不敢相信,居然有中國軍民對他們還擊!

他們不知道的是,時任黑龍江代主席的馬占山,對部屬下了死指令:

放鬼子進到

100

米的距離,狠狠地打!

馬占山被日本誘降,心有不甘,拒簽協定:我不識字

馬占山,1885年生,滿族。為何馬占山的父母給他取這樣一個名字,已難以考證,但從他的一生來看,這個名字十分貼切。

馬占山七八歲的時候,就給地主家放馬,練就了一身好騎術。他18歲時,放馬時弄丢了一匹馬。結果地主把他送進了官府,馬占山被關了起來,還受了皮肉之苦,賠了不少錢。不過,那匹馬後來自己跑了回來,但地主蠻橫無理不退錢。馬占山一怒之下,占領了一個山頭,落草為寇,當起了山大王。

1905年,日俄戰争結束,眼看活動空間越來越小,馬占山下山接受招安。此後,他一路升遷,從哨長一直做到黑龍江黑河警備司令。

九一八事變後,張學良讓馬占山代理黑龍江主席。

張學良此舉頗有深意,他本人不願與日本人發生正面沖突,但他老子留下來的東三省基業,又不願意拱手讓人,讓綠林出身的馬占山來穩一下陣腳,是一個折衷而明智的決定。

馬占山被日本誘降,心有不甘,拒簽協定:我不識字

【江橋抗戰遺址】

一個綠林出身的人,卻當了一省之長,馬占山躊躇滿志。

當時東三省的淪陷速度太快,各方勢力一直在忍讓。蔣氏和張學良都不抵抗,各方大員都在觀望,不知怎麼辦。綠林出身的馬占山沒想那麼多,當上代省長的當天,就對外宣布:

爾後凡入侵我省者,誓必死一戰!

他說到做到,

1931

11

4

日在江橋打響了有指揮、有系統的武裝抗日第一槍。

當時,馬占山總共派出2萬人馬,在江橋北岸部署了三道防線,準備與日本人拼到底。兩個月以來,東三省不斷淪陷,東北漢子們早就對不抵抗政策痛恨至極,此時憋足了勁,拿出了不怕死的精神作戰,因為他們保衛的是自己的家園!

馬占山被日本誘降,心有不甘,拒簽協定:我不識字

【江橋戰鬥中的馬占山】

在江橋戰鬥中,馬占山的指揮天賦得以展現。他讓機槍與步槍互相配合,用騎兵快速包抄,又适時組織反沖鋒,各種戰術互相配合,運用得當。馬占山自己親臨一線,在槍林彈雨中與戰士們一起戰鬥,更是讓部隊士氣高漲。

由于日軍裝備精良,馬占山堅持14天後,被迫撤退。但全國都知道了馬占山這個名字,他在國土淪陷的時候奮起反擊的精神,轟動了全國。各地捐錢捐物,支援馬占山抗日。

然而就在上下一片贊譽的時候,1932年2月,馬占山卻向日本妥協,這令人始料不及。當時,蔣氏沒有對馬占山進行支援,導緻其孤立無援,再加上日本人不斷誘降,答應馬占山可以出任黑龍江主席,并可以實行自治,成為馬占山妥協的多重原因。

但馬占山拒絕在協定書上簽字,對日本人說:“我不識字。”

馬占山被日本誘降,心有不甘,拒簽協定:我不識字

還沒等大家準備罵馬占山的時候,他又做出了一件讓日本人瞠目結舌的事。1932年4月1日,馬占山借着檢閱軍隊的名義,帶領大批人馬和物資逃出了齊齊哈爾,再次宣布抗日!

在馬占山向日本妥協并出任黑龍江省長的一個多月時間裡,他秘密調集12輛卡車、6輛轎車,将相當于200萬銀元的鈔票、300匹戰馬以及其它大批軍需物資運出了齊齊哈爾,為重新組織抗日打下了基礎。

馬占山采用非常手段抗日,又真刀實槍與日本人進行苦戰。日軍對馬占山部隊先後進行了8次圍剿,但都被馬占山化解。更讓人想不到的是,1932年11月,馬占山還組織了四路大軍,反攻齊齊哈爾,打得日軍措手不及。作為綠林出身的代省長,九一八事變過後一年多,這支孤軍奮戰的東北義勇軍,亮出了他們的膽量和血性,反攻一個省會城市,還打了一些勝仗。

但終因寡不敵衆,幾乎拼光所有力量之後,馬占山帶着殘部退守蘇聯。

馬占山被日本誘降,心有不甘,拒簽協定:我不識字

【影視劇中的馬占山】

1933年中,馬占山由蘇聯繞道歐洲回國,曾向蔣氏主動請纓,希望再次領兵抗日,但由于他沒了自己的部隊,對蔣氏而言沒有了利用價值,被婉拒。

1936年,蔣氏忽然電召馬占山到西安,待馬占山趕去的時候,正好發生西安事變。即使是綠林出身,馬占山卻很有眼光,力勸張學良在國難當頭時,切勿殺了蔣。

後來七七事變爆發,日軍全面侵華,52歲的馬占山又一次向南京請命抗日。雖然在一個多月後,蔣氏委任他為“東北挺進軍“司令,但這隻是一張空頭支票。後來蔣氏在武漢都已淪陷的情況下,任命馬占山為黑龍江主席”,這次任命連個空頭支票都算不上了。

蔣氏還在1945年讓馬占山帶領部隊與我軍作戰,但在平綏路柴溝堡一帶,被打得落花流水。不久,馬占山就稱病隐居北平。

馬占山被日本誘降,心有不甘,拒簽協定:我不識字

【馬占山雕像】

1948年底,馬占山、鄧寶珊和傅作義三人經過商議後,宣布起義,北平和平解放。1950年11月29日,前半生叱咤風雲,後半生卻壯志未酬的馬占山,因病逝于北平寓所,終年65歲,葬于北京西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