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連建新公司,淮海戰役華野每天打三萬發炮彈,主要都來源于這裡

淮海戰役是三大戰役中規模最大,過程最為驚險的一場戰役,中野,華野兩大野戰軍聯手消滅了蔣介石最精銳的黃埔系精銳力量,55.5萬國民黨軍精銳被殲滅,大批蔣介石器重的黃埔系将領被俘,從根本上動搖了蔣家王朝的統治。

大連建新公司,淮海戰役華野每天打三萬發炮彈,主要都來源于這裡

在這場關乎雙方生死命運的大決戰,不論是解放軍還是國民黨軍,都拿出了自己的全部資源。解放軍由于武器簡陋,一直被國民黨軍稱之為土八路,但是在這場戰役中,解放軍的家底卻讓國民黨軍十分震驚,

淮海戰役最激烈的時候,華野炮兵平均每天發射3萬發炮彈,打得國民黨軍擡不起頭來,

那麼解放軍的這些武器彈藥是從哪來的呢?

在我軍發展的曆史上,其實一直都很注重建設自己的軍工廠,比如說在抗日戰争期間,八路軍就建立起了自己的黃崖洞兵工廠,這所兵工廠先後生産了58萬枚手榴彈,修複和生産了2500多門迫擊炮,26萬發炮彈,一萬多支步槍。

解放戰争期間,我們也有自己的兵工廠,其中東北軍區的兵工廠最多,

蘇軍撤走的時候,雖然把2000多家兵工廠都搬空了,但是在東北軍區軍工部門的努力下,不到兩年,就有300多家兵工廠恢複了生産,

為解放戰争的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華東軍區下轄的兵工廠雖然不多,但是卻有我軍第一個大型兵工聯合企業—大連建新公司。

大連建新公司,淮海戰役華野每天打三萬發炮彈,主要都來源于這裡

1945年8月8日,蘇聯根據《雅爾塔協定》和《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相關規定,對日宣戰,出兵中國東北。

150萬蘇聯紅軍以摧枯拉朽之勢橫掃70萬日本關東軍,8月22日,蘇軍占領旅順,大連,并開啟了蘇聯紅軍對旅順施行軍事管制的特殊時期。

蘇聯将旅大視作遠東地區的核心利益,為了阻止國民黨軍和美國人染指,積極支援中國共産黨接管旅大,此後,在蘇軍的支援下,我們很快在遼東半島建立了各級地方政府,旅大也是以成為了蘇聯軍管,中國共産黨上司的特殊革命根據地。

日本在占領旅大時,在這裡建立了很多的重工業,工業基礎雄厚,

門類品種齊全,尤其是在化工,鋼鐵,機械,冶金等行業。旅順,大連的地理位置也很好,城市周邊遍布大小海港,為生産原料的引起和産品的運輸提供了很大友善。

另外,這裡還有蘇軍的駐守,安全形勢也很穩定。

大連建新公司,淮海戰役華野每天打三萬發炮彈,主要都來源于這裡

1946年10月,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蕭勁光在考察完大連後,向中央彙報,他認為大連有着比其他解放更為優越的軍工生産環境,應該在大連開展軍工生産活動。之後,各大解放區紛紛往大連派去得力人手,利用其工業條件,生産武器彈藥。

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隔海相望,距離很近,是以華東軍區也很重視在這裡的軍工業生産。

1947年5月人,華東局派遣華東局财經委副主任朱毅,原新四軍二師軍工部政委吳屏周等60多名幹部,與東北局,晉察冀局共同籌建“關東建新工業公司”,

也就是後來的大連建新公司。

華東局對這家兵工廠很重視,投資的黃金相當于3.5億(法币),東北局投資1.5億。

在旅大地委的支援下,1947年7月1日,大連建新公司宣布成立,朱毅出任經理。

當時旅順,大連各重要工廠都在蘇軍的控制下,劉亞樓和蘇軍進行了很長時間的溝通,蘇軍才将大華煉鋼廠,滿洲化學廠,制罐廠,金屬制品廠等六家大型兵工廠移交給了旅大地委,與此同時,旅大地委還吸收了多家小型兵工廠,這些兵工廠後來都被并入了大連建新公司中。因為生産資金和幹部主要都是華東局供給,是以這家企業最開始是屬于華東局上司。

大連建新公司,淮海戰役華野每天打三萬發炮彈,主要都來源于這裡

1947年11月,國民黨加大了對山東解放區的軍事進攻,同時派軍艦封鎖遼東半島,山東半島的相關海域,導緻華東和大連的聯系受阻,華東局對大連建新公司的投資難以為繼。在這種情況下,華東局便将該公司移交給東北局管理,但是在之後的淮海戰役中,大連建新公司生産的武器彈藥主要還是供給華東戰場。

1947年5月到1948年1月,這是大連建新公司的起步階段,當時我國嚴重缺乏相關的軍勞工才,所有留用了大批的日本技術人員。

到1947年10月,大連建新公司留用日籍技術人員共計163人,大連建新公司能夠在短時間内,克服技術上的一個又一個難關,制造出炮彈,發射藥等軍工産品支援前線,

和這些日籍技術人員的貢獻是分不開的。

建新公司不僅僅是讓這些日籍技術人員進行生産活動,還請他們為中國的技術人員講課傳授,每個日籍技術人員手下都有幾名中國學徒,這些中國學徒在建國之後都被配置設定到了各個工廠,成為了技術骨幹。

大連建新公司,淮海戰役華野每天打三萬發炮彈,主要都來源于這裡

到1947年底,大連建新公司已經可以生産合格的彈體,底火,雷管,引信,無煙藥,藥筒等武器零部件。月産炮彈一萬發,一萬個引信,三噸火藥。

1948年2月份之後,全國各大戰場上的戰役規模越打越大,對後勤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大連建新公司不斷地改進技術,增添裝置,提高生産率。1948年這年,大連建新公司生産炮彈23萬發,引信32萬個,無煙火藥110噸。

淮海戰役結束之後,粟裕給大連建新公司經理朱毅寫信:“朱毅同志,非常感謝你!你們做的威力很大的炮彈,保證了我軍取得淮海戰役的勝利。”粟裕在總結淮海戰役勝利的因素還說過:“

華東地區的解放,離不開山東的小推車和大連的大炮彈,是與東北的軍工有密切的聯系。”

1950年5月,大連建新公司停産。在大連建新公司成立的三年裡,共生産日式三八,九四,一二四,和美式75山炮彈54萬發,藥筒26萬個,雷管24萬個,60迫擊炮1430門,蘇式沖鋒槍1563支,無煙藥450噸,為華東,東北戰場上的勝利提供了有力的物質支撐。

大連建新公司,淮海戰役華野每天打三萬發炮彈,主要都來源于這裡

大連建新公司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學管理制度,培養了一批久經考驗和善于鑽研學習的人才隊伍,為後來全國工業發展提供了可以效仿的成功模式,也為全國各大工廠輸送了大批技術人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