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還完債的老羅踏足元宇宙,他還是那個“行業冥燈”嗎?

2018年5月15日,錘子科技在鳥巢舉辦的釋出會,成為了該公司在羅永浩時代最後的輝煌時刻。

伴随着現場示範時的一聲聲“李姐萬歲”,被羅永浩抱以重望的TNT工作站成為了網友們口中的調侃對象,随之而來的是TNT極其慘淡的銷量,一度導緻代工廠都不願意為其接單生産。

而本應獲得重視的堅果R1手機,反而在釋出會上被匆匆帶過,最後的銷售成績也十分慘烈,剛剛有起色的錘子科技,被徹底拖入了萬丈深淵。

還完債的老羅踏足元宇宙,他還是那個“行業冥燈”嗎?

這場釋出會的僅僅幾個月後,錘子科技的危機就開始集中爆發,這家公司欠了銀行、合作夥伴和供應商約6個億的債務,而羅永浩簽了個人無責任擔保的有1個多億。

2019年年初,位元組跳動開始逐漸接盤瀕死的錘子,而羅永浩不得不離開他親手創立的公司。當年11月,羅永浩因債務問題被丹陽市人民法院下發限制消費令,這個曾經豪言“收購蘋果”的人,如今深陷泥潭。

離開錘科後,羅永浩開始尋找賺快錢的方式來還債,他先是參與了彭錦洲創辦的小野電子煙,成為了其合夥人。

但不久之後,厄運再次降臨,老羅轉發其公司産品的預熱微網誌僅僅二十分鐘後,電子煙網上禁售令正式頒布,老羅的這條微網誌,成為了中國網際網路的最後一條電子煙廣告,禁令的釋出也讓小野備受沖擊。

還完債的老羅踏足元宇宙,他還是那個“行業冥燈”嗎?

眼看電子煙不成,羅永浩又搞起了“鲨魚皮”,擔任起了Sharklet Technologies的全球合夥人以及“首席忽悠官”職務,其結果也是雷聲大雨點小。

還完債的老羅踏足元宇宙,他還是那個“行業冥燈”嗎?

曆經種種坎坷,老羅終于找對方向。2020年4月,羅永浩轉行到直播帶貨行業,他的首場直播就創下了3小時1.1億的銷售記錄,成為抖音的帶貨一哥。

此後,羅永浩又發揮其“相聲演員”的天賦,2020年底,羅永浩在綜藝節目《脫口秀大會》第三季上演脫口秀首秀,他在節目中表示其6億債務已還清4億,剩下的預計一年内還清。

其後的一年,老羅十分賣力,交個朋友直播間全年365天直播,幾乎無休。從8月底開始,該直播間的直播時長延長至20個小時以上。2021年年度抖音達人帶貨榜TOP50中,羅永浩全年銷售額排名第一,突破50億元。

2022年1月5日,企查查顯示羅永浩執行資訊清零,羅永浩已無關聯被執行人資訊。老羅也在官方微網誌中回應稱:“全部還完,我們肯定會第一時間自己公布的,畢竟我們自己比任何人都着急完成這件事。”

還完債的老羅踏足元宇宙,他還是那個“行業冥燈”嗎?

債務即将結清,而羅永浩現在似乎也不滿足于電商直播了。如今,50多歲的他準備再次走出舒适圈,回到網際網路行業,而根據他本人透露,他回歸的首個創業項目是“元宇宙”。

01、元宇宙大爆炸,前程似錦還是昙花一現?

元宇宙(Metaverse)的概念最早出現在1992年美國作家尼爾·斯蒂芬森的科幻小說《雪崩》中。這部小說描繪了一個平行于現實的虛拟數字世界——元界。

現實世界中的人,在元界中都有一個虛拟分身,人們戴上耳機和目鏡,找到連接配接終端,就能夠以虛拟分身的方式進入由計算機模拟、與真實世界平行的虛拟空間。

多年前誕生的VR頭顯,似乎很好地将這個場景變為了現實,又經過數年的發展,與元宇宙相關的AI、區塊鍊、5G和可穿戴裝置等技術已經日漸成熟。

另一方面,由于近兩年疫情的緣故,線上辦公、網上授課得到了蓬勃的發展,人們在虛拟世界中學習、工作和娛樂的時間越來越長,這為元宇宙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在洶湧的疫情之下,包括微軟、谷歌和蘋果在内的科技巨頭都在積極布局元宇宙,而Meta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功,該公司的VR頭顯裝置在今年的聖誕購物季銷售火爆,其配套的app一度霸榜美區蘋果應用商店。

年末,元宇宙入選《柯林斯詞典》年度十大熱詞,剛剛過去的2021年成為名副其實的“元宇宙元年”。

還完債的老羅踏足元宇宙,他還是那個“行業冥燈”嗎?

讓我們說回老羅,不久前,OPPO和華為相繼釋出了自家的智能眼鏡,這曾是一款被谷歌寄予厚望卻最終失敗的AR産品。讓人不由想起錘子科技曾經的TNT工作站,和與之類似的微軟Surface Hub。

那麼,同樣是新品遭遇滑鐵盧,為什麼隻有錘子會是以身陷囹圄呢?

答案還是自身條件上,網際網路巨頭在他們輝煌曆程中,形成了各自成熟的研發體系和雄厚的技術實力。

是以我們可以看到,即便是這些大企業釋出的概念産品,也擁有非常高的完成度,而各家的新産品又能融入其現有的軟硬體生态,對開拓初期的元宇宙領域是非常有幫助的,但“帶貨一哥”羅永浩卻并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即使是在産品立項、定位和布局的層面上,曾經錘子也顯得稚嫩和笨拙,且過于受羅永浩個人意見的左右。

微軟、蘋果、Meta等大廠敢于大膽開拓新陣地,離不開其巨大的體量給予的容錯度。對他們來說,即便有數款新品得不到市場的認可,公司本身的經營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這就給了決策者和研發團隊非常多的試錯機會。

但對羅永浩和錘子來說,僅僅是TNT和R1的失敗就足以讓他們帶跌入深淵。

創業公司承擔不起關鍵決策失誤,如果不能及時回收研發成本,不久之後就會爆發無可挽回的危機,而之前釋出過類似TNT産品Surface Hub的微軟,則完全不需要擔心這個問題。

還完債的老羅踏足元宇宙,他還是那個“行業冥燈”嗎?

而在元宇宙創業中,現在的羅永浩又遇到了類似的情況。各家巨頭開始大量砸錢進行研發,生怕落在競争對手身後,但羅自己卻沒有多少本錢。

從某種程度上講,元宇宙本身目前還是前途未蔔,看好和看衰的兩派觀點似乎都有充足的說服力。

元宇宙在遊戲、娛樂、辦公乃至自動駕駛領域都可以發揮重大作用,目前已經有一些公司在嘗試借助VR裝置來輔助辦公,Meta正在力推VR虛拟會議,微軟也在推廣虛拟辦公,埃森哲更是購入了6萬台Oculus Quest 2頭顯用于教育訓練新員工。

支援者認為,當未來AR/VR裝置更加普及時,員工使用頭顯裝置進行虛拟辦公将會成為新常态。同時,随着去年AR/VR裝置在消費市場的熱賣,其終端已經有上千萬的使用者量,足以承載更多的使用場景。

但也有許多知名人士并不看好元宇宙的未來,包括創造最初元宇宙的人,網遊《Second Life》設計師Philip Rosedale。他對他的發明并沒有抱以太大的期望,如他所說:“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也許永遠也不會适合所有人”。

埃隆-馬斯克也表示,“我不相信人們會放棄實體世界而用虛拟世界取代它,特别是在他們臉上還有一個螢幕,那會毀了你的視力”,而VR頭顯會令使用者産生3D眩暈的硬傷,至今也沒有很好的解決方案。

國内的科幻大拿劉慈欣對“元宇宙”的看法更為負面,甚至認為其會将人類引向歧途。

在最近的一次公開演講中,他稱“元宇宙将引導人類走向死路”,因為“人類的未來,要麼是走向星際文明,要麼是常年沉迷在VR的虛拟世界中”,“如果人類在走向太空文明之前就實作了高度逼真的VR世界,這将是一場災難。”

02、元宇宙和羅永浩,他們這次能成嗎?

人們對羅永浩的評價總是兩極分化的,喜歡他的人會欽佩于他敢說敢做,性格率直,幽默風趣。

同時,這種性格也為他招來了許多非議,對日本匠人精神無顧忌的表達,使他收獲了“羅太君”“精日”等外号,“不為自己是中國人自豪和自卑"的說法,也讓很多人難以接受。

尤其是這類言論在鳥巢釋出會前集中爆發,摧毀了衆多消費者購買錘子産品的欲望。

他與王自如在優酷上那場著名的直播對線,雖然揭了王自如的老底,讓王啞口無言。但最終也沒有為自己和錘子科技赢得多少好評,鋒芒畢露的表現反而使其掉粉。

羅永浩是一個十分自信的人,但往往過度的自信會蒙蔽雙眼,丢失對風險理性的分析和評估,冒進主義勢頭上升。

還完債的老羅踏足元宇宙,他還是那個“行業冥燈”嗎?

墨菲定律告訴我們,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羅永浩雖然可以收獲階段性的成功,卻難以承擔事情變壞的後果。堅果和M1曾經讓瀕死的錘子緩過一口氣,但羅永浩并沒有就此選擇保守政策來休養生息,而是企圖用TNT這樣一個充滿缺陷和缺乏實際需求的産品來“改變世界”。

過度自信帶來的冒進行為,給他自己挖了一個大坑,直至今日才從中爬出來。

而從電子煙創業和牛博網的失利中也可以看到,羅永浩缺乏對政策風向的足夠敏感性,而目前和元宇宙相關的政策規範還比較少,羅永浩在未來勢必又會遇到合規風險。

誠然,把羅永浩稱為“行業冥燈”是有失偏頗的,智能手機行業十年來一直保持堅挺,錘子曾經的失敗,不過是其自身原因和市場競争導緻的。

而直播帶貨讓老羅收獲了一次成功的喜悅,還清債務的同時,還可以得到一筆不菲的收入,此次知名主播的逃稅風波也沒有影響到他。

直播中的羅永浩依舊風趣健談,但似乎也比以往多了一份謙遜和穩重,失敗的記憶雖然會深刻地印在腦海裡,但是羅永浩依舊熱愛網際網路行業,敢于冒險。

這也是他選擇踏足元宇宙的原因。但擺在他面前的環境依舊是不明朗的。

元宇宙是一個囊括衆多領域、應用場景和軟硬體産品的新世界。現在的從業者猶如地理大發現時期的探險家,帶着蒙昧和未知踏上旅程。

找到适合自己且正确的方向并不容易,運氣好的船長可能會開辟新航線、也許會發現新大陸,而更多的人隻會默默無聞甚至沉入大海。

對于謹慎的個人投資者來說,現在入局也許并非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在某種程度上講,這是羅永浩的又一次賭博,而過去的經曆可能會使他下注時更為謹慎、量力而行,但也有可能不會。

值得注意的是,在網際網路巨頭紛紛下場肉搏的情況下,已經身為“網紅”的羅永浩并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攪動局面。

與智能機、PC不同,元宇宙現在的技術成熟程度還遠遠趕不上它的熱度,未來很長一段時間,技術研發實力将是決定誰能占領高地的最關鍵性因素,而這正是羅永浩所缺乏的。

老羅能在元宇宙中走多遠,能否儲存自身并奪下一小片領地,對于整個行業來說也許微不足道,但對已經50歲的他和一衆粉絲來說,這很重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