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熬死曹家三代掌權人,等到70歲才敢袒露野心,司馬懿在猶豫什麼?

引言

東漢末年,黃巾軍揭竿而起,群雄角逐,中原大地又再一次燃起了硝煙。在這動亂的百年間,各路英雄層出不窮,曹操、劉備、孫權都在這場争霸賽中各顯身手,更有周瑜、諸葛亮等人才揮斥方遒、指點江山。但就是在如此激烈的時局紛争當中,這些英雄人物卻都沒能取得驚世偉業,反而是司馬家族享用了最後的勝利果實,這正能如《晉書·阮籍傳》說的,“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

01

司馬懿本來是東漢的臣子,後又投到了曹魏的門下,一向謹小慎微的司馬懿雖有稱帝的野心,卻不敢直接篡權,隻好一直伺機等待,硬是生生地熬死了曹家三代掌權人後,才發動高平陵之變,成為了曹魏實際的掌權人,最終奪取了曹魏大權。看到這裡肯定會有讀者提出疑惑了,司馬懿等到70高齡才敢造反,他到底在猶豫什麼?

熬死曹家三代掌權人,等到70歲才敢袒露野心,司馬懿在猶豫什麼?

▲司馬懿劇照

司馬懿的故事流傳甚廣,在很多野史小說中對他有過描述,都說他早在年輕的時候就非常有野心。曹操在世時,就已經看出了司馬懿的存在是個極大的威脅,三馬同槽的說法,更是預示了司馬懿要篡曹家的皇位。正是因為這些,年輕時期的司馬懿就備受防備,為了明哲保身,司馬懿也隻能暗藏自己的鋒芒,一直隐忍,直到時機成熟的那一刻。

熬死曹家三代掌權人,等到70歲才敢袒露野心,司馬懿在猶豫什麼?

▲曹操劇照

再加上曹操帳中謀士如雲,司馬懿的官位低、名聲弱,根本得不到曹操的重用,是以他也根本沒辦法嶄露頭角。真正重用司馬懿的還是曹丕,因為在曹丕和曹植的奪嫡争鬥中,司馬懿選擇了站在曹丕一邊,是以很受曹丕的信任和器重。

02

司馬懿在曹丕繼位以後平步青雲,在官場上一路高升,後來竟成為了曹魏政治中樞系統中非常重要的人物。雖然此時的司馬懿已經身居高位,但也始終都是在主持一些政務工作,而一直被曹氏子孫和夏侯氏子孫掌控的兵權并沒有真正地落到他的手上。

熬死曹家三代掌權人,等到70歲才敢袒露野心,司馬懿在猶豫什麼?

▲曹丕劇照

但司馬懿最大的本事就是能隐忍,硬生生的把自己熬成了資曆最老、最有話語權的人。我們都知道,古代人受限于當時落後的飲食生活習慣和醫療水準,人們的平均壽命非常低。但司馬懿卻意外的長壽,曹操、曹丕和曹叡都相繼地死在了他的前面,就連大權在握的曹真與曹休都沒能活得過他。

熬死曹家三代掌權人,等到70歲才敢袒露野心,司馬懿在猶豫什麼?

▲曹操家族墓近照

到了曹叡時期,曹魏政權的人才已然快消耗殆盡了,無人可用的曹魏政權隻好依仗資曆最老的司馬懿,于是,此時的司馬懿手中就徹底地掌握了曹魏兵權。曹操自己心懷雄才大略,手下也是高手如雲,自然不會把小小的司馬懿放在眼裡;而曹叡卻不同,他非常倚重這個三朝元老,甚至還把最重要的兵權都交給了他。

03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即使魏明帝曹叡對司馬懿非常信任,司馬懿也仍不敢有絲毫的僭越,仍然是謹小慎微,言行舉止都非常仔細小心,從沒漏出過一點破綻。恰逢那時曹魏缺乏人才,而司馬懿又善于領兵打仗,是以就算曹叡對于司馬懿還有些戒心,也不得不重用他。

熬死曹家三代掌權人,等到70歲才敢袒露野心,司馬懿在猶豫什麼?

▲司馬懿雕像

更重要的是,曹叡年紀輕輕就去地下和自己的祖先團聚了,短命的他終究也被司馬懿給熬死了。曹叡死後,皇位就留給了年紀尚小的曹芳,而年幼的曹芳肯定擔當不起處理朝中政務的大任,這就使得朝廷的大權旁落,被曹氏家族的大将軍曹爽給掌控了。

熬死曹家三代掌權人,等到70歲才敢袒露野心,司馬懿在猶豫什麼?

▲三國營帳繪畫

但曹爽并不是一個有經世之才的人,老奸巨猾的司馬懿從中看到了機會,于是便以退為進,先向曹爽示弱,以降低他的警惕性。然後暗中部署,趁着曹爽和曹芳外出祭拜陵寝的大好時機,發動了高平陵之變,最終成功地奪取了曹魏的政權。

熬死曹家三代掌權人,等到70歲才敢袒露野心,司馬懿在猶豫什麼?

▲司馬懿劇照(右)

此時已經到70歲高齡的司馬懿,終于敢袒露自己的野心。盡管自己想要稱帝的心,在漫長的幾十年間從來沒有停止過跳動,但他深知如果自己不隐藏鋒芒、韬光養晦早就被曹家的人給料理了。是以,他蟄伏多年都未曾行動,就是為了積蓄自己的實力,耐心等待合适造反的時機。

結語

《論語》提到“小不忍則亂大謀。”古人誠不我欺,雖然司馬懿謀略比不上曹操,但他卻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即使終日在曹家手下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也始終沒有放棄過等待合适的時機,是以,待到古稀之年的司馬懿最終迎來了自己的曙光。

參考資料:

《晉書·阮籍傳》《論語》《晉書·宣帝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