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作者:鄉土大河南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蕃薯粉面拿到現場,排号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制作。大鍋下面竈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于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河南禹州神垕出産的一種加厚内壁上釉粗瓷缸)或大肚青瓦缸,用于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于調和蕃薯粉面形成稀稠适宜的軟面團,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面團凝固。一個人負責從面團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面團,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面團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蓠,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将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绺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稭稈)棍從绺子中間穿入,挂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将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挂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将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松散、不粘連,風幹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顔色都會大打折扣。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蕃薯粉面拿到現場,排号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制作。大鍋下面竈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于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河南禹州神垕出産的一種加厚内壁上釉粗瓷缸)或大肚青瓦缸,用于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于調和蕃薯粉面形成稀稠适宜的軟面團,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面團凝固。一個人負責從面團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面團,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面團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蓠,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将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绺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稭稈)棍從绺子中間穿入,挂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将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挂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将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松散、不粘連,風幹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顔色都會大打折扣。

當年生産隊各家各戶都會在這個時候下粉條,小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吃上幾根粉條,或者向大人讨要一個小面團,讓燒火人在火裡燒一個“鼓倔疙瘩”分着吃。

臘月初八,無論家庭貧富,都要熬一鍋臘八粥吃,按照老年人的說法,臘八粥一吃,人就迷糊了,過年就不像平時那麼“肯苦(節儉)”了。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喝豆腐湯、吃火燒,當時農民家中哪有什麼鏊子、電餅铛,都是用發酵過的面團在柴火鍋上稍微炕一下,然後上籠蒸熟吃。缺糧戶家庭往往吃不起純白面火燒,在蕃薯面中摻入一部分白面發酵後制作火燒。

過了二十三開始趕年集,俗語道: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買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花畫(春聯),二十九、去灌酒(買酒),三十、捏鼻(包餃子),初一、弓脊(祭祖磕頭)。

家鄉附近集市青台街是雙日逢集,過了臘八就是天天逢集。為了度過年關,大部分缺糧戶人家都在盤算着如何籌措年節基本的支出費用,自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肉、白馍,但必須準備節日來家中走親戚的親人中午的一頓招待所需,需要準備好親戚家所帶小孩子的“壓腰錢(壓歲錢)”和近族中當年新娶新媳婦的“壓腰錢”。

一般會賣雞、賣鴨、賣柴草、賣菜、賣樹,甚至會忍痛賣掉一些本不夠吃的糧食,以求度過年關。

年集的熱鬧,大多混雜着這些缺糧戶急切交易換錢的期待和無奈。對大部分農民來說,年集主要是采購一些必需的豬肉、魚、禮品、紅紙、火紙、鞭炮等年貨。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會為每個家庭成員購置新衣服、新鞋帽,為婦女和小孩子扯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條件差一點的家庭一般也要盡量為小孩子添點新東西,以圖新年添新。年節農民到食品站買肉是買不到肥肉的,當年有句順口溜:“鄉裡老怨(老實人)去割肉,不是臀尖是槽頭”,肚肋條、“闆子油(豬腹部脂肪層)”都讓有頭有臉的“光棍人”買去了,老實巴交的農民隻能買一點瘦肉吃。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蕃薯粉面拿到現場,排号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制作。大鍋下面竈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于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河南禹州神垕出産的一種加厚内壁上釉粗瓷缸)或大肚青瓦缸,用于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于調和蕃薯粉面形成稀稠适宜的軟面團,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面團凝固。一個人負責從面團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面團,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面團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蓠,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将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绺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稭稈)棍從绺子中間穿入,挂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将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挂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将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松散、不粘連,風幹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顔色都會大打折扣。

當年生産隊各家各戶都會在這個時候下粉條,小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吃上幾根粉條,或者向大人讨要一個小面團,讓燒火人在火裡燒一個“鼓倔疙瘩”分着吃。

臘月初八,無論家庭貧富,都要熬一鍋臘八粥吃,按照老年人的說法,臘八粥一吃,人就迷糊了,過年就不像平時那麼“肯苦(節儉)”了。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喝豆腐湯、吃火燒,當時農民家中哪有什麼鏊子、電餅铛,都是用發酵過的面團在柴火鍋上稍微炕一下,然後上籠蒸熟吃。缺糧戶家庭往往吃不起純白面火燒,在蕃薯面中摻入一部分白面發酵後制作火燒。

過了二十三開始趕年集,俗語道: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買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花畫(春聯),二十九、去灌酒(買酒),三十、捏鼻(包餃子),初一、弓脊(祭祖磕頭)。

家鄉附近集市青台街是雙日逢集,過了臘八就是天天逢集。為了度過年關,大部分缺糧戶人家都在盤算着如何籌措年節基本的支出費用,自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肉、白馍,但必須準備節日來家中走親戚的親人中午的一頓招待所需,需要準備好親戚家所帶小孩子的“壓腰錢(壓歲錢)”和近族中當年新娶新媳婦的“壓腰錢”。

一般會賣雞、賣鴨、賣柴草、賣菜、賣樹,甚至會忍痛賣掉一些本不夠吃的糧食,以求度過年關。

年集的熱鬧,大多混雜着這些缺糧戶急切交易換錢的期待和無奈。對大部分農民來說,年集主要是采購一些必需的豬肉、魚、禮品、紅紙、火紙、鞭炮等年貨。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會為每個家庭成員購置新衣服、新鞋帽,為婦女和小孩子扯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條件差一點的家庭一般也要盡量為小孩子添點新東西,以圖新年添新。年節農民到食品站買肉是買不到肥肉的,當年有句順口溜:“鄉裡老怨(老實人)去割肉,不是臀尖是槽頭”,肚肋條、“闆子油(豬腹部脂肪層)”都讓有頭有臉的“光棍人”買去了,老實巴交的農民隻能買一點瘦肉吃。

春聯都是買紅紙自己寫或請人寫,内容多以政治口号和毛主席詩詞内容居多:“階級鬥争永不忘、主席教導記心上,”“反帝反修鬧革命、誓讓全球一片紅”,“破四舊易風易俗、樹新風不忘黨恩”,“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等等。

當年農村有貼上春聯的家庭不能入戶要賬的風俗習慣,否則與人與己不利,一些欠賬多的人家會早早把春聯貼上,以回避讨債,讓自己過個安穩年。

逢過年國家會通過供銷社系統設在各大隊的代銷點給農民配置設定一些日常必需的緊俏商品,按人頭每人配置設定幾兩或一斤多一點的燈用煤油、幾盒火柴,這兩種商品家家離不了,但每年春節前配置設定的幾盒或若幹根白河橋牌香煙意義就不同了。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蕃薯粉面拿到現場,排号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制作。大鍋下面竈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于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河南禹州神垕出産的一種加厚内壁上釉粗瓷缸)或大肚青瓦缸,用于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于調和蕃薯粉面形成稀稠适宜的軟面團,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面團凝固。一個人負責從面團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面團,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面團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蓠,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将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绺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稭稈)棍從绺子中間穿入,挂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将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挂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将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松散、不粘連,風幹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顔色都會大打折扣。

當年生産隊各家各戶都會在這個時候下粉條,小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吃上幾根粉條,或者向大人讨要一個小面團,讓燒火人在火裡燒一個“鼓倔疙瘩”分着吃。

臘月初八,無論家庭貧富,都要熬一鍋臘八粥吃,按照老年人的說法,臘八粥一吃,人就迷糊了,過年就不像平時那麼“肯苦(節儉)”了。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喝豆腐湯、吃火燒,當時農民家中哪有什麼鏊子、電餅铛,都是用發酵過的面團在柴火鍋上稍微炕一下,然後上籠蒸熟吃。缺糧戶家庭往往吃不起純白面火燒,在蕃薯面中摻入一部分白面發酵後制作火燒。

過了二十三開始趕年集,俗語道: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買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花畫(春聯),二十九、去灌酒(買酒),三十、捏鼻(包餃子),初一、弓脊(祭祖磕頭)。

家鄉附近集市青台街是雙日逢集,過了臘八就是天天逢集。為了度過年關,大部分缺糧戶人家都在盤算着如何籌措年節基本的支出費用,自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肉、白馍,但必須準備節日來家中走親戚的親人中午的一頓招待所需,需要準備好親戚家所帶小孩子的“壓腰錢(壓歲錢)”和近族中當年新娶新媳婦的“壓腰錢”。

一般會賣雞、賣鴨、賣柴草、賣菜、賣樹,甚至會忍痛賣掉一些本不夠吃的糧食,以求度過年關。

年集的熱鬧,大多混雜着這些缺糧戶急切交易換錢的期待和無奈。對大部分農民來說,年集主要是采購一些必需的豬肉、魚、禮品、紅紙、火紙、鞭炮等年貨。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會為每個家庭成員購置新衣服、新鞋帽,為婦女和小孩子扯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條件差一點的家庭一般也要盡量為小孩子添點新東西,以圖新年添新。年節農民到食品站買肉是買不到肥肉的,當年有句順口溜:“鄉裡老怨(老實人)去割肉,不是臀尖是槽頭”,肚肋條、“闆子油(豬腹部脂肪層)”都讓有頭有臉的“光棍人”買去了,老實巴交的農民隻能買一點瘦肉吃。

春聯都是買紅紙自己寫或請人寫,内容多以政治口号和毛主席詩詞内容居多:“階級鬥争永不忘、主席教導記心上,”“反帝反修鬧革命、誓讓全球一片紅”,“破四舊易風易俗、樹新風不忘黨恩”,“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等等。

當年農村有貼上春聯的家庭不能入戶要賬的風俗習慣,否則與人與己不利,一些欠賬多的人家會早早把春聯貼上,以回避讨債,讓自己過個安穩年。

逢過年國家會通過供銷社系統設在各大隊的代銷點給農民配置設定一些日常必需的緊俏商品,按人頭每人配置設定幾兩或一斤多一點的燈用煤油、幾盒火柴,這兩種商品家家離不了,但每年春節前配置設定的幾盒或若幹根白河橋牌香煙意義就不同了。

白河橋牌香煙是當時的南陽卷煙廠生産,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一毛二分錢一包,七十年代漲到兩毛三分錢一包,好抽又便宜,在南陽地域範圍内享有盛名,一直是緊俏商品,隻有幹部和鄉裡的光棍們才能買得到。抽白河橋香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比現在有錢人喝茅台、抽軟中華還要光彩體面。

老農民吸不起香煙,都是随身裝着、背着旱煙袋鍋抽煙片末兒,隻有家有喜事,說媒、見面、定親、結婚時才會托人買上一些,以顯示家庭的背景和人脈。

南陽紅、南陽綠牌香煙雖然比白河橋牌貴,但那是“眼子煙”,當年甚至有個别家庭為買不來白河橋牌香煙招待女方而悔親的極端事件發生。是以春節給每個家庭配置設定一些白河橋牌香煙用于招待客人,也展現了當時黨和政府對老百姓的關愛。

臘月二十九、三十除夕夜前,每個家庭都要完成三項小孩子最期盼、最高興的家務勞動:

一是蒸饅頭,饅頭出鍋後大人會讓平時很少能吃到白馍的小孩子吃上一塊白馍;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蕃薯粉面拿到現場,排号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制作。大鍋下面竈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于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河南禹州神垕出産的一種加厚内壁上釉粗瓷缸)或大肚青瓦缸,用于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于調和蕃薯粉面形成稀稠适宜的軟面團,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面團凝固。一個人負責從面團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面團,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面團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蓠,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将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绺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稭稈)棍從绺子中間穿入,挂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将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挂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将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松散、不粘連,風幹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顔色都會大打折扣。

當年生産隊各家各戶都會在這個時候下粉條,小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吃上幾根粉條,或者向大人讨要一個小面團,讓燒火人在火裡燒一個“鼓倔疙瘩”分着吃。

臘月初八,無論家庭貧富,都要熬一鍋臘八粥吃,按照老年人的說法,臘八粥一吃,人就迷糊了,過年就不像平時那麼“肯苦(節儉)”了。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喝豆腐湯、吃火燒,當時農民家中哪有什麼鏊子、電餅铛,都是用發酵過的面團在柴火鍋上稍微炕一下,然後上籠蒸熟吃。缺糧戶家庭往往吃不起純白面火燒,在蕃薯面中摻入一部分白面發酵後制作火燒。

過了二十三開始趕年集,俗語道: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買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花畫(春聯),二十九、去灌酒(買酒),三十、捏鼻(包餃子),初一、弓脊(祭祖磕頭)。

家鄉附近集市青台街是雙日逢集,過了臘八就是天天逢集。為了度過年關,大部分缺糧戶人家都在盤算着如何籌措年節基本的支出費用,自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肉、白馍,但必須準備節日來家中走親戚的親人中午的一頓招待所需,需要準備好親戚家所帶小孩子的“壓腰錢(壓歲錢)”和近族中當年新娶新媳婦的“壓腰錢”。

一般會賣雞、賣鴨、賣柴草、賣菜、賣樹,甚至會忍痛賣掉一些本不夠吃的糧食,以求度過年關。

年集的熱鬧,大多混雜着這些缺糧戶急切交易換錢的期待和無奈。對大部分農民來說,年集主要是采購一些必需的豬肉、魚、禮品、紅紙、火紙、鞭炮等年貨。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會為每個家庭成員購置新衣服、新鞋帽,為婦女和小孩子扯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條件差一點的家庭一般也要盡量為小孩子添點新東西,以圖新年添新。年節農民到食品站買肉是買不到肥肉的,當年有句順口溜:“鄉裡老怨(老實人)去割肉,不是臀尖是槽頭”,肚肋條、“闆子油(豬腹部脂肪層)”都讓有頭有臉的“光棍人”買去了,老實巴交的農民隻能買一點瘦肉吃。

春聯都是買紅紙自己寫或請人寫,内容多以政治口号和毛主席詩詞内容居多:“階級鬥争永不忘、主席教導記心上,”“反帝反修鬧革命、誓讓全球一片紅”,“破四舊易風易俗、樹新風不忘黨恩”,“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等等。

當年農村有貼上春聯的家庭不能入戶要賬的風俗習慣,否則與人與己不利,一些欠賬多的人家會早早把春聯貼上,以回避讨債,讓自己過個安穩年。

逢過年國家會通過供銷社系統設在各大隊的代銷點給農民配置設定一些日常必需的緊俏商品,按人頭每人配置設定幾兩或一斤多一點的燈用煤油、幾盒火柴,這兩種商品家家離不了,但每年春節前配置設定的幾盒或若幹根白河橋牌香煙意義就不同了。

白河橋牌香煙是當時的南陽卷煙廠生産,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一毛二分錢一包,七十年代漲到兩毛三分錢一包,好抽又便宜,在南陽地域範圍内享有盛名,一直是緊俏商品,隻有幹部和鄉裡的光棍們才能買得到。抽白河橋香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比現在有錢人喝茅台、抽軟中華還要光彩體面。

老農民吸不起香煙,都是随身裝着、背着旱煙袋鍋抽煙片末兒,隻有家有喜事,說媒、見面、定親、結婚時才會托人買上一些,以顯示家庭的背景和人脈。

南陽紅、南陽綠牌香煙雖然比白河橋牌貴,但那是“眼子煙”,當年甚至有個别家庭為買不來白河橋牌香煙招待女方而悔親的極端事件發生。是以春節給每個家庭配置設定一些白河橋牌香煙用于招待客人,也展現了當時黨和政府對老百姓的關愛。

臘月二十九、三十除夕夜前,每個家庭都要完成三項小孩子最期盼、最高興的家務勞動:

一是蒸饅頭,饅頭出鍋後大人會讓平時很少能吃到白馍的小孩子吃上一塊白馍;

二是“過油(制作油炸食品)”,一部分缺糧戶家庭一年中都難得沾得到腥葷,“過油”時小孩子在旁邊總能吃到一兩個“丸子(肉丸子)”或“蓮菜夾子(蓮藕片夾肉末)”;

三是包餃子,包餃子小孩子可以參與其中,幫大人拿“片兒”,在奔忙中充滿期盼地觀察着即将到嘴的美食。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蕃薯粉面拿到現場,排号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制作。大鍋下面竈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于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河南禹州神垕出産的一種加厚内壁上釉粗瓷缸)或大肚青瓦缸,用于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于調和蕃薯粉面形成稀稠适宜的軟面團,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面團凝固。一個人負責從面團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面團,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面團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蓠,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将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绺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稭稈)棍從绺子中間穿入,挂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将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挂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将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松散、不粘連,風幹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顔色都會大打折扣。

當年生産隊各家各戶都會在這個時候下粉條,小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吃上幾根粉條,或者向大人讨要一個小面團,讓燒火人在火裡燒一個“鼓倔疙瘩”分着吃。

臘月初八,無論家庭貧富,都要熬一鍋臘八粥吃,按照老年人的說法,臘八粥一吃,人就迷糊了,過年就不像平時那麼“肯苦(節儉)”了。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喝豆腐湯、吃火燒,當時農民家中哪有什麼鏊子、電餅铛,都是用發酵過的面團在柴火鍋上稍微炕一下,然後上籠蒸熟吃。缺糧戶家庭往往吃不起純白面火燒,在蕃薯面中摻入一部分白面發酵後制作火燒。

過了二十三開始趕年集,俗語道: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買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花畫(春聯),二十九、去灌酒(買酒),三十、捏鼻(包餃子),初一、弓脊(祭祖磕頭)。

家鄉附近集市青台街是雙日逢集,過了臘八就是天天逢集。為了度過年關,大部分缺糧戶人家都在盤算着如何籌措年節基本的支出費用,自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肉、白馍,但必須準備節日來家中走親戚的親人中午的一頓招待所需,需要準備好親戚家所帶小孩子的“壓腰錢(壓歲錢)”和近族中當年新娶新媳婦的“壓腰錢”。

一般會賣雞、賣鴨、賣柴草、賣菜、賣樹,甚至會忍痛賣掉一些本不夠吃的糧食,以求度過年關。

年集的熱鬧,大多混雜着這些缺糧戶急切交易換錢的期待和無奈。對大部分農民來說,年集主要是采購一些必需的豬肉、魚、禮品、紅紙、火紙、鞭炮等年貨。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會為每個家庭成員購置新衣服、新鞋帽,為婦女和小孩子扯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條件差一點的家庭一般也要盡量為小孩子添點新東西,以圖新年添新。年節農民到食品站買肉是買不到肥肉的,當年有句順口溜:“鄉裡老怨(老實人)去割肉,不是臀尖是槽頭”,肚肋條、“闆子油(豬腹部脂肪層)”都讓有頭有臉的“光棍人”買去了,老實巴交的農民隻能買一點瘦肉吃。

春聯都是買紅紙自己寫或請人寫,内容多以政治口号和毛主席詩詞内容居多:“階級鬥争永不忘、主席教導記心上,”“反帝反修鬧革命、誓讓全球一片紅”,“破四舊易風易俗、樹新風不忘黨恩”,“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等等。

當年農村有貼上春聯的家庭不能入戶要賬的風俗習慣,否則與人與己不利,一些欠賬多的人家會早早把春聯貼上,以回避讨債,讓自己過個安穩年。

逢過年國家會通過供銷社系統設在各大隊的代銷點給農民配置設定一些日常必需的緊俏商品,按人頭每人配置設定幾兩或一斤多一點的燈用煤油、幾盒火柴,這兩種商品家家離不了,但每年春節前配置設定的幾盒或若幹根白河橋牌香煙意義就不同了。

白河橋牌香煙是當時的南陽卷煙廠生産,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一毛二分錢一包,七十年代漲到兩毛三分錢一包,好抽又便宜,在南陽地域範圍内享有盛名,一直是緊俏商品,隻有幹部和鄉裡的光棍們才能買得到。抽白河橋香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比現在有錢人喝茅台、抽軟中華還要光彩體面。

老農民吸不起香煙,都是随身裝着、背着旱煙袋鍋抽煙片末兒,隻有家有喜事,說媒、見面、定親、結婚時才會托人買上一些,以顯示家庭的背景和人脈。

南陽紅、南陽綠牌香煙雖然比白河橋牌貴,但那是“眼子煙”,當年甚至有個别家庭為買不來白河橋牌香煙招待女方而悔親的極端事件發生。是以春節給每個家庭配置設定一些白河橋牌香煙用于招待客人,也展現了當時黨和政府對老百姓的關愛。

臘月二十九、三十除夕夜前,每個家庭都要完成三項小孩子最期盼、最高興的家務勞動:

一是蒸饅頭,饅頭出鍋後大人會讓平時很少能吃到白馍的小孩子吃上一塊白馍;

二是“過油(制作油炸食品)”,一部分缺糧戶家庭一年中都難得沾得到腥葷,“過油”時小孩子在旁邊總能吃到一兩個“丸子(肉丸子)”或“蓮菜夾子(蓮藕片夾肉末)”;

三是包餃子,包餃子小孩子可以參與其中,幫大人拿“片兒”,在奔忙中充滿期盼地觀察着即将到嘴的美食。

“過油”時忌諱小孩子多嘴多話,忌諱說“口渴”,是以一些女主人往往在晚飯後小孩子睡着了,才開始點火下油從事這項家務勞動。

按照當年村裡農家的習慣,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兩天中午“熬菜(大燴菜)”,早、晚餃子。富裕一些的家庭大年初一到初五原則上不動刀切東西,以回避不吉利的“破東西”行為,節前準備的熟食要能夠吃到正月初五,期望新的一年圓圓滿滿。

大年三十除夕夜要“熬年”。除夕晚上餃子煮熟後,首先夾幾個放在碗裡,由男主人端着到堂屋門口念叨幾句,敬天、敬地、敬祖宗、敬竈王爺,然後把碗放在堂屋正當門的條幾上,沒有什麼燒香、磕頭的儀式。

吃罷餃子,在堂屋門坎的外側放一根攔門棍,擋着一切妖魔邪氣入侵,然後在正堂屋攏上一盆劈柴火,一家人圍坐四周,東扯葫蘆西扯瓢的拉家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熬年守夜。

當年農村連收音機還沒有普及,隻有一部分家庭安裝了有線廣播,縣廣播站隻在每天吃飯時間播出一個至一個半鐘頭的時政新聞、毛主席語錄、樣闆戲,有時也會播出快闆書和相聲,電視春晚什麼的還在爪哇國呢!對于一部分靠舉債過年的缺糧戶來說,年三十是沒有閑情逸緻熬年扯閑的,一般吃過晚飯就早早上床睡覺了。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蕃薯粉面拿到現場,排号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制作。大鍋下面竈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于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河南禹州神垕出産的一種加厚内壁上釉粗瓷缸)或大肚青瓦缸,用于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于調和蕃薯粉面形成稀稠适宜的軟面團,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面團凝固。一個人負責從面團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面團,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面團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蓠,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将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绺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稭稈)棍從绺子中間穿入,挂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将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挂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将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松散、不粘連,風幹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顔色都會大打折扣。

當年生産隊各家各戶都會在這個時候下粉條,小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吃上幾根粉條,或者向大人讨要一個小面團,讓燒火人在火裡燒一個“鼓倔疙瘩”分着吃。

臘月初八,無論家庭貧富,都要熬一鍋臘八粥吃,按照老年人的說法,臘八粥一吃,人就迷糊了,過年就不像平時那麼“肯苦(節儉)”了。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喝豆腐湯、吃火燒,當時農民家中哪有什麼鏊子、電餅铛,都是用發酵過的面團在柴火鍋上稍微炕一下,然後上籠蒸熟吃。缺糧戶家庭往往吃不起純白面火燒,在蕃薯面中摻入一部分白面發酵後制作火燒。

過了二十三開始趕年集,俗語道: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買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花畫(春聯),二十九、去灌酒(買酒),三十、捏鼻(包餃子),初一、弓脊(祭祖磕頭)。

家鄉附近集市青台街是雙日逢集,過了臘八就是天天逢集。為了度過年關,大部分缺糧戶人家都在盤算着如何籌措年節基本的支出費用,自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肉、白馍,但必須準備節日來家中走親戚的親人中午的一頓招待所需,需要準備好親戚家所帶小孩子的“壓腰錢(壓歲錢)”和近族中當年新娶新媳婦的“壓腰錢”。

一般會賣雞、賣鴨、賣柴草、賣菜、賣樹,甚至會忍痛賣掉一些本不夠吃的糧食,以求度過年關。

年集的熱鬧,大多混雜着這些缺糧戶急切交易換錢的期待和無奈。對大部分農民來說,年集主要是采購一些必需的豬肉、魚、禮品、紅紙、火紙、鞭炮等年貨。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會為每個家庭成員購置新衣服、新鞋帽,為婦女和小孩子扯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條件差一點的家庭一般也要盡量為小孩子添點新東西,以圖新年添新。年節農民到食品站買肉是買不到肥肉的,當年有句順口溜:“鄉裡老怨(老實人)去割肉,不是臀尖是槽頭”,肚肋條、“闆子油(豬腹部脂肪層)”都讓有頭有臉的“光棍人”買去了,老實巴交的農民隻能買一點瘦肉吃。

春聯都是買紅紙自己寫或請人寫,内容多以政治口号和毛主席詩詞内容居多:“階級鬥争永不忘、主席教導記心上,”“反帝反修鬧革命、誓讓全球一片紅”,“破四舊易風易俗、樹新風不忘黨恩”,“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等等。

當年農村有貼上春聯的家庭不能入戶要賬的風俗習慣,否則與人與己不利,一些欠賬多的人家會早早把春聯貼上,以回避讨債,讓自己過個安穩年。

逢過年國家會通過供銷社系統設在各大隊的代銷點給農民配置設定一些日常必需的緊俏商品,按人頭每人配置設定幾兩或一斤多一點的燈用煤油、幾盒火柴,這兩種商品家家離不了,但每年春節前配置設定的幾盒或若幹根白河橋牌香煙意義就不同了。

白河橋牌香煙是當時的南陽卷煙廠生産,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一毛二分錢一包,七十年代漲到兩毛三分錢一包,好抽又便宜,在南陽地域範圍内享有盛名,一直是緊俏商品,隻有幹部和鄉裡的光棍們才能買得到。抽白河橋香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比現在有錢人喝茅台、抽軟中華還要光彩體面。

老農民吸不起香煙,都是随身裝着、背着旱煙袋鍋抽煙片末兒,隻有家有喜事,說媒、見面、定親、結婚時才會托人買上一些,以顯示家庭的背景和人脈。

南陽紅、南陽綠牌香煙雖然比白河橋牌貴,但那是“眼子煙”,當年甚至有個别家庭為買不來白河橋牌香煙招待女方而悔親的極端事件發生。是以春節給每個家庭配置設定一些白河橋牌香煙用于招待客人,也展現了當時黨和政府對老百姓的關愛。

臘月二十九、三十除夕夜前,每個家庭都要完成三項小孩子最期盼、最高興的家務勞動:

一是蒸饅頭,饅頭出鍋後大人會讓平時很少能吃到白馍的小孩子吃上一塊白馍;

二是“過油(制作油炸食品)”,一部分缺糧戶家庭一年中都難得沾得到腥葷,“過油”時小孩子在旁邊總能吃到一兩個“丸子(肉丸子)”或“蓮菜夾子(蓮藕片夾肉末)”;

三是包餃子,包餃子小孩子可以參與其中,幫大人拿“片兒”,在奔忙中充滿期盼地觀察着即将到嘴的美食。

“過油”時忌諱小孩子多嘴多話,忌諱說“口渴”,是以一些女主人往往在晚飯後小孩子睡着了,才開始點火下油從事這項家務勞動。

按照當年村裡農家的習慣,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兩天中午“熬菜(大燴菜)”,早、晚餃子。富裕一些的家庭大年初一到初五原則上不動刀切東西,以回避不吉利的“破東西”行為,節前準備的熟食要能夠吃到正月初五,期望新的一年圓圓滿滿。

大年三十除夕夜要“熬年”。除夕晚上餃子煮熟後,首先夾幾個放在碗裡,由男主人端着到堂屋門口念叨幾句,敬天、敬地、敬祖宗、敬竈王爺,然後把碗放在堂屋正當門的條幾上,沒有什麼燒香、磕頭的儀式。

吃罷餃子,在堂屋門坎的外側放一根攔門棍,擋着一切妖魔邪氣入侵,然後在正堂屋攏上一盆劈柴火,一家人圍坐四周,東扯葫蘆西扯瓢的拉家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熬年守夜。

當年農村連收音機還沒有普及,隻有一部分家庭安裝了有線廣播,縣廣播站隻在每天吃飯時間播出一個至一個半鐘頭的時政新聞、毛主席語錄、樣闆戲,有時也會播出快闆書和相聲,電視春晚什麼的還在爪哇國呢!對于一部分靠舉債過年的缺糧戶來說,年三十是沒有閑情逸緻熬年扯閑的,一般吃過晚飯就早早上床睡覺了。

初一早晨天還沒有亮,村莊上就噼噼啪啪、此起彼伏地響起了鞭炮聲。小孩子們大都早早起床,穿着新衣服朝着鞭炮聲飛奔,在放過炮的人家門口拿着手電筒或自制的照明燈具瘋搶着、撥拉着地上的炮紙,尋找沒有爆炸的鞭炮。

當年的鞭炮大多是手工炮,挼撚炮、啞炮比較多,孩子們在争搶炮的過程中還常常發生争執,搶炮時炸着手、炸爛棉襖口袋的事時常發生。放炮東家也常常看着孩子們歡笑地喊着“這家有”、“這一個”、“又一個”而樂不自禁,如果孩子們找不到炮喊出“這家沒有”、“沒什啥兒”時,東家會認為不吉利驅趕孩子們:“走!走!走!”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蕃薯粉面拿到現場,排号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制作。大鍋下面竈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于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河南禹州神垕出産的一種加厚内壁上釉粗瓷缸)或大肚青瓦缸,用于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于調和蕃薯粉面形成稀稠适宜的軟面團,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面團凝固。一個人負責從面團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面團,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面團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蓠,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将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绺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稭稈)棍從绺子中間穿入,挂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将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挂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将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松散、不粘連,風幹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顔色都會大打折扣。

當年生産隊各家各戶都會在這個時候下粉條,小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吃上幾根粉條,或者向大人讨要一個小面團,讓燒火人在火裡燒一個“鼓倔疙瘩”分着吃。

臘月初八,無論家庭貧富,都要熬一鍋臘八粥吃,按照老年人的說法,臘八粥一吃,人就迷糊了,過年就不像平時那麼“肯苦(節儉)”了。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喝豆腐湯、吃火燒,當時農民家中哪有什麼鏊子、電餅铛,都是用發酵過的面團在柴火鍋上稍微炕一下,然後上籠蒸熟吃。缺糧戶家庭往往吃不起純白面火燒,在蕃薯面中摻入一部分白面發酵後制作火燒。

過了二十三開始趕年集,俗語道: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買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花畫(春聯),二十九、去灌酒(買酒),三十、捏鼻(包餃子),初一、弓脊(祭祖磕頭)。

家鄉附近集市青台街是雙日逢集,過了臘八就是天天逢集。為了度過年關,大部分缺糧戶人家都在盤算着如何籌措年節基本的支出費用,自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肉、白馍,但必須準備節日來家中走親戚的親人中午的一頓招待所需,需要準備好親戚家所帶小孩子的“壓腰錢(壓歲錢)”和近族中當年新娶新媳婦的“壓腰錢”。

一般會賣雞、賣鴨、賣柴草、賣菜、賣樹,甚至會忍痛賣掉一些本不夠吃的糧食,以求度過年關。

年集的熱鬧,大多混雜着這些缺糧戶急切交易換錢的期待和無奈。對大部分農民來說,年集主要是采購一些必需的豬肉、魚、禮品、紅紙、火紙、鞭炮等年貨。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會為每個家庭成員購置新衣服、新鞋帽,為婦女和小孩子扯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條件差一點的家庭一般也要盡量為小孩子添點新東西,以圖新年添新。年節農民到食品站買肉是買不到肥肉的,當年有句順口溜:“鄉裡老怨(老實人)去割肉,不是臀尖是槽頭”,肚肋條、“闆子油(豬腹部脂肪層)”都讓有頭有臉的“光棍人”買去了,老實巴交的農民隻能買一點瘦肉吃。

春聯都是買紅紙自己寫或請人寫,内容多以政治口号和毛主席詩詞内容居多:“階級鬥争永不忘、主席教導記心上,”“反帝反修鬧革命、誓讓全球一片紅”,“破四舊易風易俗、樹新風不忘黨恩”,“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等等。

當年農村有貼上春聯的家庭不能入戶要賬的風俗習慣,否則與人與己不利,一些欠賬多的人家會早早把春聯貼上,以回避讨債,讓自己過個安穩年。

逢過年國家會通過供銷社系統設在各大隊的代銷點給農民配置設定一些日常必需的緊俏商品,按人頭每人配置設定幾兩或一斤多一點的燈用煤油、幾盒火柴,這兩種商品家家離不了,但每年春節前配置設定的幾盒或若幹根白河橋牌香煙意義就不同了。

白河橋牌香煙是當時的南陽卷煙廠生産,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一毛二分錢一包,七十年代漲到兩毛三分錢一包,好抽又便宜,在南陽地域範圍内享有盛名,一直是緊俏商品,隻有幹部和鄉裡的光棍們才能買得到。抽白河橋香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比現在有錢人喝茅台、抽軟中華還要光彩體面。

老農民吸不起香煙,都是随身裝着、背着旱煙袋鍋抽煙片末兒,隻有家有喜事,說媒、見面、定親、結婚時才會托人買上一些,以顯示家庭的背景和人脈。

南陽紅、南陽綠牌香煙雖然比白河橋牌貴,但那是“眼子煙”,當年甚至有個别家庭為買不來白河橋牌香煙招待女方而悔親的極端事件發生。是以春節給每個家庭配置設定一些白河橋牌香煙用于招待客人,也展現了當時黨和政府對老百姓的關愛。

臘月二十九、三十除夕夜前,每個家庭都要完成三項小孩子最期盼、最高興的家務勞動:

一是蒸饅頭,饅頭出鍋後大人會讓平時很少能吃到白馍的小孩子吃上一塊白馍;

二是“過油(制作油炸食品)”,一部分缺糧戶家庭一年中都難得沾得到腥葷,“過油”時小孩子在旁邊總能吃到一兩個“丸子(肉丸子)”或“蓮菜夾子(蓮藕片夾肉末)”;

三是包餃子,包餃子小孩子可以參與其中,幫大人拿“片兒”,在奔忙中充滿期盼地觀察着即将到嘴的美食。

“過油”時忌諱小孩子多嘴多話,忌諱說“口渴”,是以一些女主人往往在晚飯後小孩子睡着了,才開始點火下油從事這項家務勞動。

按照當年村裡農家的習慣,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兩天中午“熬菜(大燴菜)”,早、晚餃子。富裕一些的家庭大年初一到初五原則上不動刀切東西,以回避不吉利的“破東西”行為,節前準備的熟食要能夠吃到正月初五,期望新的一年圓圓滿滿。

大年三十除夕夜要“熬年”。除夕晚上餃子煮熟後,首先夾幾個放在碗裡,由男主人端着到堂屋門口念叨幾句,敬天、敬地、敬祖宗、敬竈王爺,然後把碗放在堂屋正當門的條幾上,沒有什麼燒香、磕頭的儀式。

吃罷餃子,在堂屋門坎的外側放一根攔門棍,擋着一切妖魔邪氣入侵,然後在正堂屋攏上一盆劈柴火,一家人圍坐四周,東扯葫蘆西扯瓢的拉家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熬年守夜。

當年農村連收音機還沒有普及,隻有一部分家庭安裝了有線廣播,縣廣播站隻在每天吃飯時間播出一個至一個半鐘頭的時政新聞、毛主席語錄、樣闆戲,有時也會播出快闆書和相聲,電視春晚什麼的還在爪哇國呢!對于一部分靠舉債過年的缺糧戶來說,年三十是沒有閑情逸緻熬年扯閑的,一般吃過晚飯就早早上床睡覺了。

初一早晨天還沒有亮,村莊上就噼噼啪啪、此起彼伏地響起了鞭炮聲。小孩子們大都早早起床,穿着新衣服朝着鞭炮聲飛奔,在放過炮的人家門口拿着手電筒或自制的照明燈具瘋搶着、撥拉着地上的炮紙,尋找沒有爆炸的鞭炮。

當年的鞭炮大多是手工炮,挼撚炮、啞炮比較多,孩子們在争搶炮的過程中還常常發生争執,搶炮時炸着手、炸爛棉襖口袋的事時常發生。放炮東家也常常看着孩子們歡笑地喊着“這家有”、“這一個”、“又一個”而樂不自禁,如果孩子們找不到炮喊出“這家沒有”、“沒什啥兒”時,東家會認為不吉利驅趕孩子們:“走!走!走!”

初一上午兩件事:一是當年新娶進門的新媳婦,要由丈夫和本族的當事外場人帶領,到沒有出“五伏”的本族各家去拜年,各家會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感情厚薄給新媳婦2至5元不等的壓歲錢;

二是男當家人會用一張面值最大的人民币将年前集市上買來的“火(草)紙”分摞雙面齊排打過、發開,帶上家中的男孩子和鞭炮、供品,去祖上先輩墳茔祭祀,叫“上墳”,以緬懷對先輩親人的追思。

田野上、麥田裡,各簇墳茔上青煙袅袅,鞭炮聲此起彼伏,祭奠先人的孝文化,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大地上傳承了數千年。

我家由于本族族譜記載直系先祖中七世老祖母一輩子吃齋念佛,後輩為紀念這位老祖母留下規矩,每年大年初一全族後人不吃腥葷。應該是長眠地下的先輩也需要遵守這個規矩吧,是以村子西墁(當地村民對村莊區域劃分的叫法)和小園村李姓族人一直是年三十下午上墳祭祖,這樣可以帶上一些肉類祭品。

正月初二開始走親戚,走親戚先後次序遵循“先新後舊、先近後遠”的原則,新舊按輩份高低劃分,遠近按血緣關系劃分。

當年的自行車在農村還是非常貴重的交通工具,會騎的人不多,隻有在外國家從業人員和少數富裕家庭有,如果年輕人為了體面或路程遠想借用,應該類似于現在出門借别人一輛大奔和寶馬7系吧!是以走親戚的交通工具都是“地奔(步行)”,孩子多的年輕夫妻用架子車(人力車)拉着孩子和禮品回娘家,自家沒有時也需要年前與有架子車的人家說定。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蕃薯粉面拿到現場,排号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制作。大鍋下面竈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于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河南禹州神垕出産的一種加厚内壁上釉粗瓷缸)或大肚青瓦缸,用于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于調和蕃薯粉面形成稀稠适宜的軟面團,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面團凝固。一個人負責從面團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面團,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面團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蓠,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将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绺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稭稈)棍從绺子中間穿入,挂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将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挂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将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松散、不粘連,風幹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顔色都會大打折扣。

當年生産隊各家各戶都會在這個時候下粉條,小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吃上幾根粉條,或者向大人讨要一個小面團,讓燒火人在火裡燒一個“鼓倔疙瘩”分着吃。

臘月初八,無論家庭貧富,都要熬一鍋臘八粥吃,按照老年人的說法,臘八粥一吃,人就迷糊了,過年就不像平時那麼“肯苦(節儉)”了。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喝豆腐湯、吃火燒,當時農民家中哪有什麼鏊子、電餅铛,都是用發酵過的面團在柴火鍋上稍微炕一下,然後上籠蒸熟吃。缺糧戶家庭往往吃不起純白面火燒,在蕃薯面中摻入一部分白面發酵後制作火燒。

過了二十三開始趕年集,俗語道: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買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花畫(春聯),二十九、去灌酒(買酒),三十、捏鼻(包餃子),初一、弓脊(祭祖磕頭)。

家鄉附近集市青台街是雙日逢集,過了臘八就是天天逢集。為了度過年關,大部分缺糧戶人家都在盤算着如何籌措年節基本的支出費用,自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肉、白馍,但必須準備節日來家中走親戚的親人中午的一頓招待所需,需要準備好親戚家所帶小孩子的“壓腰錢(壓歲錢)”和近族中當年新娶新媳婦的“壓腰錢”。

一般會賣雞、賣鴨、賣柴草、賣菜、賣樹,甚至會忍痛賣掉一些本不夠吃的糧食,以求度過年關。

年集的熱鬧,大多混雜着這些缺糧戶急切交易換錢的期待和無奈。對大部分農民來說,年集主要是采購一些必需的豬肉、魚、禮品、紅紙、火紙、鞭炮等年貨。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會為每個家庭成員購置新衣服、新鞋帽,為婦女和小孩子扯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條件差一點的家庭一般也要盡量為小孩子添點新東西,以圖新年添新。年節農民到食品站買肉是買不到肥肉的,當年有句順口溜:“鄉裡老怨(老實人)去割肉,不是臀尖是槽頭”,肚肋條、“闆子油(豬腹部脂肪層)”都讓有頭有臉的“光棍人”買去了,老實巴交的農民隻能買一點瘦肉吃。

春聯都是買紅紙自己寫或請人寫,内容多以政治口号和毛主席詩詞内容居多:“階級鬥争永不忘、主席教導記心上,”“反帝反修鬧革命、誓讓全球一片紅”,“破四舊易風易俗、樹新風不忘黨恩”,“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等等。

當年農村有貼上春聯的家庭不能入戶要賬的風俗習慣,否則與人與己不利,一些欠賬多的人家會早早把春聯貼上,以回避讨債,讓自己過個安穩年。

逢過年國家會通過供銷社系統設在各大隊的代銷點給農民配置設定一些日常必需的緊俏商品,按人頭每人配置設定幾兩或一斤多一點的燈用煤油、幾盒火柴,這兩種商品家家離不了,但每年春節前配置設定的幾盒或若幹根白河橋牌香煙意義就不同了。

白河橋牌香煙是當時的南陽卷煙廠生産,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一毛二分錢一包,七十年代漲到兩毛三分錢一包,好抽又便宜,在南陽地域範圍内享有盛名,一直是緊俏商品,隻有幹部和鄉裡的光棍們才能買得到。抽白河橋香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比現在有錢人喝茅台、抽軟中華還要光彩體面。

老農民吸不起香煙,都是随身裝着、背着旱煙袋鍋抽煙片末兒,隻有家有喜事,說媒、見面、定親、結婚時才會托人買上一些,以顯示家庭的背景和人脈。

南陽紅、南陽綠牌香煙雖然比白河橋牌貴,但那是“眼子煙”,當年甚至有個别家庭為買不來白河橋牌香煙招待女方而悔親的極端事件發生。是以春節給每個家庭配置設定一些白河橋牌香煙用于招待客人,也展現了當時黨和政府對老百姓的關愛。

臘月二十九、三十除夕夜前,每個家庭都要完成三項小孩子最期盼、最高興的家務勞動:

一是蒸饅頭,饅頭出鍋後大人會讓平時很少能吃到白馍的小孩子吃上一塊白馍;

二是“過油(制作油炸食品)”,一部分缺糧戶家庭一年中都難得沾得到腥葷,“過油”時小孩子在旁邊總能吃到一兩個“丸子(肉丸子)”或“蓮菜夾子(蓮藕片夾肉末)”;

三是包餃子,包餃子小孩子可以參與其中,幫大人拿“片兒”,在奔忙中充滿期盼地觀察着即将到嘴的美食。

“過油”時忌諱小孩子多嘴多話,忌諱說“口渴”,是以一些女主人往往在晚飯後小孩子睡着了,才開始點火下油從事這項家務勞動。

按照當年村裡農家的習慣,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兩天中午“熬菜(大燴菜)”,早、晚餃子。富裕一些的家庭大年初一到初五原則上不動刀切東西,以回避不吉利的“破東西”行為,節前準備的熟食要能夠吃到正月初五,期望新的一年圓圓滿滿。

大年三十除夕夜要“熬年”。除夕晚上餃子煮熟後,首先夾幾個放在碗裡,由男主人端着到堂屋門口念叨幾句,敬天、敬地、敬祖宗、敬竈王爺,然後把碗放在堂屋正當門的條幾上,沒有什麼燒香、磕頭的儀式。

吃罷餃子,在堂屋門坎的外側放一根攔門棍,擋着一切妖魔邪氣入侵,然後在正堂屋攏上一盆劈柴火,一家人圍坐四周,東扯葫蘆西扯瓢的拉家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熬年守夜。

當年農村連收音機還沒有普及,隻有一部分家庭安裝了有線廣播,縣廣播站隻在每天吃飯時間播出一個至一個半鐘頭的時政新聞、毛主席語錄、樣闆戲,有時也會播出快闆書和相聲,電視春晚什麼的還在爪哇國呢!對于一部分靠舉債過年的缺糧戶來說,年三十是沒有閑情逸緻熬年扯閑的,一般吃過晚飯就早早上床睡覺了。

初一早晨天還沒有亮,村莊上就噼噼啪啪、此起彼伏地響起了鞭炮聲。小孩子們大都早早起床,穿着新衣服朝着鞭炮聲飛奔,在放過炮的人家門口拿着手電筒或自制的照明燈具瘋搶着、撥拉着地上的炮紙,尋找沒有爆炸的鞭炮。

當年的鞭炮大多是手工炮,挼撚炮、啞炮比較多,孩子們在争搶炮的過程中還常常發生争執,搶炮時炸着手、炸爛棉襖口袋的事時常發生。放炮東家也常常看着孩子們歡笑地喊着“這家有”、“這一個”、“又一個”而樂不自禁,如果孩子們找不到炮喊出“這家沒有”、“沒什啥兒”時,東家會認為不吉利驅趕孩子們:“走!走!走!”

初一上午兩件事:一是當年新娶進門的新媳婦,要由丈夫和本族的當事外場人帶領,到沒有出“五伏”的本族各家去拜年,各家會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感情厚薄給新媳婦2至5元不等的壓歲錢;

二是男當家人會用一張面值最大的人民币将年前集市上買來的“火(草)紙”分摞雙面齊排打過、發開,帶上家中的男孩子和鞭炮、供品,去祖上先輩墳茔祭祀,叫“上墳”,以緬懷對先輩親人的追思。

田野上、麥田裡,各簇墳茔上青煙袅袅,鞭炮聲此起彼伏,祭奠先人的孝文化,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大地上傳承了數千年。

我家由于本族族譜記載直系先祖中七世老祖母一輩子吃齋念佛,後輩為紀念這位老祖母留下規矩,每年大年初一全族後人不吃腥葷。應該是長眠地下的先輩也需要遵守這個規矩吧,是以村子西墁(當地村民對村莊區域劃分的叫法)和小園村李姓族人一直是年三十下午上墳祭祖,這樣可以帶上一些肉類祭品。

正月初二開始走親戚,走親戚先後次序遵循“先新後舊、先近後遠”的原則,新舊按輩份高低劃分,遠近按血緣關系劃分。

當年的自行車在農村還是非常貴重的交通工具,會騎的人不多,隻有在外國家從業人員和少數富裕家庭有,如果年輕人為了體面或路程遠想借用,應該類似于現在出門借别人一輛大奔和寶馬7系吧!是以走親戚的交通工具都是“地奔(步行)”,孩子多的年輕夫妻用架子車(人力車)拉着孩子和禮品回娘家,自家沒有時也需要年前與有架子車的人家說定。

大年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年輕媳婦拖家帶口的回娘家,老姑娘(結婚多年的女人)一般派兒子女兒去看望娘家人。當年新嫁出去閨女的人家,這一天要“待新客(女婿)”,也叫新女婿“認親”。

可能是曆史沿襲“父母作主、媒妁之命的”緣故,正月初二之前新女婿對嶽父家及其族人的詳細情況是不太了解的,是以這一天嶽父家要擺“整場(四個涼菜、八道熱菜、兩種甜品、六道渾湯、兩道甜湯,最後四個坐底碗菜、一籃子白面饅頭)” 宴席,招待閨女出嫁時“添箱(送禮)”的本村近族和直系親戚,讓新女婿“認親”。

“認親”當天,絕大部分人家都要千方百計地給兒子弄一輛自行車帶上新媳婦去“認親”,最差的也要弄輛“老黑驢(舊自行車)”,如果新女婿不會騎,推着也要推到老嶽父家。如果沒有騎個“帶響的(當年村民對自行車的叫法)”,會被村上人背地裡嘲笑為“象個溜雞賊(偷雞賊)”。哪像當今女兒出嫁,娘家幾天後、甚至當天就“待新客”了。

三去老舅家,這一天兒子輩已經結婚的人家要去母親的娘家走親戚。初四到初六,去姑家、姨家、表親家、幹親家(幹爹、幹娘)或者一些“過來往”地“換帖弟兄(結拜兄弟)”家走親戚。

春節走親戚時所帶的禮品也有一定的講究。新女婿給嶽父家帶的禮品至少是“八色禮(八種食品)”,其中必須有六斤以上、帶有四根以上肋骨和“闆子油”的豬肋條肉,稱作“聯方”,其他女方近族根據新女婿家庭經濟實力和重視程度可以是“八色禮”,也可以少一點,但每家的禮品中必須有三斤以上、帶有兩根以上肋骨和“闆子油”的豬肋條肉,稱作“禮條”,品種必須是雙數,拿單數被視為“大不敬”。可能是為了讓新媳婦娘家統籌春節年貨的購置,這些禮品必須在年前臘月三十之前送過去,正月初二“認親”時隻需要象征性地帶一點禮品即可。

閨女回娘家、去老舅家、幹兒子看幹大(幹爹)幹娘,必須有“禮條”這一品種,搭配一縷粉條和“果盒“等其它禮品,少數富裕一點的家庭走這幾種親戚時也會把“禮條”換作“聯方”。“禮條”和“聯方”,與當年的“白河橋”香煙作用一樣,你拿個豬臀尖或豬槽頭,重量和花錢可能要多,但同樣會受到嘲笑。

走其他親戚拿的禮品品種随意,可輕可重,感情深、比較重要的親戚也可以拿“禮條”和“聯方”,但絕大部分是拿“果盒”和“糖包”。果盒是厚硬粗黃紙制作的長方體掀蓋盒子,裡面一般裝有餅幹和江米條,人稱“呼啦啦”。

有的家庭為了既裝滿盒子、又降低果盒的成本,會買一些米花闆(用糖稀粘合爆大米花冷卻後刀切而成)、或除夕前“過油”時自己油炸一些糖角裝進去。果盒都是用“紙經子(繩)”橫豎十字道捆綁,盒蓋上附有一張印有吉祥圖案和祝福語的“紅貼”封紙。

由于盒蓋一側可以輕輕掀起,被派出獨立執行走親戚任務的小孩子常常會掀開上面的兩個角偷吃裡面的東西解饞,而大部分家庭還等着親戚送來的果盒再走親戚呢!是以果盒裡的東西會越走越少,拿起來呼啦作響,可能這就是“果盒”叫作“呼啦啦”的來曆。

“糖包”是用比較厚的黃草紙包裝的白糖或紅糖,标準重量一斤,形狀類似底部為長方形的棱錐,用紙經子捆綁,頂尖部夾有一張二指寬的紅紙條以示過年的喜慶。普通家庭走親戚一般都是一個果盒、一個糖包。條件好一些的家庭,禮品會重一些。

條件差一些的家庭,或老親(爺奶一輩的親戚)中一門親戚戶數太多,一般隻拿一個果盒。

走親戚中午吃完飯回家時親戚家還要“回禮”,回的禮一般是年前過油時炸的“麻葉”,大方一點的人家也會回半包、一包“果盒”或一個“糖包”。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蕃薯粉面拿到現場,排号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制作。大鍋下面竈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于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河南禹州神垕出産的一種加厚内壁上釉粗瓷缸)或大肚青瓦缸,用于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于調和蕃薯粉面形成稀稠适宜的軟面團,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面團凝固。一個人負責從面團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面團,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面團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蓠,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将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绺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稭稈)棍從绺子中間穿入,挂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将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挂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将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松散、不粘連,風幹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顔色都會大打折扣。

當年生産隊各家各戶都會在這個時候下粉條,小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吃上幾根粉條,或者向大人讨要一個小面團,讓燒火人在火裡燒一個“鼓倔疙瘩”分着吃。

臘月初八,無論家庭貧富,都要熬一鍋臘八粥吃,按照老年人的說法,臘八粥一吃,人就迷糊了,過年就不像平時那麼“肯苦(節儉)”了。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喝豆腐湯、吃火燒,當時農民家中哪有什麼鏊子、電餅铛,都是用發酵過的面團在柴火鍋上稍微炕一下,然後上籠蒸熟吃。缺糧戶家庭往往吃不起純白面火燒,在蕃薯面中摻入一部分白面發酵後制作火燒。

過了二十三開始趕年集,俗語道: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買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花畫(春聯),二十九、去灌酒(買酒),三十、捏鼻(包餃子),初一、弓脊(祭祖磕頭)。

家鄉附近集市青台街是雙日逢集,過了臘八就是天天逢集。為了度過年關,大部分缺糧戶人家都在盤算着如何籌措年節基本的支出費用,自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肉、白馍,但必須準備節日來家中走親戚的親人中午的一頓招待所需,需要準備好親戚家所帶小孩子的“壓腰錢(壓歲錢)”和近族中當年新娶新媳婦的“壓腰錢”。

一般會賣雞、賣鴨、賣柴草、賣菜、賣樹,甚至會忍痛賣掉一些本不夠吃的糧食,以求度過年關。

年集的熱鬧,大多混雜着這些缺糧戶急切交易換錢的期待和無奈。對大部分農民來說,年集主要是采購一些必需的豬肉、魚、禮品、紅紙、火紙、鞭炮等年貨。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會為每個家庭成員購置新衣服、新鞋帽,為婦女和小孩子扯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條件差一點的家庭一般也要盡量為小孩子添點新東西,以圖新年添新。年節農民到食品站買肉是買不到肥肉的,當年有句順口溜:“鄉裡老怨(老實人)去割肉,不是臀尖是槽頭”,肚肋條、“闆子油(豬腹部脂肪層)”都讓有頭有臉的“光棍人”買去了,老實巴交的農民隻能買一點瘦肉吃。

春聯都是買紅紙自己寫或請人寫,内容多以政治口号和毛主席詩詞内容居多:“階級鬥争永不忘、主席教導記心上,”“反帝反修鬧革命、誓讓全球一片紅”,“破四舊易風易俗、樹新風不忘黨恩”,“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等等。

當年農村有貼上春聯的家庭不能入戶要賬的風俗習慣,否則與人與己不利,一些欠賬多的人家會早早把春聯貼上,以回避讨債,讓自己過個安穩年。

逢過年國家會通過供銷社系統設在各大隊的代銷點給農民配置設定一些日常必需的緊俏商品,按人頭每人配置設定幾兩或一斤多一點的燈用煤油、幾盒火柴,這兩種商品家家離不了,但每年春節前配置設定的幾盒或若幹根白河橋牌香煙意義就不同了。

白河橋牌香煙是當時的南陽卷煙廠生産,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一毛二分錢一包,七十年代漲到兩毛三分錢一包,好抽又便宜,在南陽地域範圍内享有盛名,一直是緊俏商品,隻有幹部和鄉裡的光棍們才能買得到。抽白河橋香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比現在有錢人喝茅台、抽軟中華還要光彩體面。

老農民吸不起香煙,都是随身裝着、背着旱煙袋鍋抽煙片末兒,隻有家有喜事,說媒、見面、定親、結婚時才會托人買上一些,以顯示家庭的背景和人脈。

南陽紅、南陽綠牌香煙雖然比白河橋牌貴,但那是“眼子煙”,當年甚至有個别家庭為買不來白河橋牌香煙招待女方而悔親的極端事件發生。是以春節給每個家庭配置設定一些白河橋牌香煙用于招待客人,也展現了當時黨和政府對老百姓的關愛。

臘月二十九、三十除夕夜前,每個家庭都要完成三項小孩子最期盼、最高興的家務勞動:

一是蒸饅頭,饅頭出鍋後大人會讓平時很少能吃到白馍的小孩子吃上一塊白馍;

二是“過油(制作油炸食品)”,一部分缺糧戶家庭一年中都難得沾得到腥葷,“過油”時小孩子在旁邊總能吃到一兩個“丸子(肉丸子)”或“蓮菜夾子(蓮藕片夾肉末)”;

三是包餃子,包餃子小孩子可以參與其中,幫大人拿“片兒”,在奔忙中充滿期盼地觀察着即将到嘴的美食。

“過油”時忌諱小孩子多嘴多話,忌諱說“口渴”,是以一些女主人往往在晚飯後小孩子睡着了,才開始點火下油從事這項家務勞動。

按照當年村裡農家的習慣,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兩天中午“熬菜(大燴菜)”,早、晚餃子。富裕一些的家庭大年初一到初五原則上不動刀切東西,以回避不吉利的“破東西”行為,節前準備的熟食要能夠吃到正月初五,期望新的一年圓圓滿滿。

大年三十除夕夜要“熬年”。除夕晚上餃子煮熟後,首先夾幾個放在碗裡,由男主人端着到堂屋門口念叨幾句,敬天、敬地、敬祖宗、敬竈王爺,然後把碗放在堂屋正當門的條幾上,沒有什麼燒香、磕頭的儀式。

吃罷餃子,在堂屋門坎的外側放一根攔門棍,擋着一切妖魔邪氣入侵,然後在正堂屋攏上一盆劈柴火,一家人圍坐四周,東扯葫蘆西扯瓢的拉家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熬年守夜。

當年農村連收音機還沒有普及,隻有一部分家庭安裝了有線廣播,縣廣播站隻在每天吃飯時間播出一個至一個半鐘頭的時政新聞、毛主席語錄、樣闆戲,有時也會播出快闆書和相聲,電視春晚什麼的還在爪哇國呢!對于一部分靠舉債過年的缺糧戶來說,年三十是沒有閑情逸緻熬年扯閑的,一般吃過晚飯就早早上床睡覺了。

初一早晨天還沒有亮,村莊上就噼噼啪啪、此起彼伏地響起了鞭炮聲。小孩子們大都早早起床,穿着新衣服朝着鞭炮聲飛奔,在放過炮的人家門口拿着手電筒或自制的照明燈具瘋搶着、撥拉着地上的炮紙,尋找沒有爆炸的鞭炮。

當年的鞭炮大多是手工炮,挼撚炮、啞炮比較多,孩子們在争搶炮的過程中還常常發生争執,搶炮時炸着手、炸爛棉襖口袋的事時常發生。放炮東家也常常看着孩子們歡笑地喊着“這家有”、“這一個”、“又一個”而樂不自禁,如果孩子們找不到炮喊出“這家沒有”、“沒什啥兒”時,東家會認為不吉利驅趕孩子們:“走!走!走!”

初一上午兩件事:一是當年新娶進門的新媳婦,要由丈夫和本族的當事外場人帶領,到沒有出“五伏”的本族各家去拜年,各家會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感情厚薄給新媳婦2至5元不等的壓歲錢;

二是男當家人會用一張面值最大的人民币将年前集市上買來的“火(草)紙”分摞雙面齊排打過、發開,帶上家中的男孩子和鞭炮、供品,去祖上先輩墳茔祭祀,叫“上墳”,以緬懷對先輩親人的追思。

田野上、麥田裡,各簇墳茔上青煙袅袅,鞭炮聲此起彼伏,祭奠先人的孝文化,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大地上傳承了數千年。

我家由于本族族譜記載直系先祖中七世老祖母一輩子吃齋念佛,後輩為紀念這位老祖母留下規矩,每年大年初一全族後人不吃腥葷。應該是長眠地下的先輩也需要遵守這個規矩吧,是以村子西墁(當地村民對村莊區域劃分的叫法)和小園村李姓族人一直是年三十下午上墳祭祖,這樣可以帶上一些肉類祭品。

正月初二開始走親戚,走親戚先後次序遵循“先新後舊、先近後遠”的原則,新舊按輩份高低劃分,遠近按血緣關系劃分。

當年的自行車在農村還是非常貴重的交通工具,會騎的人不多,隻有在外國家從業人員和少數富裕家庭有,如果年輕人為了體面或路程遠想借用,應該類似于現在出門借别人一輛大奔和寶馬7系吧!是以走親戚的交通工具都是“地奔(步行)”,孩子多的年輕夫妻用架子車(人力車)拉着孩子和禮品回娘家,自家沒有時也需要年前與有架子車的人家說定。

大年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年輕媳婦拖家帶口的回娘家,老姑娘(結婚多年的女人)一般派兒子女兒去看望娘家人。當年新嫁出去閨女的人家,這一天要“待新客(女婿)”,也叫新女婿“認親”。

可能是曆史沿襲“父母作主、媒妁之命的”緣故,正月初二之前新女婿對嶽父家及其族人的詳細情況是不太了解的,是以這一天嶽父家要擺“整場(四個涼菜、八道熱菜、兩種甜品、六道渾湯、兩道甜湯,最後四個坐底碗菜、一籃子白面饅頭)” 宴席,招待閨女出嫁時“添箱(送禮)”的本村近族和直系親戚,讓新女婿“認親”。

“認親”當天,絕大部分人家都要千方百計地給兒子弄一輛自行車帶上新媳婦去“認親”,最差的也要弄輛“老黑驢(舊自行車)”,如果新女婿不會騎,推着也要推到老嶽父家。如果沒有騎個“帶響的(當年村民對自行車的叫法)”,會被村上人背地裡嘲笑為“象個溜雞賊(偷雞賊)”。哪像當今女兒出嫁,娘家幾天後、甚至當天就“待新客”了。

三去老舅家,這一天兒子輩已經結婚的人家要去母親的娘家走親戚。初四到初六,去姑家、姨家、表親家、幹親家(幹爹、幹娘)或者一些“過來往”地“換帖弟兄(結拜兄弟)”家走親戚。

春節走親戚時所帶的禮品也有一定的講究。新女婿給嶽父家帶的禮品至少是“八色禮(八種食品)”,其中必須有六斤以上、帶有四根以上肋骨和“闆子油”的豬肋條肉,稱作“聯方”,其他女方近族根據新女婿家庭經濟實力和重視程度可以是“八色禮”,也可以少一點,但每家的禮品中必須有三斤以上、帶有兩根以上肋骨和“闆子油”的豬肋條肉,稱作“禮條”,品種必須是雙數,拿單數被視為“大不敬”。可能是為了讓新媳婦娘家統籌春節年貨的購置,這些禮品必須在年前臘月三十之前送過去,正月初二“認親”時隻需要象征性地帶一點禮品即可。

閨女回娘家、去老舅家、幹兒子看幹大(幹爹)幹娘,必須有“禮條”這一品種,搭配一縷粉條和“果盒“等其它禮品,少數富裕一點的家庭走這幾種親戚時也會把“禮條”換作“聯方”。“禮條”和“聯方”,與當年的“白河橋”香煙作用一樣,你拿個豬臀尖或豬槽頭,重量和花錢可能要多,但同樣會受到嘲笑。

走其他親戚拿的禮品品種随意,可輕可重,感情深、比較重要的親戚也可以拿“禮條”和“聯方”,但絕大部分是拿“果盒”和“糖包”。果盒是厚硬粗黃紙制作的長方體掀蓋盒子,裡面一般裝有餅幹和江米條,人稱“呼啦啦”。

有的家庭為了既裝滿盒子、又降低果盒的成本,會買一些米花闆(用糖稀粘合爆大米花冷卻後刀切而成)、或除夕前“過油”時自己油炸一些糖角裝進去。果盒都是用“紙經子(繩)”橫豎十字道捆綁,盒蓋上附有一張印有吉祥圖案和祝福語的“紅貼”封紙。

由于盒蓋一側可以輕輕掀起,被派出獨立執行走親戚任務的小孩子常常會掀開上面的兩個角偷吃裡面的東西解饞,而大部分家庭還等着親戚送來的果盒再走親戚呢!是以果盒裡的東西會越走越少,拿起來呼啦作響,可能這就是“果盒”叫作“呼啦啦”的來曆。

“糖包”是用比較厚的黃草紙包裝的白糖或紅糖,标準重量一斤,形狀類似底部為長方形的棱錐,用紙經子捆綁,頂尖部夾有一張二指寬的紅紙條以示過年的喜慶。普通家庭走親戚一般都是一個果盒、一個糖包。條件好一些的家庭,禮品會重一些。

條件差一些的家庭,或老親(爺奶一輩的親戚)中一門親戚戶數太多,一般隻拿一個果盒。

走親戚中午吃完飯回家時親戚家還要“回禮”,回的禮一般是年前過油時炸的“麻葉”,大方一點的人家也會回半包、一包“果盒”或一個“糖包”。

帶着小孩子走親戚俗稱“吃勾禮”,親戚要給小孩子“壓腰錢”,一般二毛至一進制不等,這要看親戚家的經濟實力和關系的遠近厚薄。親戚一般到初六都走完了,那年代農村生活水準普遍比較低,又沒有冰箱存儲食物,誰家也不會準備太多的東西等着招待客人,有句順口溜說得好:親戚走到初七、八,也沒豆腐也沒渣。

初六大開市,吃早飯時放一挂鞭炮,吃罷早飯把屋裡累積了五天的垃圾扔在糞坑裡,以後的日子基本上就沒有什麼禁忌了。農村流傳的“初七捏老鼠嘴,初八不能動剪子”等正月十五前天天有禁忌的規矩,可能是解放前地主人家過日子的講究吧!

在正月初二到初六這五天走親戚過程中,三種人最忙,一類人最興奮。

六十年代過年的場景,雖然物質不豐富,但年味十足,讓人懷念

我的家鄉是豫南宛東的一個平原村莊,本人出生于上世紀五十年代後期,有記憶的成長期主要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孩童時代記憶最深刻的事情莫過于過年了。那串兒時最美好的回憶仍在飄散着美美的馨香的年味兒。

每年交臘月,也就進入了一年中天氣最寒冷的季節,過年的味道就逐漸顯現出來了。

臘八前後,生産隊就在隊部院子裡或者有活動場地的樹林空地上,用土坯盤起一個大竈台、支上一口大鐵鍋,選擇一個天氣晴朗的無風日子,開始為每家每戶下粉條。

各家把家中的蕃薯粉面拿到現場,排号輪流由隊裡組織好的幾名專業人員制作。大鍋下面竈膛裡燒起劈柴(木頭棒子)火、把一滿鍋清水燒沸騰用于煮粉條。

大鍋旁放有盛滿冷水的大鈞鬥缸(河南禹州神垕出産的一種加厚内壁上釉粗瓷缸)或大肚青瓦缸,用于冷卻過濾煮熟的粉條。

大鍋旁邊支有淺幫闊口小鈞鬥缸,用于調和蕃薯粉面形成稀稠适宜的軟面團,兩到三名壯勞力在整個下粉條過程中都站在這個缸邊、把一隻手插入缸中不停地杵動,以防止軟面團凝固。一個人負責從面團缸裡掐出一定量的面團,放入粉匠手中所持的粉瓢裡,這個量正好把粉瓢裝滿,也是“一稈兒粉條”的用量。

粉瓢上鑽滿均勻的小圓孔,粉匠左手端瓢,照準鍋裡沸騰水的上方,用右拳頭連續不斷地用力捶打瓢的邊緣,使稀稠有度的面團從瓢的孔中均勻漏下,進入翻滾的熱水中。

鍋旁另外一個人手持長筷、大笊蓠,待粉條煮熟後撈出,放入旁邊的大冷水缸中過濾。冷水缸旁有專人負責在缸裡下手将冷卻過濾後的粉條盤成绺子、出水,用一根事先準備好的木棍或桃稈(高梁稭稈)棍從绺子中間穿入,挂在栓在兩棵樹中間的繩子上,用手将粉條撥拉均勻,這叫“一杆兒粉條”。

一杆兒粉條大約寬四十公分左右,長五十公分左右,厚三至五層。挂在繩子上的粉條當晚就會上凍,第二天太陽出來再解凍,解凍後人工将粉條撥拉開,使粉條根根單獨、松散、不粘連,風幹後及時收起。如果當天粉條不幹,不能再次被凍,再次被凍粉條品質、顔色都會大打折扣。

當年生産隊各家各戶都會在這個時候下粉條,小孩子也會在這個時候趁機吃上幾根粉條,或者向大人讨要一個小面團,讓燒火人在火裡燒一個“鼓倔疙瘩”分着吃。

臘月初八,無論家庭貧富,都要熬一鍋臘八粥吃,按照老年人的說法,臘八粥一吃,人就迷糊了,過年就不像平時那麼“肯苦(節儉)”了。

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喝豆腐湯、吃火燒,當時農民家中哪有什麼鏊子、電餅铛,都是用發酵過的面團在柴火鍋上稍微炕一下,然後上籠蒸熟吃。缺糧戶家庭往往吃不起純白面火燒,在蕃薯面中摻入一部分白面發酵後制作火燒。

過了二十三開始趕年集,俗語道: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買肉),二十七、殺竈雞,二十八、貼花畫(春聯),二十九、去灌酒(買酒),三十、捏鼻(包餃子),初一、弓脊(祭祖磕頭)。

家鄉附近集市青台街是雙日逢集,過了臘八就是天天逢集。為了度過年關,大部分缺糧戶人家都在盤算着如何籌措年節基本的支出費用,自己可以不吃或者少吃肉、白馍,但必須準備節日來家中走親戚的親人中午的一頓招待所需,需要準備好親戚家所帶小孩子的“壓腰錢(壓歲錢)”和近族中當年新娶新媳婦的“壓腰錢”。

一般會賣雞、賣鴨、賣柴草、賣菜、賣樹,甚至會忍痛賣掉一些本不夠吃的糧食,以求度過年關。

年集的熱鬧,大多混雜着這些缺糧戶急切交易換錢的期待和無奈。對大部分農民來說,年集主要是采購一些必需的豬肉、魚、禮品、紅紙、火紙、鞭炮等年貨。

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會為每個家庭成員購置新衣服、新鞋帽,為婦女和小孩子扯幾尺花布做件花衣裳,條件差一點的家庭一般也要盡量為小孩子添點新東西,以圖新年添新。年節農民到食品站買肉是買不到肥肉的,當年有句順口溜:“鄉裡老怨(老實人)去割肉,不是臀尖是槽頭”,肚肋條、“闆子油(豬腹部脂肪層)”都讓有頭有臉的“光棍人”買去了,老實巴交的農民隻能買一點瘦肉吃。

春聯都是買紅紙自己寫或請人寫,内容多以政治口号和毛主席詩詞内容居多:“階級鬥争永不忘、主席教導記心上,”“反帝反修鬧革命、誓讓全球一片紅”,“破四舊易風易俗、樹新風不忘黨恩”,“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等等。

當年農村有貼上春聯的家庭不能入戶要賬的風俗習慣,否則與人與己不利,一些欠賬多的人家會早早把春聯貼上,以回避讨債,讓自己過個安穩年。

逢過年國家會通過供銷社系統設在各大隊的代銷點給農民配置設定一些日常必需的緊俏商品,按人頭每人配置設定幾兩或一斤多一點的燈用煤油、幾盒火柴,這兩種商品家家離不了,但每年春節前配置設定的幾盒或若幹根白河橋牌香煙意義就不同了。

白河橋牌香煙是當時的南陽卷煙廠生産,上世紀六十年代是一毛二分錢一包,七十年代漲到兩毛三分錢一包,好抽又便宜,在南陽地域範圍内享有盛名,一直是緊俏商品,隻有幹部和鄉裡的光棍們才能買得到。抽白河橋香煙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比現在有錢人喝茅台、抽軟中華還要光彩體面。

老農民吸不起香煙,都是随身裝着、背着旱煙袋鍋抽煙片末兒,隻有家有喜事,說媒、見面、定親、結婚時才會托人買上一些,以顯示家庭的背景和人脈。

南陽紅、南陽綠牌香煙雖然比白河橋牌貴,但那是“眼子煙”,當年甚至有個别家庭為買不來白河橋牌香煙招待女方而悔親的極端事件發生。是以春節給每個家庭配置設定一些白河橋牌香煙用于招待客人,也展現了當時黨和政府對老百姓的關愛。

臘月二十九、三十除夕夜前,每個家庭都要完成三項小孩子最期盼、最高興的家務勞動:

一是蒸饅頭,饅頭出鍋後大人會讓平時很少能吃到白馍的小孩子吃上一塊白馍;

二是“過油(制作油炸食品)”,一部分缺糧戶家庭一年中都難得沾得到腥葷,“過油”時小孩子在旁邊總能吃到一兩個“丸子(肉丸子)”或“蓮菜夾子(蓮藕片夾肉末)”;

三是包餃子,包餃子小孩子可以參與其中,幫大人拿“片兒”,在奔忙中充滿期盼地觀察着即将到嘴的美食。

“過油”時忌諱小孩子多嘴多話,忌諱說“口渴”,是以一些女主人往往在晚飯後小孩子睡着了,才開始點火下油從事這項家務勞動。

按照當年村裡農家的習慣,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兩天中午“熬菜(大燴菜)”,早、晚餃子。富裕一些的家庭大年初一到初五原則上不動刀切東西,以回避不吉利的“破東西”行為,節前準備的熟食要能夠吃到正月初五,期望新的一年圓圓滿滿。

大年三十除夕夜要“熬年”。除夕晚上餃子煮熟後,首先夾幾個放在碗裡,由男主人端着到堂屋門口念叨幾句,敬天、敬地、敬祖宗、敬竈王爺,然後把碗放在堂屋正當門的條幾上,沒有什麼燒香、磕頭的儀式。

吃罷餃子,在堂屋門坎的外側放一根攔門棍,擋着一切妖魔邪氣入侵,然後在正堂屋攏上一盆劈柴火,一家人圍坐四周,東扯葫蘆西扯瓢的拉家長,開始了一年一度的熬年守夜。

當年農村連收音機還沒有普及,隻有一部分家庭安裝了有線廣播,縣廣播站隻在每天吃飯時間播出一個至一個半鐘頭的時政新聞、毛主席語錄、樣闆戲,有時也會播出快闆書和相聲,電視春晚什麼的還在爪哇國呢!對于一部分靠舉債過年的缺糧戶來說,年三十是沒有閑情逸緻熬年扯閑的,一般吃過晚飯就早早上床睡覺了。

初一早晨天還沒有亮,村莊上就噼噼啪啪、此起彼伏地響起了鞭炮聲。小孩子們大都早早起床,穿着新衣服朝着鞭炮聲飛奔,在放過炮的人家門口拿着手電筒或自制的照明燈具瘋搶着、撥拉着地上的炮紙,尋找沒有爆炸的鞭炮。

當年的鞭炮大多是手工炮,挼撚炮、啞炮比較多,孩子們在争搶炮的過程中還常常發生争執,搶炮時炸着手、炸爛棉襖口袋的事時常發生。放炮東家也常常看着孩子們歡笑地喊着“這家有”、“這一個”、“又一個”而樂不自禁,如果孩子們找不到炮喊出“這家沒有”、“沒什啥兒”時,東家會認為不吉利驅趕孩子們:“走!走!走!”

初一上午兩件事:一是當年新娶進門的新媳婦,要由丈夫和本族的當事外場人帶領,到沒有出“五伏”的本族各家去拜年,各家會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感情厚薄給新媳婦2至5元不等的壓歲錢;

二是男當家人會用一張面值最大的人民币将年前集市上買來的“火(草)紙”分摞雙面齊排打過、發開,帶上家中的男孩子和鞭炮、供品,去祖上先輩墳茔祭祀,叫“上墳”,以緬懷對先輩親人的追思。

田野上、麥田裡,各簇墳茔上青煙袅袅,鞭炮聲此起彼伏,祭奠先人的孝文化,在中國這塊古老的大地上傳承了數千年。

我家由于本族族譜記載直系先祖中七世老祖母一輩子吃齋念佛,後輩為紀念這位老祖母留下規矩,每年大年初一全族後人不吃腥葷。應該是長眠地下的先輩也需要遵守這個規矩吧,是以村子西墁(當地村民對村莊區域劃分的叫法)和小園村李姓族人一直是年三十下午上墳祭祖,這樣可以帶上一些肉類祭品。

正月初二開始走親戚,走親戚先後次序遵循“先新後舊、先近後遠”的原則,新舊按輩份高低劃分,遠近按血緣關系劃分。

當年的自行車在農村還是非常貴重的交通工具,會騎的人不多,隻有在外國家從業人員和少數富裕家庭有,如果年輕人為了體面或路程遠想借用,應該類似于現在出門借别人一輛大奔和寶馬7系吧!是以走親戚的交通工具都是“地奔(步行)”,孩子多的年輕夫妻用架子車(人力車)拉着孩子和禮品回娘家,自家沒有時也需要年前與有架子車的人家說定。

大年初二是閨女回娘家的日子,年輕媳婦拖家帶口的回娘家,老姑娘(結婚多年的女人)一般派兒子女兒去看望娘家人。當年新嫁出去閨女的人家,這一天要“待新客(女婿)”,也叫新女婿“認親”。

可能是曆史沿襲“父母作主、媒妁之命的”緣故,正月初二之前新女婿對嶽父家及其族人的詳細情況是不太了解的,是以這一天嶽父家要擺“整場(四個涼菜、八道熱菜、兩種甜品、六道渾湯、兩道甜湯,最後四個坐底碗菜、一籃子白面饅頭)” 宴席,招待閨女出嫁時“添箱(送禮)”的本村近族和直系親戚,讓新女婿“認親”。

“認親”當天,絕大部分人家都要千方百計地給兒子弄一輛自行車帶上新媳婦去“認親”,最差的也要弄輛“老黑驢(舊自行車)”,如果新女婿不會騎,推着也要推到老嶽父家。如果沒有騎個“帶響的(當年村民對自行車的叫法)”,會被村上人背地裡嘲笑為“象個溜雞賊(偷雞賊)”。哪像當今女兒出嫁,娘家幾天後、甚至當天就“待新客”了。

三去老舅家,這一天兒子輩已經結婚的人家要去母親的娘家走親戚。初四到初六,去姑家、姨家、表親家、幹親家(幹爹、幹娘)或者一些“過來往”地“換帖弟兄(結拜兄弟)”家走親戚。

春節走親戚時所帶的禮品也有一定的講究。新女婿給嶽父家帶的禮品至少是“八色禮(八種食品)”,其中必須有六斤以上、帶有四根以上肋骨和“闆子油”的豬肋條肉,稱作“聯方”,其他女方近族根據新女婿家庭經濟實力和重視程度可以是“八色禮”,也可以少一點,但每家的禮品中必須有三斤以上、帶有兩根以上肋骨和“闆子油”的豬肋條肉,稱作“禮條”,品種必須是雙數,拿單數被視為“大不敬”。可能是為了讓新媳婦娘家統籌春節年貨的購置,這些禮品必須在年前臘月三十之前送過去,正月初二“認親”時隻需要象征性地帶一點禮品即可。

閨女回娘家、去老舅家、幹兒子看幹大(幹爹)幹娘,必須有“禮條”這一品種,搭配一縷粉條和“果盒“等其它禮品,少數富裕一點的家庭走這幾種親戚時也會把“禮條”換作“聯方”。“禮條”和“聯方”,與當年的“白河橋”香煙作用一樣,你拿個豬臀尖或豬槽頭,重量和花錢可能要多,但同樣會受到嘲笑。

走其他親戚拿的禮品品種随意,可輕可重,感情深、比較重要的親戚也可以拿“禮條”和“聯方”,但絕大部分是拿“果盒”和“糖包”。果盒是厚硬粗黃紙制作的長方體掀蓋盒子,裡面一般裝有餅幹和江米條,人稱“呼啦啦”。

有的家庭為了既裝滿盒子、又降低果盒的成本,會買一些米花闆(用糖稀粘合爆大米花冷卻後刀切而成)、或除夕前“過油”時自己油炸一些糖角裝進去。果盒都是用“紙經子(繩)”橫豎十字道捆綁,盒蓋上附有一張印有吉祥圖案和祝福語的“紅貼”封紙。

由于盒蓋一側可以輕輕掀起,被派出獨立執行走親戚任務的小孩子常常會掀開上面的兩個角偷吃裡面的東西解饞,而大部分家庭還等着親戚送來的果盒再走親戚呢!是以果盒裡的東西會越走越少,拿起來呼啦作響,可能這就是“果盒”叫作“呼啦啦”的來曆。

“糖包”是用比較厚的黃草紙包裝的白糖或紅糖,标準重量一斤,形狀類似底部為長方形的棱錐,用紙經子捆綁,頂尖部夾有一張二指寬的紅紙條以示過年的喜慶。普通家庭走親戚一般都是一個果盒、一個糖包。條件好一些的家庭,禮品會重一些。

條件差一些的家庭,或老親(爺奶一輩的親戚)中一門親戚戶數太多,一般隻拿一個果盒。

走親戚中午吃完飯回家時親戚家還要“回禮”,回的禮一般是年前過油時炸的“麻葉”,大方一點的人家也會回半包、一包“果盒”或一個“糖包”。

帶着小孩子走親戚俗稱“吃勾禮”,親戚要給小孩子“壓腰錢”,一般二毛至一進制不等,這要看親戚家的經濟實力和關系的遠近厚薄。親戚一般到初六都走完了,那年代農村生活水準普遍比較低,又沒有冰箱存儲食物,誰家也不會準備太多的東西等着招待客人,有句順口溜說得好:親戚走到初七、八,也沒豆腐也沒渣。

初六大開市,吃早飯時放一挂鞭炮,吃罷早飯把屋裡累積了五天的垃圾扔在糞坑裡,以後的日子基本上就沒有什麼禁忌了。農村流傳的“初七捏老鼠嘴,初八不能動剪子”等正月十五前天天有禁忌的規矩,可能是解放前地主人家過日子的講究吧!

在正月初二到初六這五天走親戚過程中,三種人最忙,一類人最興奮。

最忙的三種人是:走村穿戶的“貨郎擔”、在村口路邊賣甘蔗的人和忙着去各家各戶“送時候”的人,最興奮的一類人是小孩子。小孩子在走親戚的過程中,每天都會有“壓腰錢(壓歲錢)”收入,經濟有了“自主權”,首先想到的就是滿足自己平時眼饞的口福,解饞的時候往往就是在走親戚回家的路上。大部分村莊的村口都支有本地出産的細甘蔗(南方的黑甘蔗流通到北方是八十年代以後的事了)捆,吸引着旁邊路上口袋裡裝有錢的小孩子。

在過往村莊遊鄉的“貨郎擔”看到路過的小孩子,總會賣力地把手中的“撥郎鼓”搖的震天響,吸引小孩子過去買東西。是以,中午到手的“壓腰錢”很快就會變成糖豆、“花喜糖(用糖稀粘爆大米花做成的類似乒乓球狀食物)”、甘蔗等美食進入口中了。

有節制的小孩子既享受了美味,到家後上交餘額還可能受到表揚。無把握的小孩子錢花多了、甚至花完了,輕則批評教育後保證“永不再犯”,嚴重時可能會受到脾氣暴躁家長的一頓體罰。

另一個忙碌的人就是去各家各戶“送時候”的人,所送的“時候”,實際上就是一張巴掌大的小紅紙或小綠紙,上面印着一個猴子圖案,兩邊分别五個字:“時猴到門前”,“四季保平安”。

圖案和字是預先用木塊、肥皂、蘿蔔或蕃薯切出一個平面,人工在上面刻出來,再蘸印色蓋在紙上面的,成本很低。每到一戶,“送時候”的人用自帶的漿糊把紙片貼在人家門口,口中高聲喊道:“時候到門前,四季保平安!”

在當地人的文化傳承中,“時候”是一個吉祥的概念,“走時候”就是“走好運氣”,當地形容一個人運氣好,常常說“時候來了不由人,風吹草帽扣鹌鹑”,是以春節有人到家中“送時候”就是“送好運氣”,任何一家都不會拒絕,拒絕就預示着拒絕一年的好運氣。

家庭條件好的人家會拿出一點錢送給“送時候”的人,少則一至五毛,多則一塊,沒錢的人家也要忍痛在自家不多的馍簍裡摸出一個白馍送給“送時候”的人,最次也是一個“花卷馍”。每年初六過後,各家門口牆壁上都有紅紅綠綠的一片“時候”。

“送時候”的人,大多是有點文化的落魄人,不然他也不會刻這一塊印章啊!實際上是當年一種稍微體面的讨飯形式。等到了正月十五,偶爾還會有“送時候”的人登門,但運氣就不像初二到初六那麼好了,一部分人家會拒絕出門接待,因為家中實在沒有可以拿出的贈送之物了。

正月十五,中午一頓“熬(燴)菜”,晚上一挂小鞭炮、一頓餃子,十五就算過完了,那年月當地農民日常食物品種非常簡單,不知道這世界上還有什麼湯圓、元宵,是以當地人當年也不知道正月十五是什麼元宵節、燈節。

正月十五晚飯後,年輕人、小孩子把平時收集掃地用秃的笤帚頭(高梁穗的副産品捆紮而成)用繩子栓起來,笤帚頭上蘸一些煤油、柴油,到村頭空場或麥地裡,用火柴點燃後抓緊繩子一端用力、盡情甩動,當地人把這項活動叫“揉(做圓周性抛甩運動)刷子箍朵”。

正月十五的夜幕中,每個村莊周邊和田野裡,火環、火龍翻飛,劃出一片片耀眼的火花,歡聲笑語,此起彼伏,火舌飛舞,煞是好看,這也是老百姓在物質匮乏年代因陋就簡、儉中取樂、饒有興趣的文化娛樂活動吧!把前一年用秃的笤帚頭都燒掉化為灰燼了,這個年,是真的過完了。

兒時家鄉的年味,在今天漸漸發生變化,但年的意蘊不會改變,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傳統習俗代代傳承,我想過年的味道隻會越來越濃,而那份歲月中兒時的年味就如一壇陳年的老酒,又香又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