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來生最願交心的人,便是王爾德。”這是英國首相丘吉爾曾經的有感而發。一項調查顯示,王爾德被推舉成為英國談吐最幽默的人,而首相丘吉爾才位列第五。

撇開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唯美主義代表人物等标簽頭銜,僅憑電影《王爾德》在中國國内開播後,豆瓣短評上最高贊的那條:“豆瓣上的姑娘,有幾個不愛奧斯卡·王爾德?”,即可窺見其跨越東西方的影響力。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到了今天,依舊會有粉絲這樣感歎,繼而吸引着更多人,走近這位看透生活底牌的智者。

假如有這樣一名男子從你身邊走過——身高1米93,留着齊肩長發,穿猩紅色天鵝絨女裝上衣,腳下的高跟鞋踩得踢踏響......别說放在100多年前,就是到了今天,左右也是一位時尚弄潮兒、人群中的“異數”?

而且他乖張毒舌,諷刺起愛情來絕不嘴軟:“愛,始于自我欺騙,終于欺騙他人,這就是所謂的浪漫”。

談到金錢時令人啼笑皆非:“我年輕時以為金錢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東西,等到老了才知道,原來真的是這樣”。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民國作家張愛玲就深受王爾德影響,

行文風格上,兩人諸多相似:

“我喜歡錢,因為我沒吃過錢的苦,

不知道錢的壞處,隻知道錢的好處。”

這種耿直大實話,是不是耳熟能詳?

這還不夠,傲嬌到幾乎目空一切,也是他的行事作風。

曾經他坐船去往美國演講,進關時竟對海關官員翻白眼說:“我沒有什麼可以申報的,除了我的才華”。

奧斯卡·王爾德,或許是那個時代第一個靠“做自己”出名的人。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是以退一萬步講,就算你不熟悉他的生平經曆,沒看過他的完整作品,那些早已在網絡上混了個眼熟的金句,以犀利、反雞湯、一針見血的風格沖擊着我們的心,讓人忍不住“路轉粉”——

“我們都在陰溝裡,

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

“你對人人都喜歡,

也就是說,你對人人都漠然。”

就是這樣一個人,身上有種怪不要臉的賴皮勁兒,别人越罵他,他越無畏,而總有一天,很多人卻會因為他身上的真實、通透而動容。

這一點,也在120多年後的今天有了印證:其位于巴黎拉雪茲公墓的墓碑上,充斥着滿滿的來自世界各地崇拜者的唇印,最終,當地政府隻得給墓碑加上了鋼化玻璃:“我們無數次勸告遊客,不要親吻王爾德墓,但這一點兒用也沒有。”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王爾德墓上印滿來自全球各地的粉絲唇印

“一個人生活中的真實事情不是他所做的那些事,而是圍繞着他形成的傳奇,隻有通過它們,我們才可能對一個人的真實相貌略有了解。”在各種版本的王爾德格言中,少不了幾乎能概括他一生的這一句。

那麼,屬于王爾德的傳奇是什麼?我們可以圍繞“美”這一個字聊起。

王爾德所生活的19世紀末——工業革命在英國如火如荼,而現代科學和物質文明飛速發展的背後,社會卻潛藏精神危機。

這時王爾德曾寫道:“在這動蕩和紛亂的時代,在這紛争和絕望的可怕時刻,隻有美的無憂殿堂,可以使人忘卻,使人歡樂。”一批對理性和實用主義生活不屑一顧的“唯美主義者”出現了。

他們試圖脫離現實,沉浸在“美的理想國”内,瘋狂追求感官享樂所帶來的瞬間快感,在遁世過程中擷取些許美的享受,以此保持對既成社會秩序的反抗姿态。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其實,在身邊大部分同齡人都偏好珍藏小刀等玩意兒時,童年時期的王爾德卻已對花朵、夕陽、古希臘文學情有獨鐘。

20歲生日一過完,他便獲得牛津大學莫德林學院獎學金,并迅速改掉自己的愛爾蘭口音,憑借極其講究的裝扮、身高和犀利談吐,很快成為牛津引人注目的一員,時刻保持優雅體面并隻和優雅體面的人交談成了他的行事準則。

且根據留下的賬單來看,那時的王爾德幾乎将自己的房間布置成了沙龍空間,他購買大量百合花,還選用精緻的威尼斯高腳杯、紅寶石色的香槟玻璃杯以及華麗鍍金的瓷器。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18世紀歐洲貴族階層熱衷收藏青花瓷

他還雇了一個仆人,專門為來賓開紅酒,但要求是仆人要穿上毛氈拖鞋,避免在地闆上摩擦出聲音,開酒的時候一定要回避到卧室開,因為拔出軟木塞的聲音王爾德覺得很Low,他不能忍受任何不美的東西。

甚至,他還對他的朋友暢想了一下自己未來的生活:“也許我會在某段時間裡過着愉悅的生活,然後整天休息,無所事事。柏拉圖說過,在人間,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是什麼?——就是坐在那裡沉思美好的事物,那也許就是我的目标。”

因為愛美,他創作出了《莎樂美》這一個為美迷狂殺人的形象;

因為愛美,他幾乎所有的作品都辭藻華麗、色彩斑斓;

也因為愛美,在明知和同性情人——波西交往是個錯誤時,他還是飛蛾撲火、抛妻棄子、義無反顧……

可以說,為了唯美與藝術,王爾德幾乎到了病态的程度,這同樣影響在他對愛的主張:“愛可以包容一切背叛,可以悲憫一切弱小無助、犧牲自我”,這就是王爾德式的愛情。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電影《王爾德》

尤其在與波西,這位有着希臘式英俊面孔的美少年交往四年後,波西的父親昆斯伯理侯爵發現了他們的戀情,這位暴虐傳統的父親跑去王爾德常去的名人俱樂部貼上紙條:“緻奧斯卡 王爾德——裝腔作勢的雞奸客”,并把王爾德告上法庭。

在面對法官盤問“什麼是不敢說出名字的愛?”,王爾德猶豫片刻後說出了那著名的論斷: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最終,他被判有罪,锒铛入獄,從此聲名盡掃,并經曆了離婚、破産、喪母等多重打擊,而在監獄之外的波西,依然花天酒地,沒有過一次探望、一封來信......

在獄中,王爾德寫下的生于苦痛與悲怆的文字,展現出一種帶有生命的厚度,正如他的《雷丁監獄之歌》中所書:

每個人都終将殺死所愛

差別僅在于手段

有人以惡毒的眼神,

有人以獻媚的巧言。

我們殺死所愛,

怯者以吻,勇者以劍。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王爾德與波西

波西帶給他濃烈的情欲與愛戀,也最終摧毀了這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導緻王爾德在羞辱與赤貧之中離開人世。

或許,王爾德深愛的并非僅是波西,而是那個人類永恒的理想:純粹的、獻身的、無我的愛,愛的目的就是愛,不多也不少。

放眼一個世紀後的今天,絕對的美和忠貞的愛,何嘗又不是你我每一個人心中渴望守護的理想?

博爾赫斯說:“千年文學産生了遠比王爾德複雜或更有想象力的作者,但沒有一個人比他更有魅力。”這些除了展現在王爾德的戲劇、詩歌作品中,更投射在他一生隻留下的9篇童話裡。

對中國讀者來說,可能最熟悉的就是《快樂王子》與《夜莺與玫瑰》。

《快樂王子》裡的王子為了救助窮人,挖掉自己的雙眼,失去了所有寶石裝飾的他卻是至上至美的存在。

《夜莺與玫瑰》講的情與愛,則更為徹底。夜莺用心頭之血染紅了白玫瑰,隻是為了窮學生得到一朵紅玫瑰,但他的心上人并不領情,最終玫瑰被丢棄在臭水溝裡,被路過的馬車碾得粉碎。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兩個得不到回報的自我犧牲故事,就像王爾德在《自深深處》中寫給波西的那樣,“你就是這樣攥住了我的生活,又不知道怎麼辦才好,于是你将它摔碎”。

帶着強烈的成人世界的反諷和明喻,王爾德的童話故事結局雖指向死亡,卻沒有一絲血腥與殘暴,這讓許多讀者看到了生命盡頭的絢爛,以及對真、善、美的無盡追求。

從這個意義而言,死亡不是終點,而是新生、超越,死亡讓有限的生命抵達無限的彼岸。

西西弗推石文化2022開年定制書——《夜莺與玫瑰》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顯然,在王爾德建構的童話世界裡,卻充滿了人性的複雜、痛苦和無奈。故事裡的善與美都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生活化的,讓人會心一笑又能深深回味。

雖然包裹着童話的外衣,卻隐藏着遠比童話更深遠的東西。字裡行間都充滿着人性的光芒與才華的溫情。

除了童話之外,還想近一步了解這位恣意揮灑自我的天才嗎?你可以從以下這些書開始:

《莎美樂》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莎美樂》是王爾德一生中創作的最著名的悲劇。《聖經》裡枯燥而簡單的故事,被王爾德的妙手挖掘出了最黑暗也最深刻的内涵。欲望的糾纏,畸戀的爆發,詭異的氛圍,都被他在這短短的篇幅裡發展到極緻。作品立意高遠,辭藻華美,成為英國唯美主義文學的最高典範。

《道林·格雷的畫像》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1891年出版《道林·格雷的畫像》引起極大的騷動,并受到媒體猛烈的攻擊。王爾德也在該年結識艾爾佛瑞·道格拉斯爵士,悲慘的命運卻就此開始。

《道林·格雷的畫像》是19世紀末唯美主義代表作,堪稱“為藝術而藝術”思潮在戲劇小說及繪畫方面的三絕。這部作品中美麗的詞藻和絢爛的意象附于變态人物和荒誕的情節,是以長期遭到誤解,其實書中另有真意。

《自深深處》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身陷囹圄時,王爾德寫了這封“來自深淵的書簡”,獨白式的文字透露着他與波西的感情,恨意中夾雜着愛與溫柔,書中還記錄了這位唯美主義代言人對美、藝術、人生的觀點。五年後,王爾德去世,這本書成了他在世間的最後傑作。

《王爾德文選:鏡子、謊言與瞬間》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本書是王爾德若幹獨立文章的結集,按主題分成“箴言與散文詩”“美學宣言”“生活的藝術”三輯。

這些文字可以讓讀者一窺其内心世界的隐秘角落,看到其常不為人提起的一面——一個時常誤讀他者,也常被他者誤讀,為偏見所傷的王爾德。

總之,在小說家、戲劇家和唯美主義代表标簽之下,還有一個豐富多元,甚至自相沖突的王爾德。

《王爾德奇異故事集》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出版于1891年的《阿瑟·薩維爾勳爵的罪行和其他故事》是一部由奧斯卡·王爾德創作的奇異短篇小說集,《王爾德奇異故事集》是其中文簡體全譯本。

這些故事寫于1887年至1891年,也是王爾德創作能力的巅峰時期。書中故事以其幽默、荒誕、微懸疑、微驚悚、微浪漫剖析了維多利亞時代的現實問題,同時也探讨了人性的美與醜,探索着自我的複雜與沖突,坐實了王爾德“故事大師”的美譽。

詩人?怪客?唯美主義先驅?童話作家?這些都是屬于王爾德的标簽,但也都不能完全代表他,在我們看來,他是這個世界上把沖突展現得淋漓盡緻的人。

無論如何,王爾德以他的一生為藝術注腳,用極端的唯美主義挑戰整個時代的冷漠和虛僞。

文字是王爾德情感的出口,或将成為我們了解這位偉大作家的入口。

世界上怎會有這麼毒的嘴,這麼真摯的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