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央視一系列開年國劇以“品質”點燃時代主旋律共情點

作者:光明網
央視一系列開年國劇以“品質”點燃時代主旋律共情點

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今年精心儲備了《陽明傳》《超越》《人世間》(從左至右)等一系列大劇、大作。 制圖:馮曉瑜

冬奧題材電視劇《超越》登陸央視一套黃金檔,短短四天,該劇即赢得“體育專業性強、年代細節真實”的好評,網友直呼“大劇果然看總台”。以《超越》為開年之作,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今年精心儲備了一系列大劇、大作,以國家級平台的影響力,用品質“國劇”唱響時代主旋律。

新年新篇章,與各大衛視、視訊平台深耕特色劇場的政策不同,翻看2022年的總台大劇片單,可謂多題材、廣視野、全年齡,呈現出“為國家述史、為時代立傳、為人民抒懷”的鮮明特征。

以深入生活的筆觸,為人民寫史詩

一年多前,總台播出的《裝台》毫無預兆地火成了現象級大劇。評論家們細剖它的出圈路徑,“強烈的生活氣息與觀衆的生活經驗共鳴”被反複提及。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2022年的總台片單依然用一連串深入生活、為人民寫史詩的精品大劇,彰顯制作與播出的風向标。

諸多待播的總台大劇中,借力嚴肅文學的現實主義精品備受關注。比如《人世間》,該劇改編自作家梁曉聲的茅盾文學獎同名小說。60集的篇幅内,故事跨越上世紀70年代至本世紀最初十年,以平民子弟周秉昆一家的視角切入,描繪了這40餘年間中國社會的深刻變遷、悠悠歲月的人心世相。《人世間》由李路執導,王海鸰、王大鷗編劇,雷佳音、辛柏青、宋佳、殷桃、丁勇岱等主演,已定檔大年初一央視一套。一幅當代中國百姓的生活史詩即将在阖家團圓時徐徐展開,跨越代際勾連共鳴。王海鸰表示,原著小說書寫了苦難與頑強,自己也從中看到了希望與力量,劇集還原的正如海報上所書“于人間煙火處彰顯道義和擔當,在悲歡離合中抒寫情懷和熱望”。

另一部依托嚴肅文學創作的電視劇為《塵埃落定》,改編自阿來的茅盾文學獎作品,新劇将把作家對于故土原鄉人民的深情凝視搬上熒屏。異曲同工的還有兩部滕肖瀾作品改編的電視劇,上海作家将她對家鄉、日新日進的上海城市發展、百姓生活體察寫進了《心居》和《城中之城》,兩部同名電視劇将于今年先後在央視開播,映照新時代都市百姓的生活。

此外,劉家成導演的《情滿九道彎》描繪改革開放40年老北京青年的奮鬥曆程。《媽媽的戰争》《親愛的小孩》《往後餘生》《幸福二重奏》等把鏡頭對準當代中國火熱生活,透過社會熱點,為普通人撰寫心靈史。

在大曆史、大時代中,描繪中國氣象萬千

以《覺醒年代》《大決戰》《跨過鴨綠江》為代表的主旋律大制作,已在過去一年奠定了總台大劇的國劇标杆氣質。新的一年,總台大劇将繼續在大曆史觀、大時代觀中,描繪中國的氣象萬千。

為迎接黨的二十大營造社會氛圍,一系列硬核主題作品實力集結,脫貧攻堅、科技強國、國家安全、黨政建設等無不關乎國家發展和民族自強的重大命題。《人民的脊梁》聚焦十八大以來中國共産黨自我革命之路;《硬核時代》以中國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号”的誕生過程為素材,抒寫兩代中國核工業人自強不息的奮鬥故事;《天望》瞄準“北鬥人”30多年的實踐探索;《山河錦繡》和《幸福到萬家》分别以全景式和女性視角從不同次元展現脫貧攻堅的偉大曆程;《警察榮譽》《女刑警隊長》《公訴精英》等則是來自新時代基層的奮鬥與成長叙事。

值得一提的是,久違的曆史正劇也以全新面貌亮相今年的總台片單。《陽明傳》全景式展現王陽明立德、立功、立言于一體的一生,兼具現實意義和文化價值。《大漢賦》展現西漢初期到“光武中興”的曆史風雲。

從這份片單看,盡管處于各大平台激烈競争的格局中,但總台始終堅持守正創新,在創作中發揮中流砥柱的作用,承擔着“塑造國民品格”“講好中國故事”、引領大衆“回歸主流價值”的使命。而衆多精良劇作,也有望在2022年講更好的中國故事,傳更遠的中國之聲。記者王彥

來源: 文彙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