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白手起家的孫策,如何用6年時間,成為江東小霸王

在《三國演義》中,孫策同劉繇對陣時,于陣前挾死一将、喝死一将,于是有了

“小霸王”

的威名。在曆史上,孫策19歲時依附于袁術,孫堅的舊部和兵馬都在袁術手上,而袁術一開始并未将這些兵馬歸還給孫策,這時候的孫策算得上是白手起家。在他21歲時,他以替袁術平定江東為由向袁術求得千餘人馬,随後孫策一路勢如破竹,用6年時間平定江東并成為一方霸主,其人确實擔得起“霸王”二字。

雖然我們知道孫策用時6年平定江東,但是由于史料紛雜,并且涉及地名衆多,對于孫策平定江東的過程可能還是比較模糊。下面我們結合地圖,更直覺地展現孫策的征程,感受這位小霸王的淩厲。

白手起家的孫策,如何用6年時間,成為江東小霸王

▲ 孫策

先簡單的說下江東,孫策所平定的江東,是指東漢末年的揚州。當時揚州下面有6個郡,分别是九江、廬江、丹陽、豫章、會稽、吳郡,其中九江郡的壽春是州治,也就相當于現今的省會。在公元195年時,袁術已經自領揚州刺史,并且霸占着壽春,廬江、九江郡的實際占有者是袁術。朝廷任命的揚州牧是劉繇,由于壽春在袁術手上,他将吳郡的曲阿作為州治。孫策稱要替袁術平定江東,那便是要征服揚州剩下的4個郡。

白手起家的孫策,如何用6年時間,成為江東小霸王

▲揚州6郡

擊潰劉繇

除了袁術給孫策的千餘人,孫策在前往曆陽縣的沿途憑借個人魅力,不斷吸納士卒,等到了曆陽時已經有了五六千人。為了抵禦孫策,劉繇在橫江津、當利口、湖熟、江乘都安排了防禦力量,并且投靠劉繇的笮融、薛禮也在秣陵一帶駐防。

公元195年,孫策率領部隊先是拿下了先前袁術軍久攻不下的橫江津和當利口這兩個沿江據點,随後擊破劉繇沿途布防的守軍,一路進軍到劉繇所在的曲阿縣。劉繇抵擋不住孫策的攻勢,随後向北逃往丹徒縣。劉繇雖然打不過孫策,但是意志頑強,劉繇在太史慈的護送下,開始順着長江逆流而上,準備前往豫章郡繼續抵禦孫策。

白手起家的孫策,如何用6年時間,成為江東小霸王

▲公元195年,孫策進攻劉繇

奪取吳郡

吳郡的太守是許貢,孫策後來正是被他的門客所刺殺。吳郡的都尉是朱治,是孫堅的舊部,正是他勸孫策脫離袁術在江東自立。都尉是郡吏,相當于現在市警察局局長,手裡是有武裝力量的,朱治的治所在錢唐縣,吳郡的郡治在吳縣。當孫策與劉繇交戰之際,朱治率兵準備攻打吳縣,許貢在由拳縣抵禦朱治。結果朱治大敗許貢,許貢逃往烏程投靠山大王嚴白虎,朱治順利進入吳縣。吳縣當時是江南規模最大、最為繁榮的城市,奪取這裡對于孫策有着莫大的益處。

孫策在擊潰劉繇後,率軍攻打烏程的嚴白虎,嚴白虎抵擋不住,于是前往餘杭投靠一位名叫許昭的人。程普等人都建議孫策順勢攻打餘杭,消滅嚴白虎勢力,但是孫策認為許昭為人有義氣,沒有立即攻打餘杭,他将目标瞄準了東面的會稽郡。這時候吳郡境内除了嚴白虎殘存勢力,

吳郡基本被孫策奪取

白手起家的孫策,如何用6年時間,成為江東小霸王

▲孫策奪取吳郡

奪取會稽郡

公元196年,孫策開始進攻會稽郡。會稽郡當時的太守是王朗,對,就是《三國演義》中那個被諸葛亮罵死的王司徒。說來王朗也是一條漢子,前面一票人都已經證明了孫策是一個能征慣戰的猛将,但是王朗表示自己是朝廷命官,應當保境安民,于是選擇在江邊的固陵抵禦孫策。王朗的堅守是有作用的,孫策一開始都沒有攻打下來,後來還是采納了叔叔、孫靜的計謀才擊敗了王朗。王朗被擊敗後,逃往南邊的東冶,孫策派賀齊等人追擊王朗,随後王朗選擇投降。東吳有名的“嘴強王者”、虞翻,一路上護送王朗,也是在這時投靠了孫策。孫策随後再次将吳郡的嚴白虎殘軍擊敗,

會稽郡、吳郡也被孫策奪取

這時候孫策已經擁有半個丹陽郡、吳郡以及會稽郡,實力得到了增強。在公元197年時,袁術不聽孫策的勸谏,堅持稱帝,于是孫策選擇和袁術撕破臉皮,自行任命了揚州各郡的太守,這标志孫策正式脫離袁術開始自立。

白手起家的孫策,如何用6年時間,成為江東小霸王

▲公元196年,孫策奪取會稽郡

奪取丹陽郡

在孫策擊敗劉繇後,袁術便任命自己的堂弟、袁胤去擔任丹陽太守。在孫策同袁術決裂時,他先趕走了袁術任命的丹陽太守,這時候丹陽境内主要還存在兩股尚未降服的勢力。

一股勢力是自領丹陽太守的太史慈,另一股勢力是山大王祖郎

。太史慈在護送劉繇前往豫章郡時,在蕪湖縣選擇了下船,随後他前往泾縣,并且吸納了不少山民。祖郎主要勢力範圍也在泾縣一帶,孫策剛依附袁術時,他們之間便有過交戰,雖然孫策擊敗了祖郎,但是兵馬卻幾乎被祖郎偷襲殆盡。

公元198年,孫策率軍攻打太史慈和祖郎,在泾縣生擒了太史慈,在陵陽生擒了祖郎,并且将二人均收歸帳下。至此,當陽郡剩下的兩股反對勢力也被消化,

當陽郡歸孫策所有

,孫策随後向朝廷進貢。曹操當時忙着和呂布糾纏,為了拉攏與安撫孫策,曹操向朝廷上表,封孫策為吳侯、讨逆将軍。

白手起家的孫策,如何用6年時間,成為江東小霸王

▲公元198年,孫策奪取丹陽郡

奪取皖城

公元199年,袁術病逝,他的親屬投靠了廬江太守劉勳。這個廬江太守的位子,當初袁術是答應讓孫策擔任的,結果後來袁術讓劉勳擔任了,孫策對袁術的不滿從那時候便已經開始。劉勳由于兼并了袁術的殘存勢力,成了江淮一帶不可小觑的一股勢力。為了除掉劉勳,孫策先是言辭卑微的說服劉勳攻打豫章郡的上缭,劉勳不聽劉晔的勸谏,離開皖城前往上缭。結果孫策趁着皖城空虛的時機,讓孫贲等人在彭澤縣截住劉勳,讓周瑜襲擊皖城。

劉勳在彭澤縣被擊敗,随後乘船逃亡尋陽,準備回皖城時,皖城已經被周瑜拿下。于是劉勳順江而上到了鄂縣,向劉表請求支援,劉表讓黃祖派人來協助劉勳抵禦孫策。孫策親自率軍在鄂縣擊敗了劉勳和黃祖的兒子,并且繳獲了他們的船隻,劉勳向北投奔曹操而去。孫策順勢前往夏口,再次擊敗黃祖,并且繳獲大量戰船。這一系列戰鬥,使得

孫策得到了皖城,并且獲得大量水戰戰具,實力得到進一步增強

白手起家的孫策,如何用6年時間,成為江東小霸王

▲公元199年,孫策攻取皖城

奪取豫章郡

先前劉繇和笮融在揚州北面被孫策擊敗後,兩人都逃到了豫章郡。笮融比劉繇先抵達豫章郡,他前往南昌,并且殺害了豫章太守朱皓,朱皓是朱儁的兒子,朱儁是平定黃巾之亂時的名将,官至大司農。劉繇得知笮融殺害豫章太守後,便率軍攻打笮融,笮融被擊敗後逃到山裡被山民所殺,不久後劉繇病逝。

由于豫章太守被殺,朝廷任命華歆擔任豫章太守,華歆就是典故“管甯割席”中的“甯”,後來成為曹魏三公之一。公元200年,在孫策奪取廬江郡郡治皖城、擊敗江夏郡的黃祖後,孫策揮師南下攻打豫章郡。這一次,在武力奪取豫章前,孫策派虞翻先嘗試說降華歆。虞翻不負所托,成功說服了華歆,

孫策兵不血刃地拿下豫章郡。孫策将豫章郡一分為二,劃分為豫章郡和廬陵郡,任用孫贲兄弟擔任相應的太守

白手起家的孫策,如何用6年時間,成為江東小霸王

▲公元200年,孫策奪取豫章郡

從公元195年到公元200年,孫策用時6年,先後奪取了吳郡、會稽郡、丹陽郡、部分廬江郡、豫章郡、廬陵郡,得到了揚州絕大部分地盤,這也正是東吳的基本盤。在平定江東的征戰中

,孫策任用程普、朱治、黃蓋等舊部,也啟用周瑜、賀齊這樣的新人,納降虞翻、太史慈、祖郎等一批有才之士,禮遇王朗、華歆這樣有名望的名士,顯現出孫策不凡的用人之能

白手起家的孫策,如何用6年時間,成為江東小霸王

▲孫策

從孫策一路勢如破竹的攻勢中,既有勇武、也有計謀,可以看出其優秀的軍事才能,難不怪他對孫權說,“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争衡,卿不如我”,這确實不是孫策自誇,

他在江東縱橫超過2000餘裡,幾乎未逢敵手,稱其為江東小霸王并不為過

。可惜孫策英年早逝,公元200年,在平定江東之地後,他被許貢的門客刺殺而亡,不然也将成為一代枭雄。

(本文參考文獻、《三國志》、《劉表傳》、《吳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