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蜀國看似一家之堂,但實際上諸派林立,其中初步算起來大約有四個派别!

三國是一個軍閥割據,戰亂橫生的年代。在小說三國演義中,劉備似乎是鐵打的正面主角,但實際上,三國時期的各路諸侯大多都是為了自己的王霸大業在你争我奪。

蜀國看似一家之堂,但實際上諸派林立,其中初步算起來大約有四個派别!

劉備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蜀國;從表面上看,仿佛劉備的威望可以淩駕于所有人之上,絕對掌握着蜀國的中央政權。但實際上講,至少在蜀國建國之初,最為鼎盛時期,内部的派系之分最是清晰。這是因為蜀國衆部将大多都是劉備一手提拔栽培,跟随其東征西戰多年之人,這些人始終都在劉備陣營,地位也都非常穩定,其屬下将士長年累月跟随自己,自然就逐漸形成了蜀國内部的各個派系。

蜀國看似一家之堂,但實際上諸派林立,其中初步算起來大約有四個派别!

或是在失去舊主後投靠劉備者,他們之前本就是一方豪傑,在跟随劉備後也一直沒有離開,地位十分穩定,自然也就逐漸形成了各自的派系。

這也是為什麼劉備在稱帝之後一改之前仁義之君的姿态,開始嚴格要求屬下文臣武将的原因。當時包括諸葛亮、趙雲等人都能看出,他們的主公變了,可他們也知道,這就是帝王之術,因為蜀國内部存在着諸多派系,隻有嚴格要求下屬,并且秉公執法才能使得各派系不出亂子,更不會引起内部争鬥。

最大的一股派系自然是劉備自己的嫡系了。籠統的講,劉備的嫡系還是要涵蓋諸葛亮、趙雲、關羽和張飛的,但因為關羽屬下自成一派,又獨自坐鎮荊州,是以關羽一派隻能算是劉備的一個旁支,而不能算作自己招手即來的嫡系。

蜀國的第二大内部派系就屬以李嚴為首的原巴蜀一派了。巴蜀原有勢力中,以文臣居多,武将本就平庸,且為數不多的都戰死了。隻有嚴顔、吳懿等人還可稱作名将,有着一定統兵能力。

蜀國看似一家之堂,但實際上諸派林立,其中初步算起來大約有四個派别!

第三大派系:馬家軍,以馬超、馬岱兄弟為首,本來就不是劉備嫡系,連旁支都算不上,歸屬劉備後依然自成一派,如同蜀漢政權的雇傭軍一般,不過在馬超死後,群龍無首的馬岱等人還是逐漸歸入到了諸葛亮麾下,成為諸葛亮六次北伐的一大中堅力量。

大派系中的最後一個,看似是一盤散沙,但卻都是來自同一地區,那就是在劉備取得荊州之後打下的零陵、桂陽等四郡,這些地區在被劉備攻取後,文臣武将大多歸順了劉備,其中武将居多,自然以名聲最大的黃忠為首,在黃忠死後,魏延就是他們這些人的領軍人物。

蜀國看似一家之堂,但實際上諸派林立,其中初步算起來大約有四個派别!

諸葛亮和劉禅

蜀國在鼎盛時期,雖然内部有着此四大派系,但互相之間卻十分友好,又能抱成一股繩同仇敵忾。這是因為他們大多都是追随劉備多年之人,即便是後來歸順的黃忠、馬超等勢力也是要麼與曹操有着國仇家恨,一心複仇者,要麼均是職業軍人又受劉備大恩,是以對劉備自然是馬首是瞻。在黃忠、馬超去世後,這些群龍無首的将領也都與荊州敗歸的關羽餘部和趙雲等劉備生前的親随嫡系統一歸屬到諸葛亮帳下,使得諸葛亮成為蜀漢朝廷中獨掌大權的人物,也成為周公一般的一代賢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