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大觀園裡演繹的暗戰

作者:淝水八公山

整部紅樓就是作者與滿清關于曆史真相翻雲覆雨的較量:一個要抹殺曆史,一個要還曆史真相,一個甄士隐、賈雨村,真冊的表述借《南華》、《莊子》、《胠箧》、《離騷》;一個嚴刑峻法,手段表現于文字獄,薛寶钗、白銀钏、花襲人。你來我往,高手對決,功力均達十二層樓,故以十二钗冊喻之,勝負乃在呼吸之瞬,夫以平常思維無可窺其奧秘也。紅樓夢用現代話翻譯過來就是:【關于明朝被滿清奪取政權的調查報告】。人怕頂真,樹怕剝皮,為了江山萬代,是以清朝三緘其口,不讓說其陰暗面,此也清朝體制下之國風也。作者和滿清的意識形态戰争屬高手之間往來,究竟鹿死誰手、誰是赢家?故我念之,紅樓作者勝于智、于冊,失于國、于家;滿清勝于功、于罰,失于德、于功、于冊。

大觀園裡演繹的暗戰

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無限江山,别時容易見時難

南明、滿清苟合想法源于明和清戰事發展态勢越來越不利于正統明、南明的兩個級段。史曰:

一、A、明朝和滿清的“松錦大戰”剛剛結束,這場戰争以洪承疇降清,明軍大敗而告終,崇祯皇帝聽從了手下大臣的建議,準備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戰略思想,其方案大概就是通過和談——先穩住皇太極的滿清勢力,集中精力來對付農民起義軍,等收拾完了國内的農民起義軍以後,再來收拾皇太極。但是由于秘密和談消息的洩露,國内上下一片嘩然,談判告吹。B、1644年崇祯帝殁,也就在崇祯死後第十天,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等大明遺臣,推舉了福王朱由崧為南明皇帝,即弘光皇帝,以南明朝廷挺起大明的脊梁。南明的朝堂上,也争吵一片,他們想的不是别的,是讨論怎麼和滿清修好明宗室愚不可及想法,亂出昏招,有人說吳三桂是暫居大清那裡,日後一定能歸來。這麼一番辯論,史可法的意見占了上風,于是,南明的一項國策“借虜平寇”就确定了,也就是再次的“攘外必先安内”(蔣介石先生後來借用的爐火純青,可見誰用誰倒黴;毛主席在和外敵對壘中,高瞻遠矚,始終注重統一戰線建立)。南明小朝廷便派出了使節,帶上禮物去北京見順治皇帝,或者多爾衮。當時劉良佐等人規勸說:“滿清如果滅了李匪,那豈不是如虎添翼,更能專心地來對付我們了!”可劉良佐的話沒有人能聽進去。這樣,去談判的使團成立了。以左懋第為首,一共八十人。因為帶了白銀十萬兩,黃金一千兩,綢緞一萬匹。他們是去向大清示好。也有退而求其次的打算,如果大清強硬,也可以确定為“叔侄”,可以稱臣納貢,就如同南宋一樣。隻可惜,這是一廂情願罷了,雖然滿清在打擊李自成,可對南明從心裡就瞧不起,根本沒有求和的意思。是以南明苟合滿清化為泡影。

1645年的一月,滿清就把李自成給打敗了 。史料說當時的多爾衮真不想南下統一全國的。但是李自成的不堪一擊,和史可法的愚不可及的想法,讓多爾衮的膽子大起來。心裡這麼想的,李自成都敗了,還在乎南京的一群烏合之衆。于是,果斷出兵了。結果可想而知,南明真的不堪一擊。

大觀園裡演繹的暗戰

明清博弈

二、南明和大順合作源于大順和滿清較量失敗。滿清就把李自成給打敗以後 。李自成逃離了西安,逃向了河南的商洛。可不幸的是,被一夥武裝農民給殺掉了。即1645年5月,清軍攻滅弘光朝,李自成亦在湖廣武昌府通山縣九宮山地方遭鄉兵襲擊遇難。閏六月,南明隆武政權在福州建立,繼續豎起了抗清的旗幟。而驟然失去主帥的大順軍餘部認識到大敵目前,隻有聯合南明軍,才能更好地抗禦清軍。于是,大順軍将領郝搖旗等率大軍主動來到距南明總督何騰蛟駐守的長沙城百裡處,表明願意歸何騰蛟統帥。何騰蛟将郝搖旗等接至長沙,推心置腹,開誠撫慰,希望在國家危亡之際,彼此盡釋前嫌,精誠合作,共抗強敵。未幾,大順軍李錦、高一功等亦率幾十萬大軍來歸南明。這次合作總算走上正途,但由于思想統一不下來,最後作鳥獸散,把大好形式拱手相讓!

大觀園裡演繹的暗戰

李自成從内部瓦解大明之鹬蚌相争圖

1644甲申年,皇城根下的老百姓,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子民”的身份歸屬一變再變,前後經曆了“大明”、“大順”和“大清”三個朝代。雖說中國曆史向有周期性改朝換代的習慣(新名詞叫做“王朝周期率”),成王敗寇已成常識。但這樣的“半路殺出程咬金”,讓京城裡的人怎麼也弄不明白,刹那間紫禁城的皇帝寶座怎麼倒讓“第三者”莫名其妙地給奪了過去?

紅樓書中大觀園即微縮的明末世版圖形式,協理的由頭,大明暫時形成三家分權,三國鼎立的動蕩平衡中,暫達成某種默契。主要各勢力代表人物有賈探春(伏鄭成功,諧音“假歎蠢”,二十餘年孜孜不倦輔佐南明,彰其忠義),代表南明集團;李纨(伏禍起蕭牆,從宮裡裁剪,李纨,諧音裡完,即從裡面終結),代表大順集團;薛寶钗(血包冊,伏滿清血腥屠殺史冊),代表滿清集團。

大觀園裡演繹的暗戰

a、賈探春判詞: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運偏消。清明涕送江邊望,千裡東風一夢遙。畫面裡,兩個人放風筝,一片大海,一隻大船,船中有一女子,掩面泣涕之狀。

《分骨肉》曲:

一帆風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園齊來抛閃。恐哭損殘年,告爹娘休把兒懸念。自古窮通皆有定,離合豈無緣?從今分兩地,各自保平安。奴去也,莫牽連。

賈探春,即賈即加,探春(伏鄭成功)、即“假歎蠢”,總即紅樓看反面的真,即忠貞。褒其二十餘年孜孜不倦的輔佐明宗室三帝一監國,彰其忠義。鄭成功像汪洋裡的一條船,獨木難支,終于力有不逮,不得不背井離鄉,去了台灣,臨走痛哭流涕,不願抛棄故土和家園。期間南明和滿清抗衡主要依附鄭成功的鼎力相助!

紅樓原文:探春從賴大家承包自家小園子,一年便能有二百兩銀子的收益的事上受到啟發,決定也在大觀園内實施承包制,為此缺乏處世經驗的探春忍不住感慨“真是什麼東西都是值錢的”,于是寶钗忍不住以《不自棄文》來進行理論支撐:

探春道:“從那日,我才知道,一個破荷葉,一根枯草根子,都是值錢的。”寶钗笑道:“真真膏梁纨绔之談,雖是千金小姐,原不知這事,但你們都念過書識字的,竟沒看見朱夫子有一篇《不自棄文》不成?”

探春一向有“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志向,一直想要展現自己的能力,大幹一場,她屬于典型的“激進改革派”,是以其後協理大觀園中的大部分改革措施,基本上都是探春提出來的。

可見探春悟出家、國一草一木的重要性,不願抛棄,愛國多于愛已。

大觀園裡演繹的暗戰

鄭成功的前世今生 巾帼英雄多酬國,血染沙場劍為魂

b、李纨:

紅樓原文:李纨判詞:桃李春風結子完,到頭誰似一盆蘭?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

此詞翻譯過來就是 ,在一場推翻大明的血雨腥風過後,大順的分裂勢力的存在也沒能長久,起義之前你們的所有理由都說崇祯帝和大明不好,現在你們得到半壁江山了,哪個能做到像蘭花一樣馥郁品潔高尚?你們大順這些人不分敵我,内部操刀互殺,卻給别人(滿清)做嫁衣裳。

李纨,字宮裁,即從裡完結,從宮裡裁開,都是禍起蕭牆之意;蘭 ,即賈蘭,取馬蘭花的芳香,品潔高,此花長于西北貧瘠之地。伏李自成,他帶領義軍自西部出發,一路殺到北京城,從内部瓦解大明,是壓垮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但他暫時獲得政權之後 ,并未厚德于民,攻占帝都後,待不到百日,在滿清的追剿下,很快偃旗息鼓。

李纨、賈蘭合起來就是寡婦心态,和賈蘭從小無父無君(其父賈珠,即假朱,非明宗室。假朱早亡伏)的缺乏教養的愚昧作為。從李纨協理大觀園表現平平就可以發現端倪。李纨不想因為管家而得罪人,隻想得過且過,混過這一個月,反正到時候這權力還是要還給王熙鳳,自己當然不求無功,但求無過 。可見其平庸!

大觀園裡演繹的暗戰

壓垮大明的最後一根稻草

李纨之桃李春風結籽完

c、薛寶钗

薛寶钗的判詞是:

可歎停機德,堪憐詠絮才。玉帶林中挂,金簪雪裡埋。

翻譯過來就是反唇相譏 :啧啧,你滿嘴的仁義道德,幹淨壞事!可惜你們都不通文墨,大字不識幾個,一群大老粗 ,你們有這個能力上司國家嗎?!你們天天惦記的玉玺是漢家政權的象征,隸屬漢家子孫,你們憑什麼篡奪 ,問你呢!?哦,怪不得那麼無恥,原來你們都是一群殺人放火,無恥、缺德、下流的強盜!

大觀園裡演繹的暗戰

踏雪尋梅之薛寶钗

王夫人(胡人王)暫居上風,是以協定将大觀園的管理權交給三人(明江山三家分權),其目的很簡單——家族太大,人口太多,自己管不過來,讓纨、探、钗三人暫時管理,給賈府開源節流,不奢求這三個人改革大觀園,隻要求大觀園内别出太大的事情。(這是滿清的陰謀,隻要能維持大觀園的基本穩定就可以保持暫時穩定,就可以積蓄力量,以圖一舉拿下整個國家)。但是這些陰謀都被李纨、探春給忽視了王夫人忽悠,相信了她(胡人、滿清)的花言巧語,但薛寶钗(滿清權力中心)卻很清楚這一點,是以在之後的改革中,一旦探春有比較激進的做法,寶钗都會站出來進行糾正(警告,不要輕舉妄動),以免探春觸碰“維持大觀園穩定”這條高壓線(胡人還沒準備好)。寶钗善于尋找理論依據,為改革減少阻礙。(其實是為奪取大明江山緩兵之計)

薛寶钗是個很博學的人,加上性情穩重。是以在改革過程中,她總是站在嚴謹的理論層面來審視改革的可行性,總能做到“以書為鑒”。(滿清也很懂曆史的重要性,為了其見不得人的私利,貫穿滿清整個曆史的文字獄治國 ,也是其陰險毒辣的地方,斷你曆史,就毀了你的國家民族傳承。文字獄幾百年阻斷了技術和生産力發展,滿清這種愚昧愚蠢做法,是造成幾百年後中國落後挨打的根本原因)

大觀園裡演繹的暗戰

末世的大明成了唐僧肉,忽悠的都想分一杯羹

總論,三紅顔協理大觀園乃明末世,三股勢力的暫時苟合,也是南明擁有一點話語權回光返照。實際上最後還是明、大順還是上了滿清當,被玩死。明到此已經被鸠占鵲巢,按别人的方針委曲求全就無法求全,可預知其史冊不久亦。國運将祚,何其無可奈奈,哀痛!

大觀園裡演繹的暗戰

王夫人在胡悠

紅樓長夢裡,作者越夢越悲催,再次啼血。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也。

大觀園裡演繹的暗戰

寶蓮燈之未來紅燈照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