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緒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誰?都說是慈禧太後,其實,大家都說錯了

曆史上著名的戊戌變法,想必許多人都熟悉。而戊戌變法又稱“維新變法”,因變法總共曆時103天,故而,又被稱為“百日維新”。變法由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發起,受到光緒帝的推崇,但是,由于該變法損害了以慈禧太後為主的一系列守舊派利益。是以,遭到了慈禧等人的強烈抵制,并以失敗告終。

然而,光緒帝作為此次變法的支援者,不僅被慈禧太後剝奪了一切權力,還在幽禁的生活中度過了後半生。

光緒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誰?都說是慈禧太後,其實,大家都說錯了

光緒帝原名載湉,原本,載湉并非第一皇位繼承人,而能坐上皇位,完全是靠慈禧的一手扶持。而慈禧,自然也是沒安好心。

扶持光緒帝,隻不過是為了讓自己更容易把持朝政。光緒帝的父親為醇親王奕譞,奕譞生性懦弱,為了自保不斷對慈禧阿谀奉承。當他得知慈禧太後欲立載湉為帝的時候,竟吓得昏了過去,其軟弱可見一斑。然而,光緒帝顯然也是繼承了父親懦弱的性格。

在登基為帝之後,便由慈安和慈禧兩位太後垂簾聽政。慈安死後,慈禧太後一人把持朝政,而光緒帝大多數情況下,隻是沉默不語,即使偶爾提出意見,也很快會被駁回。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帝徹底被架空,使得慈禧太後先是以光緒帝的名義拟旨昭告天下,宣布光緒帝染上重疾不能理政,将一切政務的處理大權,盡數傳遞給慈禧太後。

不同于此前的垂簾聽政,這次的訓政方式是直接與皇帝并坐,面對群臣的上朝聽證。诏令釋出之後,光緒帝在朝堂上的影響力完全消失。按照史料的記載,此後光緒的每次上朝,慈禧便坐在光緒帝身邊。如果有朝廷官員上奏,便由慈禧一一答複,光緒帝不能出半點言語,隻有等到慈禧示意允許的時候,光緒帝才能夠勉強應答幾句,卻也不敢提出任何建設性的意見。

光緒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誰?都說是慈禧太後,其實,大家都說錯了

從那之後,光緒帝便完全淪為了慈禧太後把持朝政的工具,無異于其手中的傀儡。

每次退朝以後,光緒帝便會被帶往瀛台。對于囚禁皇帝的“牢房”,慈禧太後顯然也是有所考慮的。在慈禧太後之前,囚禁皇帝的先例雖然很少,但是,卻并不代表沒有。

根據舊例,囚禁皇帝的地方,非但要能夠限制其自由又得配得上皇帝的身份。而瀛台作為明朝時期修建的建築,在清朝又多次被重新翻修,一直都是皇帝和妃子避暑的首選場地,其地位自然能與光緒帝的身份相配。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瀛台亭台樓閣聳立,四面又皆是湖水,尋常人出去都必須借助船舶。

而這一點,對于無權無勢的光緒帝來說,自然不可能實作。是以,從安全性而言,瀛台也是最合适的選擇。為了保證對光緒帝的絕對掌控,慈禧太後在光緒帝被囚之後,就将曾經侍奉過光緒帝的所有貼身太監和婢女全部處死或者發配充軍,同時,又讓太監總管李蓮英親自挑選二十名太監,來侍奉光緒帝。

這些太監,明面上是侍奉光緒帝,實際上大家都很清楚,這隻是慈禧太後監視光緒帝的一種手段罷了。而後來,為了進一步限制光緒帝,慈禧太後還讓人将瀛台與岸上相通的唯一一座闆橋拆掉,隻有每次慈禧強拉光緒帝上朝的時候,才被重新鋪建。

光緒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誰?都說是慈禧太後,其實,大家都說錯了

盡管,光緒帝不敢明面上對抗慈禧太後,但是,卻一直沒有放棄逃跑的念頭。

在某一年冬天,北京的天氣極其寒冷,瀛台周圍的水面上結了一層厚厚的冰,使得光緒帝便想趁此機會帶上幾名貼身太監,以微服出巡的名義試圖逃走。但是,還沒等他走出湖面,光緒帝就被崔玉貴等太監發現了。崔玉貴等人一路連拖帶拽,硬是把光緒帝拽回了殿中。

後來,慈禧太後得知此事之後,立刻下令讓人把瀛台周圍的冰面鑿開,還将所有陪同光緒帝逃跑的太監杖斃。從那之後的每年冬天,在瀛台湖畔就能夠看到許多太監努力鑿冰的身影。

如果說,一開始慈禧太後對光緒帝還有所顧忌,那麼,她到後來就幾乎是把光緒帝當成奴隸對待了。

有一次,光緒帝的窗戶紙破了卻一直無人來修,隻能每日忍着冷風發抖。後來,光緒帝實在忍受不住,隻能托人找來内務府的大臣幫忙。内務府大臣見到此狀自然是立即請罪,然後,派人将窗戶修好。

光緒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誰?都說是慈禧太後,其實,大家都說錯了

後來,這個件事情被慈禧太後得知,第二天就邀請内務府所有大臣前來領取賞賜。

最後,所有人都得到了一個荷包,唯有那位幫助光緒帝的大臣,卻被賞賜了一條小狗。大臣非但不敢拒絕,還要對這一條狗叩謝聖恩。

此事之後,内務府上下再無人問候光緒帝的生活,使得光緒帝不禁感慨萬千,直言自己過得連漢獻帝都不如。

在乏味的幽禁生活中,光緒帝每日除了吃飯睡覺和讀書以外,唯一可做的便是在紙上畫烏龜。然後,在紙的背後寫上袁世凱的名字,并将畫有“烏龜袁世凱”的紙貼在牆上當成靶子用竹簽訓練射擊。待到紙張被竹簽戳成篩子後,光緒帝便将紙取下來撕成碎片,且抛灑在空中。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光緒帝始終詛咒着因出賣維新黨而獲得重用的袁世凱。

光緒皇帝最痛恨的人是誰?都說是慈禧太後,其實,大家都說錯了

當時,駐法、美等公使大臣裕庚有一女兒,名為德齡。德齡的到來,使得光緒帝幽暗的囚禁生活中,有了一絲亮色。

由于父親外交官的身份,德齡從小就對外國文化耳濡目染,長大後,在慈禧身邊擔任女官。除此之外,德齡每天還會到光緒帝的殿中,教他一小時英語,有時還會教他西洋舞蹈,兩人互相以對方為舞伴。在這段教學經曆中,光緒帝和德齡一直保持着亦師亦友的關系。

他早已不再奢望能夠獲得自由,能夠每日見到德齡,即使隻有一小時的時間,也足以讓光緒帝感到十分滿足。

參考資料:

【《清史稿·本紀二十三·德宗本紀》、《戊戌政變記》、《德齡公主回憶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