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明朝南北榜案,北方學子無一人考中,朱元璋:主考官發配西北

人類從曆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曆史中吸取到任何教訓

中華文明數千年曆史,關于人才選拔的制度一直在不斷地發展,從隋唐開始的科舉制度較為完善地解決了人才選拔的問題,科舉制成為影響之後朝代人才選拔的最關鍵制度。元末,政治腐敗,民不聊生,朱元璋從亂世中揭竿而起,于公元1368年重建立立起漢人的封建王朝-明朝。

明朝南北榜案,北方學子無一人考中,朱元璋:主考官發配西北

明朝南北榜案

朱元璋在位期間的年号稱為洪武,在洪武三十年,也即公元1397年,翰林學士劉三吾、王府紀善白信蹈作為殿試的考官,總共錄取了51人,而奇異之處是這51人竟全部為南方人。北方參加考試的考生故聯名上疏,他們認為主考官劉三吾故意偏袒南方考生。

明太祖朱元璋命相應官員二次閱卷,侍讀張信認為第一次的閱卷結果并沒有問題,這個結果讓朱元璋感到震怒,下令将相關官員處死,考官劉三吾被發赴邊疆,之後朱元璋親自主持殿試,選中61位進士,而這61位進士這次都變成了北方人。這個事件是明朝之後南北采取不同的标準選拔人才的開始,在之後被沿襲。

明朝南北榜案,北方學子無一人考中,朱元璋:主考官發配西北

明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在這之前是蒙古人統治下的元朝。在北宋末年,經濟重心就已完成南移,而在宋朝都城南遷後,又引發了一波大規模的南遷潮流。

經濟中心的南移

中國在南宋時形成了南方經濟領先于北方的格局,并在之後的朝代一直維持下去。因為南方得天獨到的氣候适合農業發展,尤其是水稻和棉花分别代表糧食和手工業的重心都已置身南方,而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政治的中心在宋元明都集中于南方。

明朝南北榜案,北方學子無一人考中,朱元璋:主考官發配西北

元朝末年,發生多次大規模的饑荒瘟疫等災難,百姓無法維持生活開始起義,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朱元璋上司農民起義取得勝利于1368年稱帝,定都南京。在之後又進行北伐,清除了元朝的殘餘勢力,社會也安定下來,人民得到休養生息,經濟得到恢複。

明朝南北榜案,北方學子無一人考中,朱元璋:主考官發配西北

而北方在遭受長期的戰争和蒙古的剝削後難以快速恢複過來,本身在南宋時期南北經濟就有了相當的差距,而在這之後元朝對南北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南方相較南宋時期經濟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而北方相比經濟已經遭到破壞的金朝又進一步倒退了,這些因素都造成明初南北兩地經濟的巨大差距。

南方文化繁榮

同樣的,文化繁榮也是建立在強大的經濟基礎之上的,南方繁盛的經濟環境下誕生出更多的人才自然就見怪不怪了,可能大家好奇的是為什麼這一年51人中竟連一個北方人都沒有,這大抵就是曆史給我們的一個小玩笑吧。從《明史·劉三吾傳》中的“三吾為人慷慨,不設城府,自号“坦坦翁”。至臨大節,屹乎不可奪”,意思即其為人正直坦誠,不是為私利輕易變節之人,而朱元璋性情暴戾,他(劉三吾)不應在這樣的事情上欺瞞君主而貿然犯險。

明朝南北榜案,北方學子無一人考中,朱元璋:主考官發配西北

南北榜中的政治原因

朱元璋為此事大怒則更多是出于政治上的考量,朱元璋政治手段高明,他深知南北在金元兩朝發展差距巨大,對于他而言,需要考量和平衡這種政治權益的長期失衡,他需要争取北方力量的支援就不能不在這件事情上表達自己的态度。

經濟文化發達的南方地區考生長期壟斷科舉名額,南北地區之間的沖突不利于國家的穩定,是以他做出一場與現實完全相反的表演,在秋天的殿試裡錄取的進士全部為北方考生,懲辦與之前春試相關的官員,這是他為了緩和南北兩方沖突所作的政治決策。而後我們直到這種南北地區的差異并沒有減小,而南北分榜卻變成了之後的一個傳統,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經濟文化較不發達的北方考生也有機會通過科舉。

明朝南北榜案,北方學子無一人考中,朱元璋:主考官發配西北

今天,我們的聯考實行着各省分别錄取的制度,全國卷分為三份,對應不同發展水準的省份,有些較為發達的地區例如江蘇還采用着單獨的試卷,這些都是為了保證選拔的公平。隻要各省的經濟教育水準存在較大差異,這種制度就是有必要的,它保證了落後地區的考生也能有機會進入高等學府學習。從一個幾百年前的南北榜案,引起我們對公平競争的反思,最根本的做法當然是提升全部地區的發展水準,但當這種全面的發展受制于現實條件難以實作時,就該考慮因地“制宜”。

(圖檔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