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崇祯為什麼甯可哀求大臣和親戚、最後自盡了也沒有抄他們的家?

崇祯為什麼甯可哀求大臣和親戚、最後自盡了也沒有抄他們的家?

崇祯就是真動手去抄大臣的家,他也是抄不出來錢的,反而會讓自己陷入孤立和被動的局面。對此,我們隻需要看下,崇祯皇帝在清除魏忠賢後,派人去抄魏忠賢的家,結果最後上報的銀子隻有幾千兩。對此,不要說我們不信,就是崇祯皇帝本人,也打死不會相信魏忠賢隻有這點家産。因為,俗話說得好,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魏忠賢把持朝政這麼多年,又是傳說中大貪官大奸臣,如果說他的全部家産隻有幾千兩銀子,那魏忠賢簡直比傳說中的清官還要清官。

崇祯為什麼甯可哀求大臣和親戚、最後自盡了也沒有抄他們的家?

崇祯非常剛愎自用,自以為自己非常聰明,但實際上他并不會做一個皇帝。就拿袁崇煥的事情來說,作為當時明朝唯一能夠和清軍主力抗衡的大将(當時與清軍主力作戰也隻有袁崇煥能赢下來),他竟然可以在沒有人能替代他的情況下殺了袁崇煥。雖然袁崇煥許下了五年下遼東,雖然袁崇煥沒有守住關甯防線,讓皇太極打到了北京,但是袁崇煥也打退了皇太極的進攻,而且當時所有的明朝将領,無論是洪承疇還是盧象昇等人,當他們遭遇清軍主力的時候都赢不下來,當時能赢下清軍主力的也隻有袁崇煥,也就是說,袁崇煥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崇祯卻把他殺了。

崇祯為什麼甯可哀求大臣和親戚、最後自盡了也沒有抄他們的家?

崇祯的大局觀是崩盤的,手腕太過嬌嫩。怎麼說呢?比如說他誅殺魏忠賢,乍看起來是解決了當時閹黨亂政的一個大麻煩。但是,崇祯卻不見好就收,而是把所有閹黨一窩端了,來了個斬草除根。這要說崇祯是天真還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呢?閹黨裡能有幾個效忠魏忠賢的呢?閹黨無法傳嗣,所求不過是依附皇權,得過且過罷了。崇祯把他們一把摟了,可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自掘了墳墓,樂壞了士大夫。

崇祯為什麼甯可哀求大臣和親戚、最後自盡了也沒有抄他們的家?

從現在看曆史,崇祯如果能殺伐果斷,不借直接殺續命倒可能真的可以不敢抄貪腐官員的家就隻能退而求其次,向大臣親戚借錢。早在崇祯九年,他就要武清侯李家、神宗的三位驸馬及兩大宦官拿錢借給兵、工二部。可大明後期,因為“商業思維”地浸染,傳統的儒家思想已經被金錢代替。士大夫精神早已死亡,整個士大夫階層毫無“忠”的觀念。到了崇祯十七年二月,由于各地解送的錢糧已經斷絕(趙士錦《甲申紀事》引倪元璐語),崇祯又要求勳戚、大宦官、官員等普遍捐饷。其成果按楊士聰的說法,隻籌集了二十萬兩銀子。最終,大明還是倒了。與其那樣還不如狠狠心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抄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