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重磅!“藍牌新規”正式頒布!輕卡市場将迎大洗牌|頭條

備受矚目的“藍牌新規”終于正式頒布,随之而來的新一輪專項治超也将開始。

1月13日,工業和資訊化部及公安部釋出《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産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

重磅!“藍牌新規”正式頒布!輕卡市場将迎大洗牌|頭條

多管齊下規範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車

此次《通知》的釋出目的有三:一是進一步鞏固車輛非法改裝專項整治成果的需要;二是從産品源頭有效消除輕型貨車“大噸小标”、壓縮小微型載客汽車非法改裝空間的要求;三是壓實各方責任,形成生産和登記環節閉環管理有力措施。

為實作這些目的,“藍牌新規”多管齊下。從《通知》中我們可以看到,其具體從提高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落實生産企業産品安全品質、生産一緻性主體責任;嚴把車輛産品檢驗機構産品檢測關;強化車輛産品生産一緻性監管及嚴格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登記管理這五個方面着手整治,切實加強車輛生産和登記管理,進一步提高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性能。

不合規車輛3月1日起停止生産 最多6個月過渡期

值得注意的是,《通知》中明确要求,新申報産品及已列入《公告》的在産産品,除需符合國家有關政策和強制性标準要求外,還需滿足本通知附件《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規範》(以下簡稱《技術規範》)規定要求。

對于不符合要求的在産産品,2022年3月1日起,生産企業應立即停止生産,相關機構應立即停止接收相關産品合格證資訊;其中,對已列入《公告》的排量大于2.5升但符合本通知其他要求的輕型貨車在産産品,給予生産銷售過渡期6個月,過渡期滿後,生産企業應立即停止生産,相關機構應立即停止接收相關産品合格證資訊。

對2022年3月1日前已生産并已上傳合格證、但不符合本通知《技術規範》要求的庫存産品,生産企業可向工業和資訊化部提出庫存延期銷售申請,并随附庫存清單以及生産企業關于該型産品無“大噸小标”等違規情況、自願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的書面材料,經履行核實、公示等相關程式,可給予6個月延期銷售、注冊登記期限。

技術規範針對不同車型進行調整完善

此外,《通知》中分别對輕型自卸車、冷藏車等不同車型制定了相關的技術要求,結合貨運作業的實際情況對要求進行了調整和完善。

以下為《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規範》主體内容:

重磅!“藍牌新規”正式頒布!輕卡市場将迎大洗牌|頭條

藍牌新規實施正式落地,超載亂象終将結束,違規輕卡的生産流通将被有效遏制,藍牌、黃牌車型回歸各自的運輸領域。更重要的是,新規保障行業公平,規範行業發展,為貨運市場公平競争營造了利好因素,創造了“風清氣正”的運輸環境。

以下為政策原文:

工業和資訊化部 公安部關于進一步加強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産和登記管理工作的通知

工信部聯通裝〔2022〕3号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産建設兵團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公安廳(局),有關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和技術服務機構:

近年來,輕型貨車“大噸小标”、小微型載客汽車違法載人載貨引發的道路交通事故多發,給人民群衆生命财産安全造成重大損失,成為嚴重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為貫徹落實《全國安全生産專項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道路運輸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要求,切實加強車輛生産和登記管理,進一步提高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性能,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提高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要求

(一)為從産品源頭有效消除輕型貨車“大噸小标”、超載運輸隐患,遏制小微型載客汽車非法改裝行為,自本通知釋出之日起,新申報《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以下簡稱《公告》)的輕型貨車産品應當增加貨廂材質、厚度、重量等參數資訊,小微型載客汽車産品應當增加座椅布置、固定方式等參數資訊。新申報産品及已列入《公告》的在産産品,除需符合國家有關政策和強制性标準要求外,還需滿足本通知附件《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安全技術規範》(以下簡稱《技術規範》)規定要求。不符合本通知《技術規範》要求的新産品,工業和資訊化部将不予公告。

(二)不符合本通知《技術規範》要求的在産産品,2022年3月1日起,生産企業應立即停止生産,相關機構應立即停止接收相關産品合格證資訊;其中,對已列入《公告》的排量大于2.5升但符合本通知其他要求的輕型貨車在産産品,給予生産銷售過渡期6個月,過渡期滿後,生産企業應立即停止生産,相關機構應立即停止接收相關産品合格證資訊。

(三)對2022年3月1日前已生産并已上傳合格證、但不符合本通知《技術規範》要求的庫存産品,生産企業可向工業和資訊化部提出庫存延期銷售申請,并随附庫存清單以及生産企業關于該型産品無“大噸小标”等違規情況、自願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的書面材料,經履行核實、公示等相關程式,可給予6個月延期銷售、注冊登記期限。根據道路運輸安全專項整治行動進展的具體情況,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将适時修訂完善《技術規範》。

二、落實生産企業産品安全品質、生産一緻性主體責任

(四)生産企業應當提高安全責任和風險防控意識,嚴格落實産品安全品質、生産一緻性主體責任,合法守信進行生産經營,健全相關管理制度,加強車輛産品出廠前安全品質檢驗,確定批産産品符合國家強制性标準和有關規定要求,確定批産産品與公告型式準許車型規格參數一緻,切實提高車輛産品安全性能。

(五)采用委改方式生産的貨車整車生産企業承擔委改産品安全品質、生産一緻性完全責任,要制定辦法對委改企業加強管理,對委托改裝車輛産品實施品質控制和生産一緻性管理,保證委改産品參數與許可參數一緻。

(六)生産企業應加強對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管理,在機動車制造完畢且檢驗合格後實時填報、傳送合格證電子資訊,合格證載明的資訊應當與《公告》産品技術參數以及産品實際技術參數一緻,不得銷售尚未傳送合格證電子資訊的機動車,嚴禁上傳未生産下線機動車整車合格證電子資訊。嚴禁為同一機動車配發不同《公告》型号的機動車整車出廠合格證,嚴禁對檢驗不合格、不符合生産一緻性要求的車輛出具整車出廠合格證明。對不符合本通知要求的已公告産品,生産企業應組織進行設計整改,經整改确認符合要求的,可恢複其産品生産及合格證傳送。

三、嚴把車輛産品檢驗機構産品檢測關

(七)承擔《公告》車輛産品檢測工作的車輛檢驗機構要嚴把産品檢測關,在對申報《公告》的樣車進行檢驗時,嚴格按照國家标準和有關規定進行,不得減少檢驗項目,不得降低檢驗标準,并嚴格執行檢驗樣品保留3個月的樣品追溯制度。

(八)檢驗機構要嚴格貨車産品空載檢測,重點檢測貨車産品整備品質,保證在車輛随車工具、備胎、水箱、油箱按規定配備、加注的條件下進行測量,嚴格核驗車輛發動機、輪胎、車橋、鋼闆彈簧等配置與申報車型總品質是否比對,檢驗過程視訊應當留存不少于6年;對涉及滿載檢測的,要在檢測報告中說明載荷加裝方式方法,并附載荷加裝照片,儲存相關視訊,其中,采用大型砝碼等模拟載荷進行滿載檢測的,還應評價車廂(車鬥)強度與車輛申報承載能力是否比對。發現車型配置、載貨空間與總品質不比對、不合理,或存在生産企業制作使用“值班車廂(車鬥)”送檢的車型,檢驗機構應及時停止檢驗并向主管部門報告。要嚴格小微型載客汽車靜态檢驗,重點檢查車輛座椅布置及車廂後部空間是否符合本通知規定。對不按上述要求進行産品檢驗、造成嚴重檢測品質事故的檢驗機構,工業和資訊化部将暫停采信其檢驗報告,并通報有關部門依法依規處理。

四、強化車輛産品生産一緻性監管

(九)工業和資訊化部将會同地方主管部門重點圍繞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生産企業及産品,以問題為導向,以重點檢查與“雙随機”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生産一緻性監督檢查。各級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要加強對車輛生産企業的生産一緻性監管,督促車輛生産企業提高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等産品安全技術水準。

(十)工業和資訊化部門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進一步完善資訊交換和關聯機制,進一步完善車輛合格證資訊比對制度,對在車輛登記、執法檢查、事故調查處理環節發現的“大噸小标’等違規嫌疑車輛,實行關聯預警、聯合處置。對确認存在不符合相關國家技術标準、本通知《技術規範》要求等生産一緻性違規情形的生産企業及産品,由工業和資訊化部門從嚴從重處理,依法依規暫停或者撤銷不符合要求的産品《公告》,并将處理結果通報公安交管部門,公安交管部門不予辦理注冊登記。本《通知》釋出後,對生産企業仍有生産銷售“大噸小标”産品、“一車雙證”或者參與、協助使用“值班車廂(車鬥)”騙領機動車牌證等違規行為的,一經确認,工業和資訊化、公安交通管理等部門将依法依規從嚴從重處理,并責令企業收回違規産品,一年内不再受理該企業的汽車新産品《公告》申請;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企業負責人刑事責任。

五、嚴格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登記管理

(十一)各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嚴格輕型貨車、小微型載客汽車等登記查驗,嚴格按照相關規定和标準查驗車輛,對主要特征和技術參數不符合國家标準,或與《公告》、合格證不一緻的,不予辦理注冊登記。要嚴格輕型貨車登記查驗,重點核對輕型貨車檢驗合格報告記載的整備品質與《公告》和合格證記載的整備品質是否一緻,嚴禁為“大噸小标”車輛辦理登記。要嚴格小微型載客汽車登記查驗,重點查驗車輛外廓尺寸、座椅布置和固定、輪胎規格以及防抱制動系統(ABS)等安全裝置是否符合規定。對發現車輛存在違規生産、非法改裝等嫌疑的,按規定開展現場調查,詳細記錄違規嫌疑車輛基本資訊及整車生産廠家、生産日期、公告批次等資訊,固定違規證據,通過資訊系統上報。對在用“大噸小标”輕型貨車産品,生産企業可以按照《公告》中對應的貨車産品型号予以整改、變更;對在用小微型載客汽車座椅布置不符合本通知《技術規範》要求的,鼓勵生産企業整改、變更;涉及非法改裝的,應當恢複原狀。

(十二)公安交通管理部門要會同有關部門督促機動車安全技術檢驗機構嚴格檢驗貨車整備品質、發動機型号、貨箱尺寸、輪胎以及客車外廓尺寸、座椅布置和固定、輪胎規格、以及防抱制動系統(ABS)等項目,對與《公告》、國家标準不符的,一律不得出具檢驗合格報告。嚴格違規檢驗登記責任追究,對發現檢驗機構為“大噸小标”等違規車輛出具虛假檢驗結果的,一律依法處罰,暫停采信該機構出具的機動車檢驗報告,并通報有關部門撤銷資質認定證書;對民警或從業人員不按規定查驗為“大噸小标”等違規車輛登記上牌的,依法依紀從嚴從重處理;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嚴格開展事故深度調查,對“大噸小标”貨車和非法改裝客車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交通事故的,依法追究違規生産、銷售企業和相關責任人的法律責任;構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責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