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皇帝:此人永不叙用。他經商立馬成巨富,當官随即收回台灣

都說科舉是死讀書,考出來的秀才、舉人、進士,乃至狀元什麼的,都沒有真本事。先不說宋朝及往後朝代的名臣賢相大部分出身科舉,都是學霸加考試達人,我們隻看清朝的一位舉人。

這位舉人名叫姚啟聖,康熙二年的舉人,廣東香山知縣。姚啟聖到香山到任時,正好遇上清朝實行海禁,目的是封鎖台灣鄭家與大陸的貿易,企圖困死鄭成功。

康熙皇帝:此人永不叙用。他經商立馬成巨富,當官随即收回台灣

台灣和福建打得熱鬧,兩廣總督盧興祖卻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急得團團轉。廣州本來是最大的通商口岸,每年的海關收入有幾百萬兩銀子,作為兩廣總督,弄個幾十萬兩完全是小意思,可海禁令一下,一切都沒戲了。

盧興祖思前想後,琢磨出一個好辦法,因海禁令受損的并不是他一個人,澳門的葡萄牙人比他更急,澳門完全靠在中歐貿易中賺傭金和差價,沒有貿易就沒有收入。

于是,盧興祖先找到廣東巡撫王來任,訂立好攻守同盟,然後讓香山知縣姚啟聖去與澳門葡萄牙人談判,隻要葡萄牙人拿出20萬兩銀子,就可以恢複與廣州的貿易。

康熙皇帝:此人永不叙用。他經商立馬成巨富,當官随即收回台灣

姚啟聖當然不想去,但盧興祖是頂頭上司,澳門又歸香山縣管,他不去誰去?姚啟聖把葡萄牙人叫到縣衙,談來談去,終于讓他們同意繳納20萬白銀。不過,葡萄牙人也不傻,隻肯先給2萬兩,其餘18萬兩要到解禁後再分批支付。

好,盧興祖收到首付後,馬上解除海禁,允許商民與澳門交易。盧興祖和王來任想分錢到姚啟聖,卻被拒絕了,姚啟聖的理由是讀書人不愛錢财。

康熙皇帝:此人永不叙用。他經商立馬成巨富,當官随即收回台灣

盧興祖和王來任嘿嘿冷笑兩聲,你姚啟聖當我們是傻瓜啊,我們也是讀書人!既然你不肯同流合污,那就隻好除掉你,免得有朝一日被你給告了。

沒等盧興祖二人收羅好陷害罪名,姚啟聖先下手為強,向朝廷揭發了他們。康熙皇帝大怒,膽敢私自解除海禁,收受洋人的賄賂,兩廣總督和廣州巡撫一起下獄,最後在獄中自裁。

康熙皇帝:此人永不叙用。他經商立馬成巨富,當官随即收回台灣

姚啟聖是檢舉人,又沒有參與分贓,是以隻被削職為民,康熙皇帝親自批示:此人永不叙用。仕途從此斷絕,十年寒窗白讀了,姚啟聖倒是一點也不着急。

原來他跟葡萄牙人打過交道後,找到了财富密碼,回家鄉張羅了很多澳門急需的貨物,很快變成一方首富。等到吳三桂起兵反叛,姚啟聖把家産捐給朝廷充作軍費,康熙皇帝一高興,忘了“永不叙用”這回事,又給姚啟聖封了官。

這個姚啟聖還真是了得,從此飛黃騰達,從鄭氏手裡收複漳州、泉州,因功被封為福建總督,然後協助施琅收複台灣,終成一代名臣。君子愛财取之有道,姚啟聖替上司讨賄金,自己卻分文不取,不該貪的錢絕不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