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滅陳立下建國大功,戰功赫赫為何早死?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滅陳立下建國大功,戰功赫赫為何早死?

低調做事,高調做人的悲劇

文: 劉燕

一個出身将門世家的男人,從小接受當時的各種先進的軍事教育,

他不僅有勇有謀,更重要的是在一場場的戰争中,他也願意身先士卒,為國捐軀,

并因為戰功顯赫得到了隋文帝楊堅的重用和褒獎。這樣一個大有前途的人,為什麼最終會因為口舌之争惹上殺身之禍呢?

讓我們來走近曆史,走近隋朝,再走近隋朝名将賀若弼,走近他“低調做事,高調做人”的悲劇故事……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滅陳立下建國大功,戰功赫赫為何早死?

01

賀若弼是隋朝名将,出生于将門世家的他,在父親賀若敦的嚴格教導下,從小就立下大志。

長大後的賀若弼更以善騎射和骁勇善戰聞名。

在著名的南下滅陳戰争中,賀若弼帶領士兵們一馬當先,以先發制人的勇猛一舉殲滅了陳國的大部分軍隊,自己也因為在滅陳戰役中的巨大貢獻被封為上柱國,并晉封宋國公。

但戰功赫赫的賀若弼,最後卻因為口舌之争而死,死得不可謂不冤枉。

但賀若弼死得真的很冤枉嗎,也未必。

開皇九年正月,隋文帝楊堅下令開始南下征伐陳國,一統天下的指令。

在此次戰役中,賀若弼和隋朝将領韓擒虎都受到了重用,分别被委任為吳州總管和廬州總管。

戰争開始時,賀若弼并沒有按照原先的作戰計劃執行,他先是悄悄地提前發動進攻,

先出廣陵南渡,随後不聲不響地就在鐘山生擒了陳軍的猛将田瑞和蕭摩诃等人。

雖然賀若弼偷偷提前發動戰争計劃為自己這邊赢得了先機,但在後來的論功行賞中,卻也因為此事埋下了危機。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滅陳立下建國大功,戰功赫赫為何早死?

02

滅陳戰役結束後,隋文帝楊堅開始論功行賞。

因為賀若弼和韓擒虎在此次戰役中的突出貢獻,兩人都受到了重重的封賞。

賀若弼因為成功地牽制和消滅了大部分陳國軍隊被封為上柱國,并進爵宋國公。

韓擒虎則因為直搗建康城,生擒陳後主,同樣也被封為上柱國。

但賀若弼卻非常不滿意這樣的封賞。

當着隋文帝的面,他一一曆數自己在滅陳戰役中的貢獻不說,還當衆和韓擒虎大吵起來。

他不停地貶低韓擒虎,說他不配享有和自己一樣的功勞。

韓擒虎則抓住賀若弼偷偷更改作戰計劃的事,一口咬定如果不是賀若弼提前發動,原本隋朝可以少損失些兵力。

兩人你來我往,越争越激烈,最後還是隋文帝好話說盡,不停地勸導才作罷。

争功事件之後,賀若弼在隋文帝心中徹底留下了不服從指令,喜愛口舌之争的惡劣印象,

雖然因為滅陳戰役中的功勞加官晉爵,但隋文帝已經不再信任他了。

後來隋文帝更是找了個借口取消了賀若弼的兵權,隻給了他一個虛職。

于是空有滿腹軍事才能的賀若弼,就這樣從重要職位上退下來。

但賀若弼卻并沒有是以而吸取教訓,心直口快的他,不僅看誰不順眼就随意貶低,哪怕對方是自己的親戚和恩人也同樣毫不留情面。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滅陳立下建國大功,戰功赫赫為何早死?

03

賀若弼賦閑在家後,曾經舉薦過他的高穎,還有他自己的小舅子楊素都因為受到隋文帝的重用不斷高升,這讓賀若弼看在眼裡,心裡越發不是滋味。

他到處诋毀說高穎、楊素根本沒有什麼才能,頂多不過是個飯桶罷了。

當有人把他的話傳到隋文帝耳中時,隋文帝非常生氣。

他質問賀若弼“朕任命高穎,楊素為相,卻被你說成飯桶,是何居心”時,心虛的賀若弼隻好勉強以“自己不過是随便議論”承認錯誤。

最後看在賀若弼以往的重大功勞上,隋文帝勉強饒過賀若弼一命,但卻再也沒重用過他了。

隋炀帝楊廣登基之後,賀若弼不思悔改,依舊随意對朝政上下大發議論,指指點點信口開河。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滅陳立下建國大功,戰功赫赫為何早死?

這些行為落在早就看不慣他這種行為的隋炀帝眼裡,便毫不猶豫地以“口舌罪”讓他人頭落地。這一年賀若弼才六十三歲。

很多人說人生當高低做事,低調做人,如此才是為人處世之道。

但放在賀若弼身上,卻反而成了低調做事,高調做人。有勇有謀的賀若弼,雖然因為在滅陳戰役中,處事低調赢得了先機,并立下了赫赫戰功得以青史留名。

但最後卻也因為無謂的口舌之争斷送了自己的前途和性命。

在做人與做事之前到底該如何取舍,賀若弼的教訓值得每一個人深思。

個人簡介

愛讀書寫作的燕子:劉燕,玩具語音工程師,雜志寫手,在《中國青年》,《深圳青年》,《做人與處世》,《讀者校園》,《意林》等雜志發表作品75萬字以上。

2個小男孩的媽媽,歡迎愛學習愛分享的朋友一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