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灭陈立下建国大功,战功赫赫为何早死?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灭陈立下建国大功,战功赫赫为何早死?

低调做事,高调做人的悲剧

文: 刘燕

一个出身将门世家的男人,从小接受当时的各种先进的军事教育,

他不仅有勇有谋,更重要的是在一场场的战争中,他也愿意身先士卒,为国捐躯,

并因为战功显赫得到了隋文帝杨坚的重用和褒奖。这样一个大有前途的人,为什么最终会因为口舌之争惹上杀身之祸呢?

让我们来走近历史,走近隋朝,再走近隋朝名将贺若弼,走近他“低调做事,高调做人”的悲剧故事……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灭陈立下建国大功,战功赫赫为何早死?

01

贺若弼是隋朝名将,出生于将门世家的他,在父亲贺若敦的严格教导下,从小就立下大志。

长大后的贺若弼更以善骑射和骁勇善战闻名。

在著名的南下灭陈战争中,贺若弼带领士兵们一马当先,以先发制人的勇猛一举歼灭了陈国的大部分军队,自己也因为在灭陈战役中的巨大贡献被封为上柱国,并晋封宋国公。

但战功赫赫的贺若弼,最后却因为口舌之争而死,死得不可谓不冤枉。

但贺若弼死得真的很冤枉吗,也未必。

开皇九年正月,隋文帝杨坚下令开始南下征伐陈国,一统天下的命令。

在此次战役中,贺若弼和隋朝将领韩擒虎都受到了重用,分别被委任为吴州总管和庐州总管。

战争开始时,贺若弼并没有按照原先的作战计划执行,他先是悄悄地提前发动进攻,

先出广陵南渡,随后不声不响地就在钟山生擒了陈军的猛将田瑞和萧摩诃等人。

虽然贺若弼偷偷提前发动战争计划为自己这边赢得了先机,但在后来的论功行赏中,却也因为此事埋下了危机。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灭陈立下建国大功,战功赫赫为何早死?

02

灭陈战役结束后,隋文帝杨坚开始论功行赏。

因为贺若弼和韩擒虎在此次战役中的突出贡献,两人都受到了重重的封赏。

贺若弼因为成功地牵制和消灭了大部分陈国军队被封为上柱国,并进爵宋国公。

韩擒虎则因为直捣建康城,生擒陈后主,同样也被封为上柱国。

但贺若弼却非常不满意这样的封赏。

当着隋文帝的面,他一一历数自己在灭陈战役中的贡献不说,还当众和韩擒虎大吵起来。

他不停地贬低韩擒虎,说他不配享有和自己一样的功劳。

韩擒虎则抓住贺若弼偷偷更改作战计划的事,一口咬定如果不是贺若弼提前发动,原本隋朝可以少损失些兵力。

两人你来我往,越争越激烈,最后还是隋文帝好话说尽,不停地劝导才作罢。

争功事件之后,贺若弼在隋文帝心中彻底留下了不服从命令,喜爱口舌之争的恶劣印象,

虽然因为灭陈战役中的功劳加官晋爵,但隋文帝已经不再信任他了。

后来隋文帝更是找了个借口取消了贺若弼的兵权,只给了他一个虚职。

于是空有满腹军事才能的贺若弼,就这样从重要职位上退下来。

但贺若弼却并没有因此而吸取教训,心直口快的他,不仅看谁不顺眼就随意贬低,哪怕对方是自己的亲戚和恩人也同样毫不留情面。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灭陈立下建国大功,战功赫赫为何早死?

03

贺若弼赋闲在家后,曾经举荐过他的高颖,还有他自己的小舅子杨素都因为受到隋文帝的重用不断高升,这让贺若弼看在眼里,心里越发不是滋味。

他到处诋毁说高颖、杨素根本没有什么才能,顶多不过是个饭桶罢了。

当有人把他的话传到隋文帝耳中时,隋文帝非常生气。

他质问贺若弼“朕任命高颖,杨素为相,却被你说成饭桶,是何居心”时,心虚的贺若弼只好勉强以“自己不过是随便议论”承认错误。

最后看在贺若弼以往的重大功劳上,隋文帝勉强饶过贺若弼一命,但却再也没重用过他了。

隋炀帝杨广登基之后,贺若弼不思悔改,依旧随意对朝政上下大发议论,指指点点信口开河。

他是隋朝第一名将,助隋朝灭陈立下建国大功,战功赫赫为何早死?

这些行为落在早就看不惯他这种行为的隋炀帝眼里,便毫不犹豫地以“口舌罪”让他人头落地。这一年贺若弼才六十三岁。

很多人说人生当高低做事,低调做人,如此才是为人处世之道。

但放在贺若弼身上,却反而成了低调做事,高调做人。有勇有谋的贺若弼,虽然因为在灭陈战役中,处事低调赢得了先机,并立下了赫赫战功得以青史留名。

但最后却也因为无谓的口舌之争断送了自己的前途和性命。

在做人与做事之前到底该如何取舍,贺若弼的教训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个人简介

爱读书写作的燕子:刘燕,玩具语音工程师,杂志写手,在《中国青年》,《深圳青年》,《做人与处世》,《读者校园》,《意林》等杂志发表作品75万字以上。

2个小男孩的妈妈,欢迎爱学习爱分享的朋友一起......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