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照大唐創業起居注來看,李淵起兵主要是他自己的謀劃,李世民當時的主張是躲到山裡靜觀其變。李世民确實有很大的戰功,這不假,李建成也有很大可能是沒李世民能打的,但是從李建成為數不多的戰績來看,應該算得上還行。李世民不是不反也要反,他從很早就開始準備當皇帝了。

李世民攻滅薛仁杲之後,李淵就着手削弱李世民的勢力,他遣散了秦王府的衆多幕僚,當時房玄齡就進言說,李世民要是甘心當個諸侯王,可以放走杜如晦,但是如果想“經營四方”當皇帝,那你就萬萬不能放走他,要知道這時候唐才占據關中和隴右地區。反過來說,如果真的不想當皇帝,那麼多人才他直接推薦給朝廷就行了,全收在天策上将府裡幹嘛?
李建成在李世民打赢三王會戰之後,也發現了這個弟弟的野心,但是他所采取的行動也就是親自挂帥平定劉黑闼,要不然就是挖牆腳,最惡劣的毒殺是否存在都成疑,玄武門之變那天也是準備和李元吉一起進宮讓李淵把李世民弄走。李建成也是有關隴貴族撐腰的,他真的是可以用兵的,隻是他沒有,至少他那個時候是沒有對李世民動殺心的,當然要說鬥争到最後(李世民也一直憋着不動武)李建成是否會有殺心,那肯定會有的,皇權面前沒有親情。
李世民更像是一個武将,隻不過他比較會掀桌子。李世民的戰鬥的話,真要實際以普遍理性來看有不少是以消耗戰為主這個就得靠後勤,而後勤是誰在手上的李建成和李淵,是以一些真正展現他謀劃的戰争少之又少。李建成身邊都是關隴貴族,他又不出去打仗,李世民身邊除了關隴貴族之外還有大量河東士人和武人集團,那水準和規模完全不同,而且李世民應該很早就有野心要當皇帝了,這和朱棣在朱标面前純弟弟還是不同的。李建成文治應該可以,繼位當守成的皇帝應該不成問題,武功肯定比李世民差遠了,不過應該比李元吉強點。李建成其實還可以,沒能力也不至于逼得李世民铤而走險,幹殺兄囚父的事。
當時李世民的處境是,把握真正權力的門閥氏族基本都站在李建成那邊,李世民能力又強得離譜,功勞更是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李建成忌憚他,李淵又偏心自己的長子,是以李世民才會铤而走險,如果李世民是太子,必不可能幹這事情,安心等李淵退位就完事了。
李世民能力遠超李淵,是以在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都不需要殺掉李淵。李世民不能說不擔心李淵能秘密招集死忠然後搶回皇位,但是這個擔心顯然是有限的,是以李世民隻是對李淵進行了囚禁而不是殺了。李世民的實力是柏壁之戰和虎牢關之戰實打實地打出來的,李淵居然還妄想制衡他,真是可笑。
李淵自己的性格就有問題,無論是兩唐書還是資治通鑒,甚至是對李淵最友好的大唐創業起居注,在霍邑之戰中都記載了李淵遇到困難一度想退兵,不過後來被人勸住了,就能看出這人性格上存在着遇到困難就想着要退縮的軟弱性,是以說,李建成建議遷都他也同意一點都不讓人意外。說到這,李淵最重要的幾個子女裡,李建成的性子還真是随了父親李淵,而李世民和平昭陽公主卻是随了母親窦氏,想想李淵也是夠杯具的,最牛的倆子女性子都随了媽,和他最像的大兒子最後和他一樣都成了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