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海吞天搏宿命,隻允一人并肩行
與你相遇不是今生有緣,而是前生注定
文:酉告
你相信自己的眼睛嗎?你認為,你看到的就是全部了嗎?
世界千變萬化,我們自然看不到它的全貌,甚至同一個人的面貌,投射在不同人眼中,都會呈現完全不同的樣子。比如别人看你是路人,但情人看你就是西施。再比如同一本書,白紙黑字印的一模一樣,但大家也會看出不一樣的内容和意義,甚至在讨論時驚訝的感歎:我們看的是同一本書嗎?!
因為大家視角不同;身份不同;感受不同,是以不管是大到一個世界,還是小到一個人,一本書,你能确認看見的不過都是:在某個時刻,某種條件下,看到了某些局部罷了。
這段話聽起來是不是很繞?來舉個更繞的例子吧,哈哈。相信同道中人自然一看就懂。

就拿這本我很喜歡的——《本尊也想知道》來講,當初一翻開書,就看到一句讓我很認同的話:你我目光所及,并非此事此人之全貌。 一看就是我的菜啊——講多重世界、假象缤紛、真相隐現其後的那種故事。
書中主角聞人厄是某世界某魔宗的尊上大人,某天突然莫名其妙得到一本“天書”,于是就閉關研究起來,他的随身侍衛+宗派護法+最忠實粉絲殷寒江就守在門外,不準任何人打擾。
但其實,這本天書并不是什麼武林秘籍、治世寶典,而是一本……狗血愛情小說……連書名都很俗氣的叫什麼《虐戀風華》。聞人厄之是以能閉關七天細細品讀,直到倒背如流。是因為這本書裡的男二号居然也叫聞人厄,更巧的是書中男四号是男二的随從,居然也叫殷寒江。
《虐戀風華》故事大體就是講一個專司給人類降災禍,借此平衡陰陽天地的無情女神,遇到了一個心懷天下蒼生從人類修煉成神的男神。然後男神苦勸女神不要再給人類降災(其實是各種騷擾),在女神遇到天劫時幫女神擋了天雷(其實是幫了倒忙)。總之兩人一同掉落人間經曆輪回。這一世,女神成了白蓮花小師妹,在看見男神投胎的仁義大師兄第一眼時就死心塌地的愛上了他……
以上應該就是書名《虐戀風華》中的“戀風華”部分。之後百八十萬字就隻剩下“虐”了。
具體概述下來就是小師妹被大師兄及其追求者、同門等各種誤會、陷害,暗算、虐待,下毒、追殺,大師兄結婚了,但新娘也不是她,然後大師兄的妻子也加入施虐大軍……其他男二三四号,就主要負責各種救女主,一心一意愛她、守護她,等她養好身體和心裡的傷之後,再目送她去找大師兄,繼續湊上去被虐……
但書裡也有另一種聲音。
●女主有病吧,放着神不當,守着二婚男!
●男主是愛女主,但蒼生比女主重要、師門比女主重要、無辜百姓比女主重要、反正啥都比女主重要。
●一見鐘情可以說是前世因果,但是為什麼這個因果在男主身上就沒那麼重要?就女主要死要活的?男主能娶紫靈閣閣主,女主難道就不能嫁給鐘離謙或者聞人厄嗎?是宗修第一世家繼承人不夠帥還是魔尊不夠酷?
●聞人厄是我追了一百多萬字的唯一動力,我就想看他戰勝男主,最後還是被女主禍害死了。
……
看了這些,聞人厄終于明白了,自己和殷寒江不過是活在一本書中,且是活在小說開頭部分的兩個配角,且馬上就要遇到女主,變身忠犬男二和男四啦。
他怎麼能愛白蓮花?他怎麼能為了白蓮花去幫她的什麼鬼大師兄?他可是魔尊啊!他沒愛過任何人,甚至連愛是什麼都不知道。
于是聞人厄帶上殷寒江,開始“改寫”命運之旅……其實必須重修小說還有另一個隐秘原因,那就是聞人厄發現一向不離左右、沉默寡言、惟命是從的殷寒江,其實内心戲特别多,執念特别強,甚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
但是,即便聞人厄看了天書也依然猜不到那結局。殷寒江和自己的今時今日,原來也是自己一手策劃、早早安排好的……
抱歉不能劇透太多,這就是《本尊也想知道》的大緻梗概。修書的酸爽,改命的激昂自然好看,但聞殷二人的情義因果以及作者青色羽翼設計的九連環一般套疊的世界和世界觀,才更令人拍案叫絕。
其實,我是被這句話安利了才開始看書的——我見過很多種生死别離,多是我死去,望你好好活着。唯見此書中聞人厄允諾殷寒江:若我死了,許你和我一起去。
這樣的羁絆,很震撼,不是因他與衆不同,而是震撼這情本身。
震撼聽這話的人欣然接受,震撼說這話的人心已了然。
當年,隻有聞人厄在屍堆中發現一息尚存的殷寒江,成了唯一向他伸出手的人。雖然聞人厄本意隻是恰逢宗派需要人手,将他收做自己一件人形武器。但殷寒江卻用意念,實力,言行,甚至歲月,寸步不讓地守護着年少時就成為他的唯一的這個存在。不止是十年抽刀斷水,百年元氣郁結,痛失之後的執念攻心。
萬分幸運的是,聞人厄沒有“不知情”,天書給了他一個契機,讓他明白了那個執着于奉上一切給他的孩子,立下的那句最俗的誓言“你守護着你想守護的世界,我在你的身後守護你”最真實的意思。
殷寒江不計前因後果的忠誠和聞人厄算盡前因後果的守護,一起點亮了這個故事。
再說世界觀。我很喜歡作者的安排。魔與道,皆非正非邪。
全書法力最高的白蓮花女神,卻因為愛情觀不夠端正而成了弱雞。
仁義大師兄仿佛白蓮花上的一隻癞蛤蟆。把“心懷天下”當成了萬能擋箭牌。
偏執于抓女主煉油的江江,卻有藏不住的“忠誠”與“可愛”。
無情與冷傲的魔尊,又無處不透露着“正義”與“和平”。
當然魔尊是反差最大的那個。主殺戮道的他說:殺戮道不在于殺,而是以武止戈的守護。無心無情的他,卻教會了女主自愛自強。同時也是他,在修正全書的過程中,與讀者一起領悟了“因果”的真谛。
是的“因果”。這才是這本書的深度核心。
小師妹和大師兄的前世孽緣,聞人厄與殷寒江的緣起,甚至女神與魔尊的半師之緣。更甚至,到底是我們在看書,還是我們也不過是一本書中的配角亦或“讀者”的書緣……
人類在這碩大的因果有序間,唯一的不同之處,就在于我們将情之一字添了進去,讓因果不單單隻是一場起承轉合,有了值得回味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