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日談|時序更疊 萬象欣榮

編者按:眼納千江水,胸起百萬兵。上海戲曲藝術中心成立十年來朝乾夕惕、精品頻現、人才輩出,站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我們推出十日談《戲裡有乾坤》,請戲曲界老将新兵分享他們的台下十年功,暢想未來新征程。

十日談|時序更疊 萬象欣榮

谷好好近影 王凱 攝

上海戲曲藝術中心于2011年底成立,轉眼已過十載春秋。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的曆史交彙點上回首,十年來,中心在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在各級上司部門的支援和社會各界的關愛下,奮楫揚帆、勇立潮頭,圍繞“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務,開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之路。在黨的上司下,我們堅持在服務人民中砥砺從藝初心,在守正創新中講好中國故事、弘揚時代精神,不僅進一步滿足了人民群衆對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樣化追求,促進了戲曲百花園的競秀芬芳,提升了戲曲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産的活态化保護與傳承發展水準,還打造了立足本市、關聯長三角、面向全國的優質品牌活動,推動了戲曲電影藝術的傳播,并積極探索文旅融合、數字化發展路徑,努力為戲曲事業的發展開辟新天地。

戲曲藝術中心是一個新生的機構,也是一個年輕的團隊,全體在職人員平均年齡37歲。同時,中心又是一個積蓄着深厚力量的集體,下屬京、昆、滬、越、淮、評彈等院團走在全國前列,保持着旺盛的發展勢頭。我們共有55位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代表性傳承人,35人39次獲得中國戲劇“梅花獎”、中國曲藝“牡丹獎”,40人43次獲得文化部“文華獎”個人單項獎等;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華大獎”、國家舞台藝術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劇目”、“中國藝術節大獎”、“中國戲劇獎”、文化部“優秀保留劇目大獎”、“中國戲曲學會獎”等的原創劇目達十餘部。十年間,中心全面激發人才創新創造活力,充分發揮“三個台柱”的作用,從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中汲取滋養,用心培養德藝雙馨的藝術家,持續推出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藝術水準高、社會反響好的優秀作品。

多年來,中心以“文藝為民”為宗旨,着力打造獨具特色的“上海文化”品牌、國家藝術平台和世界文化視窗,比如創辦“小劇場戲曲節”,現已更新為“中國小劇場戲曲展演”,迄今共收到全國各地60個劇種、327部申報劇目,吸引更多青年戲曲人和青年觀衆成為戲曲發展的實踐者、推動者;主辦長三角戲曲藝術家“深入生活、紮根人民”主題實踐活動,足迹遍及全國近十個省份,通過深入改革開放前沿和基層人民生活,讓藝術家與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心貼得更近;出品3D昆劇電影《景陽鐘》和3D越劇電影《西廂記》,在國内國際影壇嶄露頭角、獲得殊榮,打開戲曲欣賞和傳播的新次元。

大道如砥,初心若磐。乘風破浪,且歌且行。

我們身處在大有可為的新時代,面前是寬廣的世界舞台。十年來,中心遵循着“既要傳承經典,也要面向未來,跟上時代發展、把握人民需求,把出原創力、出好作品作為不懈追求”的要求,堅守正道、勇攀高峰,成為上海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和“亞洲演藝之都”程序中不可或缺的生力軍,為促進戲曲事業可持續發展和多元業态繁榮發揮了積極作用。展望下一個十年,我們更應肩負文藝工作者的崇高使命,以時不我待的奮進姿态,回應時代的召喚和人民的期待,記錄和展現新時代的正大氣象,全力推動戲曲事業邁上新征程、實作新作為。

感謝和我們風雨同舟、攜手并肩的朋友們,祝願上海戲曲藝術中心迎來更加美好的明天!(谷好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