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文|拾荒雜談

(本文由拾荒雜談原創,歡迎署名轉載!)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不管是文史愛好者,還是美食愛好者,都一定避免不了這一個地方——陝西。

作為孕育了華夏文明的兩大發源地之一,陝西至今仍在各個方面保持着最純正華夏子孫的生活方式。雖然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陝西的風頭大不如從前,但不管是從文化發展亦或者是戰略地位來講,陝西依然有着無可替代的地位。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是以這一期的省市冷知識專題即将帶你走進這個神奇的省份!

冷知識一:“麼麼哒”神似陝西話

經常涉及網絡的讀者們肯定為這一句魔性話語上過頭——記得輕按兩下麼麼哒!

“麼麼哒”作為關系親密者之間的常用話語,間接地表達了“吻”這一動作,同時也有着親愛的之意。根據百度百科給出的答案解釋則為“mu a”的諧音,同表親吻。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但你是否知道,如此賣萌表示親近的話語,雖說流行于華夏大地,可有一個地方是不會輕易使用的。

而這個地方就是陝西。

說起原因其實也很簡單,因為在陝西方言當中,也有着一句常用詞和“麼麼哒”極為相似,此即為“麼嘛哒”,表示“沒問題”。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是以如果你身處一群陝西人當中,恰巧他們讓你解決一件事,而你又沒辦法解決,無奈進行賣萌說出“麼麼哒”的時候,大機率結局會很感人。

冷知識二:西藏民族大學在陝西

校名當中帶有很明确省份的高校,其所在地卻是在另外一個省份,這種情況我們在之前的幾期冷知識當中寫到過:如河北極少的211大學——河北工業大學,真實主校區是在天津;又比如号稱美女集中地的兩大高校—四川美術學院以及四川外國語大學,其真實的主校區都是在重慶。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挂着一省之名卻在另外省份教學的高校還有一些,但大部分都是像上面的兩個例子一樣,名稱歸屬地和主校區之間曾經有過短暫的歸屬關系,或者是兩地毗鄰。

本以為這種事情就已經是讓無數“報錯名”的聯考學子難受的了,卻是沒想到西藏民族大學才是這類學校真正隐藏起來的王者。

為什麼?因為其名字叫“西藏民族大學”,就算是不在西藏教學,最起碼也得在毗鄰的青海教學,而全國除了這兩個地方藏族占據主體外,其他地區都是以漢族居多。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名稱上帶有如此濃烈的民族特色類高校,其主校區所在地卻是在漢文化發源地之一的陝西。

其實想想也能明白,既然是民族大學,在全國五十六民族是一家的宗旨下,讓藏族同胞多和漢文化最明顯區域的同胞進行接觸,顯然是一舉兩得。

而且最值得稱贊的地方就在于:經此合作,陝西羊肉泡馍終于有了穩定的進貨來源!

冷知識三:“婆姨”一詞很大機率來自于佛教

這一個冷知識出自于部分佛教研究學者,筆者對這個冷知識的真僞度持旁觀态度。

你知道陝西最帶有地區名稱色彩的諺語是哪句嗎?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沒錯,就是“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

這句話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說娶妻就要到美女遍地的米脂,而嫁夫就要找綏德的漢子。

這句諺語不僅具有地區名稱色彩,而且還夾帶着陝西、山西特有的名稱方言——婆姨。

有一些不熟悉陝西的讀者大都對陝西電視劇中頻繁出現的“婆姨”一詞感到疑惑,這究竟是什麼意思?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其實在陝西和山西的方言中,“婆姨”一詞泛指婦女以及妻子,而這一詞語的來源,根據相關專家的說法是來自于佛教。

專家的解釋為:這一名詞的發源時間應該是在東漢時期,彼時佛教傳入中原,全國興佛,有很多女性也開始禮佛起來。而在梵文當中還有對此人群的一個專有名詞,音譯過來就是“優婆夷”,即漢語“女居士”的意思,後來就簡化成了陝西方言以及山西方言中特指婦女以及妻子的“婆姨”。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其實不僅“婆姨”一詞可能來自于梵文演變,很多一聽就具有濃重的佛教色彩用語也是梵文的音譯,如浮屠、阿育王、舍利、般若等等皆是。

冷知識四:陝西地下埋着的都是改變程序的人

這一個就不用過多解釋的,都說陝西的黃土埋帝王。随便在西安或者洛陽兩地開個挖機挖一小時,出土的東西都能讓中國考古界研究兩年。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這種言論并不是誇大,而是作為帝王埋骨處的陝西人有這個資本可以這麼說。

如果你不信,給你列舉出來一些已經明确埋骨陝西的名人:

周朝建立者——周文王,葬于鹹陽市渭城區;

秦王朝建立者——中國第一位皇帝嬴政,葬于西安市臨潼區;

大漢王朝建立者——漢太祖高皇帝劉邦,葬于鹹陽市東(陪葬人員:蕭何、曹參、周亞夫);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大漢王朝盛世建立者——漢世宗孝武皇帝劉徹,葬于鹹陽市興平市(陪葬人員:衛青、霍去病、霍光);

大唐王朝盛世建立者——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葬于鹹陽市禮泉縣(陪葬人員:長孫無忌、程咬金、秦瓊、李靖、徐茂公、尉遲敬德、房玄齡);

這還隻是名聲最響的帝王,還有各行各業的頂尖人物也在這裡埋骨。

如武将之中的白起、衛青、霍去病;文臣當中的諸葛亮、董仲舒、寇準;名醫當中的扁鵲;外交家之中的蘇武、張骞;文學家當中的司馬遷等等等等。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是以這就表達了一個什麼意思呢?

在西安幹工程的人員都是喜歡刺激的!

冷知識五:日語有一部分源自于陝西話

這個冷知識其實也很好了解,主要原因自然是追溯到唐朝時期的“萬邦來朝”。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唐朝早中期有多強大自不必說,而日本和唐朝之間的淵源也已經成老生常談了,是以這也算不上什麼新鮮冷知識,畢竟唐朝繁盛在長安,日本人來學習自然也就把長安方言适當學習了。

而之是以要把這條加進冷知識裡面,是因為發現了幾個有意思的日語學習陝西方言的詞語:

如陝西話中一些語氣助詞“得絲”,而在日語中也時常出現“德斯(desu),像“搜德斯内”、“德斯嘎”、“闊一德斯”等,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又如我們上面說過的沒問題、沒事,陝西話為“麼麻達(麼得)”,日語表現為“麼得(mede)”,表意大緻為沒事。

再如日語打電話“麼西麼西”,原音大緻為陝西話中的“麼事?”。陝西話中頭發的方言為“摩葛”,日語發音同為“mo ge”。

有關陝西的五個冷知識,陝西人自己可能都不知道

以上就是今天的陝西冷知識,因為筆者了解以及咨詢的條件有限,故有些冷知識并不十分嚴謹,希望有感興趣的讀者可以在評論區斧正,同時也歡迎各位喜歡這個系列的讀者提供相關素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