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三國謀士之首?看看毛主席是如何評價的

談及三國,很容易就會自然而然地聯想到魏、蜀、吳三個勢力之間的愛恨糾葛。漢朝末年,社會動蕩不安,群雄割據,但最後卻是三家平分天下,此三人便是曹操、劉備、孫權。

當然,除了這三位主公知人善任外,最重要的是他們手下文臣武将甚多。在謀士方面,曹操陣營裡有郭嘉,孫權陣營裡有周瑜,劉備陣營裡有諸葛亮。

曆史上,對于諸葛亮和郭嘉這二者之間,誰才是真正的三國第一謀士?有着不少的争論。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偉大領袖毛主席曾給出了一番評價,說得算是一針見血。

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三國謀士之首?看看毛主席是如何評價的

蜀國的第一謀士,羽扇綸巾諸葛亮

提起諸葛孔明,腦海中能夠浮現出與他無數相關聯的事項,如三顧茅廬、草船借箭等。他生于公元181年,也算是出生于名門望族,但在幼年時父母就相繼去世。

于是,諸葛亮就和他的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随在叔父諸葛玄的身邊,但是到了建安二年時,叔父諸葛玄去世後,諸葛亮選擇在隆中隐居,直到劉備三顧茅廬,才最終選擇出世。

剛開始雖然群雄割據,但發展到最後逐漸形成三股勢力,其中勢力最為強大的便是曹操陣營。在征戰天下的過程中,曹操逐漸統一了黃河流域以北的地區,一統北方後,魏軍開始向南逼近。

為了遏制住曹操向南發展的趨勢,諸葛亮提出與孫權的勢力相聯合,共同抗曹才有抵抗之力。于是,就有了後來流傳千古的赤壁之戰,這一場戰役使得曹操大軍元氣大傷,不得不停下攻占南方的腳步。

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三國謀士之首?看看毛主席是如何評價的

同時,曹操的失敗也給了劉備和孫權有了喘息的機會,并趁此時機迅速發展。總之,自赤壁之戰後,徹底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勢,諸葛亮功勞不淺。

當然,對于這一戰也有人認為若不是郭嘉英年早逝,赤壁之戰還不一定是誰勝誰負,是以也就有了“三國第一人”之争論。

大約在公元234年諸葛亮去世,縱覽他的一生不僅是劉備手下的軍師,更是蜀國一位極為出色的丞相,可謂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三國時期,曹操陣營下的一代奇謀郭奉孝

郭嘉又名郭奉孝,是東漢末年曹操陣營下的一代奇謀,他生于公元170年。郭嘉少時聰穎并且深謀遠慮,很早就意識到東漢末年的亂象,并與衆多英雄豪傑秘密結交。

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三國謀士之首?看看毛主席是如何評價的

郭嘉在年輕時名聲并不顯赫,雖有大才,但卻密而不發,在弱冠之年就選擇隐居。他不與凡塵俗世交往,但卻并不意味着想當一個山野村夫,反而是一位極有野心的人物。

郭嘉希望通過自己的謀略,輔佐一代有野心有能力的主公,進而稱霸天下,使其可以揚名立萬。剛開始時,郭嘉選擇考察的主公是袁紹,但來到他的陣營後,卻發現這個人并不是值得他效忠的主公。

雖然袁紹極力想成為昔日的周公,盡可能的禮賢下士,但他卻不知道如何發揮手下的才能,使其能各盡其職。同時,郭嘉還意識到袁紹雖然有謀略,但卻過于優柔寡斷,要想成就一番霸業宏圖,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

郭嘉第一次出山,想要尋求一方霸主、為其出謀劃策一事,就這樣擱淺了。放棄袁紹後的郭嘉,并沒有立刻去找新一任想要效忠的主公,反而選擇沉寂了下來,這一沉寂便是六年。

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三國謀士之首?看看毛主席是如何評價的

後來,還是郭嘉的好朋友荀彧,将其推薦給了曹操。在建安元年,曹操陣營下的一位謀才去世,雖然曹操倍感傷心,但是争奪天下的腳步卻不能就此停下,為此特意寫信詢問荀彧,看是否能夠推薦一位能幫助其成就大業的謀士。

就這樣,郭嘉來到了曹操的身邊。當二者相見後,開始探讨天下局勢,看彼此是否真正為自己所需。經過一番讨論後,無論是曹操還是郭嘉都對對方十分滿意。

總之,擁有了郭嘉的曹操是如虎添翼,在他的奇謀之下,魏軍是勢如破竹,擊敗了袁紹後,順便奠定了北方的統一大業。話說,雖然曹操擁有諸多謀士,但是最得其心意的還要當屬郭嘉。

根據相關曆史記載,二人關系親密,能夠行則同車,坐則同席。在曹操心裡,郭嘉不僅擅長謀劃之事,更是治國之能臣,但可惜郭嘉英年早逝,死于公元207年,僅在世38歲。

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三國謀士之首?看看毛主席是如何評價的

據悉,郭嘉去世後,曹操正在發動統一北方的戰争,而當時曹操正是根據他生前留下的謀劃,才達到了最終的目的。為此,在行軍途中,曹操有感而發寫下了《龜雖壽》:老骥伏枥志在千裡......

将漢朝三分天下的魏國、蜀國和吳國

正如那句歌詞所言,“東漢末年分三國,烽火戰亂不休”,在這一曆史時期社會黑暗,局勢動蕩不安,再加上君弱臣強,皇帝手中的權力被大大削減,地方割據勢力逐漸壯大。

在野心不斷滋長的情況下,群雄更是想要自立為王,稱霸天下。剛開始時,董卓和袁紹的實力較為強盛,但二者雖然有野心,但卻沒有與其相比對的能力。

經過幾番波動後,最終形成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勢,之是以能夠呈現出這種局面,除了擁有能征善戰的武将以外,關鍵是有謀士能為其出謀劃策,曹操有郭嘉、劉備有諸葛亮,才笑到了最後。

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三國謀士之首?看看毛主席是如何評價的

大家都知道諸葛孔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還通曉五行八卦,是鼎鼎有名的大謀士。可是,也有人認為是在《三國演義》中,大家對他過于神化。

實際上,曹操陣營下的謀士郭嘉,才是應該獲得更高的評價,網上更是一直流傳着“郭嘉不死,卧龍不出”這句話。他們誰才是真正的三國第一謀士,兩者陣營的粉絲可以說是誰也不服誰。

對于此事,毛主席對二人進行了一番評價,他指出:“諸葛亮雖然謀略出衆,軍事能力極為優秀,但卻也存在着一些小缺憾。在第一次北伐時,沒有真正了解到手下的才能,便輕易地将士兵交給馬谡,使其失敗......

後來,吸取經驗的諸葛亮,又過于矯枉過正,将各種事情抓到自己的手上“事必躬親”,使得過于勞心勞力,最終勞累而死(簡單來說就是不懂得放權)”。

諸葛亮和郭嘉,誰才是三國謀士之首?看看毛主席是如何評價的

對于郭嘉,毛主席表示“他才算是一位純正的謀士,能力極高。”戰場上,郭嘉的謀劃能力更是沒有多少人能比,有人認為稱呼他為一代“奇謀”也是可以的。

不過,毛主席還表示:“郭嘉軍事力量雖然很強,但在政事方面卻不及諸葛亮,而且還過于懶散放縱”。這一點衆人也可以了解,畢竟高人方面總有自己的一些怪脾氣,後世人更是将其評價為一代奇謀。

總之,無論是諸葛亮還是郭嘉,二者都有各自擅長的一面,也有不足之處。更精确地來說,軍事能力上諸葛亮不及郭嘉,但在政治民生上,郭嘉遠不及諸葛亮。

對于這樣的評價,你有什麼看法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