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軍火器裝備強于湘軍?兩萬湘軍卻能硬杠幾十萬太平軍

在我們的印象中,太平天國軍隊一直是大刀長矛的冷兵器形象,湘軍反而裝備精良,經常以少勝多。但是在真實戰争曆史中,太平天國軍隊根本不是以冷兵器為主,火器裝備甚至一度要好于曾國藩的湘軍。

太平軍火器裝備強于湘軍?兩萬湘軍卻能硬杠幾十萬太平軍

太平軍火炮(影視)

早在太平天國起義的初期,已經出現了太平軍使用火器的紀錄。清朝軍隊在追擊太平軍的過程中,前後繳獲了10多門火炮。這些火炮由太平軍自行鑄造,由于威力不大而且過于笨重,機動作戰的太平軍選擇了丢棄。

在湖南、湖北地區作戰的過程中,均發現太平軍使用火器的紀錄。例如嶽州大戰期間,太平軍已經使用了相當數量的火器,按照太平天國軍隊的武器比例,火器和冷兵器基本上達到了一比一,一半火器、一半冷兵器,這個标準已經超過了曾國藩的湘軍。

太平軍火器裝備強于湘軍?兩萬湘軍卻能硬杠幾十萬太平軍

太平天國時期的火槍

太平軍的火器數量明顯高于湘軍,在武器射程上也有優勢。但是在雙方作戰的過程中,曾國藩卻采用了保守的戰術,這就是“

結硬寨打呆仗

”的模式,湘軍往往就算火器拼不過太平軍,自身的損失也不會太大。湘軍前後幾次大敗,但總能起死回生,就是因為這個原因。

而太平軍雖然火器裝備要好一些,但口徑非常複雜。既有從西方各國進口的火器,也有自行鑄造和繳獲清軍的火器。而且因為作戰方式卻很呆闆,本來就不統一的大量火器更無法發揮出戰鬥力。反觀湘軍的火器數量雖然偏少,但口徑基本一緻,士兵可以進行武器互換,極大的提高了戰鬥力。

不過曾國藩在戰争初期則認為: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而武器的因素則是次一等的。是以,在剛開始和太平軍作戰的時候,曾國藩對于大規模引進西方武器是持保守态度的。

太平軍火器裝備強于湘軍?兩萬湘軍卻能硬杠幾十萬太平軍

直到雨花台大戰,曾國荃的兩萬湘軍面對幾十萬太平軍的進攻,苦守雨花台四十六天,雖然勉強保住陣地,但也暴露出了湘軍火力的不足問題。大戰過後的曾國荃,親身體驗到西洋槍炮的厲害,湘軍的鳥槍隊與太平軍洋槍隊正面交鋒,開槍互射。湘軍鳥槍打不到太平軍,太平軍的洋槍射程既遠、火力又猛。

他知道李鴻章的淮軍大多裝配西洋槍械,就寫信給李鴻章向他請教。李鴻章也非常熱心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他告訴曾國荃,對付李秀成,必須改小槍隊為洋槍隊,才能保證戰必勝、攻必取。曾國荃馬上按李鴻章的意見打報告給曾國藩,請求曾國藩多多采購西方先進火器。

太平軍火器裝備強于湘軍?兩萬湘軍卻能硬杠幾十萬太平軍

但曾國藩仍然堅持自己的政策,他回信中訓訴曾國荃:

“制勝之道,實在人而不在器。鮑春霆(超)并無洋槍洋藥,然亦屢當大敵,未聞以無洋人軍火為憾。和(春)、張(國樑)在金陵時,洋人軍器最多,而無救于十年三月之敗。弟若專從此等處用心,則風氣所趨,恐部下将士人人有務外取巧之習,無反己守拙之道,或流于和、張之門徑而不自覺。不可不深思,不可不猛省。真美人不甚争珠翠,真書家不甚争筆墨,然則将士之真善戰者,豈必力争洋槍洋藥乎?”

反正大道理說了一大堆,意思就是說勝敗還是取決于人,洋槍洋炮并不那麼重要,雨花台兩萬人不也擋住了幾十萬太平軍嗎?

但這并不是說曾國藩反對湘軍裝備火器,其實曾國藩在建軍之初,就非常重視火器的運用。而且由于湖南官造火器性能太差,曾國藩棄而不用,進行了重新制造。如此以來,湘軍的火力得到了極大提升。

太平軍火器裝備強于湘軍?兩萬湘軍卻能硬杠幾十萬太平軍

曾國藩說到底是反對大量購買西方洋槍洋炮,雖然湘軍當時的火器不過是鳥槍和大擡杆這類,但由于湘軍一方面訓練嚴謹,一方面這些火器的制作維護比八旗和綠營要強得多。此後,曾國藩更是給湘軍每個營都配備了兩門“劈山炮”。

但曾國藩對于火器的應用幾乎就局限于劈山炮、鳥槍和“大擡杆”,雖然迫于戰事和前線将領的壓力,曾國藩最終也同意了采購先進的洋槍洋炮。但是,他的反感限制了湘軍大規模裝備洋槍洋炮,再加上湘軍過早的裁撤。是以,湘軍從真正的裝備過真正的先進的近代火器。

太平軍火器裝備強于湘軍?兩萬湘軍卻能硬杠幾十萬太平軍

其實李鴻章很早就曾告訴曾國藩,忠王李秀成手下太平軍沒有類似劈山炮的武器,但洋槍極多。每次打仗都派數千名手持洋槍的敢死隊沖鋒,所向能所向披靡。李秀成本人的衛隊更是全套洋槍裝備,并有得到西式的小型火炮助陣,火力遠勝幾倍于自己的湘軍部隊。

曾國藩的大道理雖然也一度讓曾國荃等将領“不明是以”,但該買的還是照舊申購,湘軍也添配了一些先進西方火器。曾國藩也并不是一個絕對頑固的人,對于這事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後來他也逐漸轉變了觀念,并主持開設江南制造局,敦促派遣留學生,走上了洋務運動的路線,不再死扛“在人不在器”的偏頗之論了。

太平軍火器裝備強于湘軍?兩萬湘軍卻能硬杠幾十萬太平軍

大清後期水兵

不過在晚清時期,真正利用近代先進火器裝備軍隊的,其實隻有李鴻章一人。李鴻章組建淮軍之後,立即進駐上海防禦太平軍。在見識了外國列強軍隊和太平軍的火器優勢之後,李鴻章得出的結論是,“我軍惟有多用洋軍火以制之”。從此,也就拉開了李鴻章多年大規模采購西方先進武器的一段曆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