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蒙古人勸埃及國王投降,卻被當場處死,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700多年前,一場戰争的結果打破了蒙古軍不可戰勝的神話。1251年六月,成吉思汗之孫蒙哥在王公大會上被擁戴為汗,成為草原上新的王者,蒙古人積極的擴張性在蒙哥時期一如既往,作為蒙哥同母兄弟的旭烈兀被任為西征大軍的統帥,蒙哥曾告訴旭烈兀,從草原往西直到埃及的盡頭,每一寸土地都要聽成吉思汗家族号令。

蒙古人勸埃及國王投降,卻被當場處死,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如蒙哥所願,旭烈兀兵鋒直指那片新的疆域。公元1253年,旭烈兀率領的蒙古騎兵開始第三次西征,曾試圖刺殺蒙哥的木剌夷國在蒙古鐵騎橫掃之下被滅;随後巴格達亦被攻陷,阿拔斯王朝哈裡發被擒,阿拉伯帝國滅亡,伊斯蘭世界陷入了焦慮恐慌之中;

1260年春,阿拉伯人在亞洲的最後重鎮大馬士革被蒙古大将怯的不花率先鋒部隊占領,叙利亞阿尤布王朝宣告滅亡,旭烈兀拒絕阿尤布王朝蘇丹納斯爾的求和而納斯爾直接跑路去了埃及,旭烈兀的下一站便是埃及馬穆魯克王朝,若馬穆魯克王朝也被掃滅,伊斯蘭世界最後可與蒙古鐵騎相抗的力量也将消散。

蒙古人勸埃及國王投降,卻被當場處死,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馬穆魯克王朝本是在蒙古軍日漸逼近中誕生,中世紀時,馬穆魯克(原意為奴隸)奴隸兵服務于阿拉伯哈裡發,主要效命埃及阿尤布王朝,随着哈裡發勢微和阿尤布王朝的傾頹,馬穆魯克作為一支具備足夠實力的軍事集團不僅擊潰了十字軍,甚至生擒發動第7次十字軍東征的法王路易九世。

馬穆魯克軍官忽都斯在鬥争中獲勝,成為了王朝蘇丹。他還沒來得及享受這份喜悅便要面臨蒙古大軍的威脅,焦頭爛額。而此時,一個從東方而來的信使給旭烈兀帶來了大汗蒙哥去世的消息,旭烈兀即刻掉頭去管選大汗的事了,隻留下先鋒大将怯的不花率2萬左右軍隊鎮守大馬士革,繼續西征之路。

蒙古人勸埃及國王投降,卻被當場處死,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怯的不花是個勇士,但智謀方面有些欠缺。兵家有雲“知己知彼”一說,忽都斯知道旭烈兀走了,但沒摸清他留下多少人,不敢輕舉妄動,然而此時怯的不花卻和十字軍騎士交惡,因為侄兒被殺,怯的不花悖然大怒,率軍反擊展開懲戒行動,攻陷西頓又将之洗劫,這麼做的後果便是其失去十字軍國家支援的同時,也暴露了自身的實力。

這個意外重新點燃了忽都斯戰勝蒙古騎兵的信心,旭烈兀和蒙古主力軍都走了,怯的不花想靠剩下的兵力維持征服地區的穩當卻又自損了援助,正是天賜良機。他迅速組建起一支聯軍準備與怯的不花相抗,而怯的不花從不認為這位埃及國王有能力反抗蒙古鐵騎,傲然派了兩名使臣去勸他直接投降,将尼羅河一帶土地獻給成吉思汗子孫。

蒙古人勸埃及國王投降,卻被當場處死,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當年蒙古人遠征中亞時,曾以同族同種的說法籠絡突厥人,使其歸順,埃及的阿拉伯人完全有理由擔心忽都斯直接獻出土地。不料,兩名使臣剛對忽都斯說明來意,忽都斯就直接下令叫手下的馬穆魯克士兵處死了二人,顯然他不打算接受怯的不花所“賜予”的路。

對這一事件,阿拉伯學者伊本·阿西爾曾感歎:“來自中亞的馬穆魯克人從不開玩笑......他們不像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一樣喜歡談判,也不明白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是何意,他們隻是單純崇拜武力到極點而已。”

蒙古人勸埃及國王投降,卻被當場處死,學者:他們從不開玩笑

怯的不花得知使臣被殺自然大怒,而忽都斯也不敢輕視這位蒙古大将,開戰之前便做了充足準備。雙方在艾因·賈魯平原展開了激戰,怯的不花萬萬想不到自己會在這場對決中被馬穆魯克人殺死,沒了主帥的蒙古軍隊喪失戰鬥力,幾乎全軍覆沒,蒙古軍西征的腳步遭遇了阻擋。據說怯的不花臨終前仍在嘲笑忽都斯,說自己兵敗純屬天意,而不是忽都斯有何能力。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