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5年後,李鴻章的屍首被拖拉機拖着遊街示衆,直到屍骨無存

李鴻章是晚清重臣。他與曾國藩、左宗棠、張之洞并稱為“中興四大名臣”。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主要上司人之一,官至文華殿大學士、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精通洋務、善于外交。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說他是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争長短之人。李鴻章曾代表清廷,與各國列強簽訂了《馬關條約》、《辛醜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正因如此,很多人對他的評價都是負面的,以至于他去世55年後,屍骨還得被拉出來遊街示衆。

55年後,李鴻章的屍首被拖拉機拖着遊街示衆,直到屍骨無存

晚清喪權辱國的條約必須簽訂,但派誰去簽訂是個問題,難道因為李鴻章是晚清代表就被招緻“千古罪人”的千萬世唾罵?試問?李鴻章不去,誰去?當時代表中國的是晚清政府,而晚清政府想要繼續維持封建統治,那麼就必須要向咄咄逼人的列強低頭叩首、簽訂喪權辱國的諸多條約。恭親王奕䜣沒被慈禧太後奪權的那三十年裡的時間,從一鴉二鴉到中法戰争,從《南京條約》到《北京條約》,都是由這位恭親王來代表簽訂的。恭親王被卸職後,時任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鴻章便被慈禧太後拉上了當時國家最為“倚重”的外交座椅上,開始走上了了對日簽訂《馬關條約》和對十一國簽訂《辛醜條約》的道路,這條喪權辱國的路即便李鴻章不踏,那麼也會有其他人來代替的。

55年後,李鴻章的屍首被拖拉機拖着遊街示衆,直到屍骨無存
55年後,李鴻章的屍首被拖拉機拖着遊街示衆,直到屍骨無存

1882年,母親過世,李鴻章回到廬州守孝,也是在這段時間裡,他決定花自己的錢給自己家鄉重新修建了包拯祠。并且還撰寫了《重修包孝肅公祠記》,到現在還放在包公祠的正殿中,那個年代的他,還是朝廷的重臣,也是洋務運動的關鍵人員,是以他的這些舉動并未引起大家的異議。1990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将他封為全權大臣(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不斷催他北上,他的下屬都勸他不要去,可很快都城淪陷,慈禧逃命去了。李鴻章簽訂賣國條約後,清末怪傑辜鴻銘罵道:賣國者秦桧,誤國者李鴻章也。李鴻章聽後,當場吐血。1901年11月7日(農曆九月二十七)李鴻章這位在晚清政壇上呼風喚雨的人物,撒手人寰,享年78歲。

55年後,李鴻章的屍首被拖拉機拖着遊街示衆,直到屍骨無存
55年後,李鴻章的屍首被拖拉機拖着遊街示衆,直到屍骨無存

李鴻章的墓地離包拯墓約300米。但李鴻章并沒有長久地安眠在此。李鴻章入土為安半個世紀後,全國掀起了“全民煉鋼鐵、建鋼廠”的運動。當地鋼廠建起來後,有人提議說,李鴻章的陵墓占地很大,可以劃進廠區。于是,李鴻章的墓地變為鋼廠的一部分。1985年,又有人提出,李鴻章是“賣國賊”,要求組織人力挖掘李鴻章墓。這個提議得到了上級的準許。挖掘李鴻章墓是一項浩大的工程。胡正清帶人清理完地上的土堆後,露出了一個密封的墓室。墓室是用進口的耐火磚砌成的,非常堅固,一鐵錘砸下去,沒有絲毫反應。于是,有人提議:用幾十斤炸藥,将墓室炸開!最後,有人想出了一個辦法:咱們從幾十米以外的地方,挖一條道地,從下面鑽進墓室,把棺材給拖了出來。這個辦法行之有效。最終,李鴻章墓被成功發掘。李鴻章和夫人趙小蓮的兩口棺材被拖了出來。

55年後,李鴻章的屍首被拖拉機拖着遊街示衆,直到屍骨無存

人們打開李鴻章的棺木後,雖然将物品全部上交,然而早已仙逝55年的李鴻章卻并沒有被放過。人們就拿李鴻章當仇人一樣,強行把李鴻章的屍首,接着用麻繩綁着李鴻章的屍身,拴在了拖拉機上。當慢慢開動拖拉機之時,伴随着出氣筒排出的濃濃黑煙,也就慢慢拖動起來李鴻章的屍體。李鴻章的屍體就這樣被他們用拖拉機拉着遊街示衆。拖拉機停下來之時,李鴻章的屍骨早已全都沒了……四十多年後,當地部門複制了一座李鴻章墓。但這座李鴻章墓裡隻有一塊當年李鴻章睡過的棺材闆,是從當地村民家找來的。

免責聲明:以上内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将盡快删除相關内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