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地鐵上讓自己的孩子當衆下跪!專家:行為已觸犯最新法律

1月12日7時50分左右,一名女子在北京地鐵7号線上狠狠地捏了孩子的臉,還讓孩子當衆下跪,引得同車乘客紛紛側目。專家表示,讓孩子當衆下跪的行為已觸犯最新法律。

孩子被罰跪近一站地

魏女士昨天早晨登上了7号線開往北京西站方向的地鐵。7時50分左右,她在車廂裡看到,一名七八歲的孩子拿着手機坐在對面的座椅上,一名女子狠狠地捏了捏孩子的臉,導緻口罩都從孩子的耳朵上被揪了下來。孩子默默地戴好口罩,女子又用手打掉了孩子的帽子,這次孩子不敢去戴帽子了。接着,女子從孩子手裡奪過手機,擡手又要打孩子,孩子下意識地伸手去擋。

“我聽到女子對孩子說‘别坐着了’,然後兩人去了另外的車廂。她把孩子的書包往地上一扔,讓孩子跪下。”魏女士說,孩子從灣子站一直跪到了北京西站站,跪了快一站地。地鐵到站後,女子雙手插兜走了,孩子連忙撿起書包,背上後追着她跑。在車上,車廂裡有人勸這位女子,可女子卻回怼說;“我說我的孩子,我想讓(他)幹嘛就得幹嘛。”

“不知道孩子做錯了什麼,大庭廣衆之下打孩子,還讓孩子下跪,實在太不合适了。”魏女士氣憤地說。

地鐵上讓自己的孩子當衆下跪!專家:行為已觸犯最新法律

孩子從灣子站一直跪到了北京西站站。

專家點評

當衆讓孩子下跪易造成社交焦慮

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劉勇赫表示,地鐵上當衆讓孩子下跪認錯,不僅是錯誤的教育方式,而且已經觸犯了國家法律。今年1月1日起實施的《家庭教育促進法》第五條提到,家庭教育應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嚴,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益。面對一個七八歲的孩子,采取粗暴的方式進行教育,不僅給孩子造成了心理創傷,也給周圍人造成了心理不适,是不合理、不負責的表現。

劉勇赫說,當衆讓孩子下跪認錯,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産生自卑人格,還可能造成孩子的社交焦慮與社交回避行為。因為孩子當衆跪下之後,在他的心裡自己與其他人之間的關系不再平等,他不再能正常地面對人際交往,容易造成社交焦慮。

從另一個角度看,家長肩負着工作、生活、贍養與養育等多重壓力,孩子出現問題時容易焦慮和急躁。劉勇赫給出了幾條建議:

其一,家長應設定合理的“期望區間”,這樣教育就有了彈性,壓力也會減輕;其二,要客觀評價,不要因為犯了一個錯,就給孩子貼上“不懂事标簽”;其三,三分情緒,七分表達。家長要意識到,情緒宣洩并不能讓孩子重視問題,反而會把精力放到應對家長的情緒上,甚至出現回避、讨好或說謊等問題。在公共場合,更應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家長對孩子尊重與了解,才更能喚醒孩子的自省與自愛。劉勇赫呼籲家長們要進行家庭教育學習,不要再出現類似的事件。

來源 北京晚報

記者 師悅 受訪者供圖

流程編輯 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