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霍去病為何要窮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亞極北冰原?

璀璨短暫的強漢将星——骠騎将軍霍去病(8)主筆:閑樂生

漠北之戰,霍去病大敗匈奴,左賢王餘部逃奔瀚海(今俄羅斯貝加爾湖),那裡是匈奴附屬國丁零人的地盤,乃極北的冰川絕域,漢人是不可能追來的。霍去病乃攜大勝之威,封狼居胥,禅于姑衍。

祭地禅典過後,衆将群立在姑衍山巅,俯視着整個蒙古高原,齊齊為這壯麗的景色所絕倒。耳邊,風吹的聲音從每一顆草尖傳來,碧綠的響聲,在連綿起伏的青綠山脈間大片倒伏,又大片翻起。蒼穹之下,漢旗如雲,江山如畫。

——我們來了,我們看到了,我們踩在腳下。

霍去病為何要窮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亞極北冰原?

良久,副将路博德躬身對霍去病道:“今我軍封狼居胥,禅于姑衍,功業至極也!請将軍示下,大軍何時班師回朝?”

霍去病頭也不回的說道:“太守已忘去病當日之語乎?此次即便追至天涯北極,瀚海星辰,吾亦要全滅左王其部!傳令下去,大軍休整三日,三日之後,繼續北進!”

大家聞言全傻,什麼還要北進?再往北可就是西伯利亞冰原了!

“那又如何?”霍去病冷冷的說道。

大家都不說話了。每個人都在思考,雖然前路是漫漫冰原,必然有很多兄弟同袍會死在半路,但大家都明白,好不容易走這麼遠一遭,若不取得徹底的成功,那就太可惜了。

衆所周知,中國北邊的國防是全世界最艱難的。印度東北方向為喜馬拉雅山脈,西面是高山和沙漠,南邊三面環海,隻有西北面有一個開伯爾山口供遊牧民侵入;羅馬亦是如此,陸路除卻阿爾卑斯山天險,也可說是無路可通了。隻有中國北方漫長的邊防,萬裡之遙,無險可扼,雖有秦始皇耗盡民力建長城,但處處皆有孔隙難以周到,防備大規模入侵可以,遇到數千騎兵的侵擾實在防不勝防。是以漢武帝才窮極天下之力絕漠遠征,想要一勞永逸的殲滅匈奴主力,當可為天下求得十數百年的太平。

霍去病為何要窮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亞極北冰原?

總之,大漢華夏的曆史重任就在這四萬多漢軍的肩上,大家能退縮麼?

能麼?能麼!?

大家都看着霍去病,看着這個戰無不勝的大漢少帥,心潮澎湃,不知所雲。

一時間,隻有山風呼呼的吹着,四野一片甯寂,極目都是濃雲積卷在天邊,如同千軍萬馬環繞着雄姿英發、氣沖霄漢的霍去病,将他向上湧,向上湧……

忽然,霍去病展開戰袍,披襟當風,昂首一聲鷹嘯,天地為之動容。

——諸軍聽令,随我北上,蕩平胡域!

山下漫延無邊的四萬漢軍将士亦為之動容,大家皆應和着發出整齊的呼喊,其聲響徹雲霄,久久回蕩不息。

——将軍無敵,戰無不勝;大軍北向,一往無前!

頓時,路博德整個心靈都被震撼了,他想他這輩子都不可能忘記眼前這副情景。

在古典詩詞中,“逐嫖姚”三字是一個經常出現的意象,因為這是千古文人的最大夢想。逐,追随之意也。

做不了英雄,能追随英雄,亦是一種莫大的榮耀與天幸。

霍去病為何要窮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亞極北冰原?

于是,大軍繼續向北進發,曆經千辛萬苦風雪冰霜,終于來到瀚海。所謂瀚海,《史記集解》中引如淳曰:“瀚海,北海名。”而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說:“按,瀚海自一大海名,群鳥解羽伏乳于此,因名也。”這裡就是亞洲重要的候鳥栖息地,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貝加爾湖。

來到這極北之地,霍去病一時震驚了。隻見湖水清澈如同空氣透過水面,四周銀山雪樹,兩相輝映,奇麗無倫,令人目眩神迷。

誰能想到,這個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亞荒原之中,竟然有如此一顆巨大的藍色明眸,怪不得左賢王要往這兒跑了,這簡直就是人間仙境嘛!

霍去病為何要窮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亞極北冰原?

不僅漢軍吃驚,烏維也驚傻了,這樣漢軍也能追來,這是什麼世界,還讓不讓人活了!

隻有霍去病不吃驚,不但不吃驚,反而擺酒陣前,遙望烏維,邀他過來共飲一杯。

此時的霍去病,白裘勝雪,秀眉如畫,站在那兒雖風華絕代空靈絕傲,卻好似并無半點殺氣,但即便如此,烏維還是不敢去,傻子才去。

霍去病哈哈大笑,自舉杯飲盡了風雪,一揮手,漢軍如潮出動。

烏維再無處可逃,隻得引兵迎戰,做最後的困獸之鬥。

霍去病用兵,“常與壯騎先其大軍”,從來沖鋒在前,臨敵指揮。但這一次是特例,因為匈奴軍已窮途末路,他信心滿滿,是以毫不擔心,竟依舊坐在原處,一面飲酒,一面高聲吟道:

“四夷既護,諸夏康兮。國家安甯,樂未央兮。載戢幹戈,弓矢藏兮。麒麟來臻,鳳凰翔兮。與天相保,永無疆兮。親親百年,各延長兮。”(出自《漢詩集 琴歌》)

看來霍去病還是頗有文采的,可稱文武雙全。他後來向朝廷上奏的《封建三王表》及屯田諸疏,亦是文采飛揚,兩漢文章皆莫能及也。

回到戰場上來,這邊霍去病甕酒未盡,稍有醉意,漢軍已大勝歸來。左賢王烏維全軍覆沒,無奈孤身逃走,不知所終。剩下的丁零部落隻得全體向漢軍繳械投降。

現在,從草原到戈壁,從戈壁到沙漠,從沙漠到高山,從高山到冰原,再也沒有大股的匈奴軍隊了。北氛蕩清,衆神已死,霍去病終于功德圓滿。

霍去病為何要窮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亞極北冰原?

這一年,霍去病隻有二十二歲,這在許多人來說隻是人生的開始,但他卻已經走過了許多人幾輩子都走不完的路,這很偉大,也很不幸,因為,他的路已經臻至頂峰,很快就要走完了。

漠北一戰,匈奴總計損失了十萬兵馬,其政治中心單于庭與經濟中心趙信城也被衛青漢軍盡數摧毀,實力遭到空前之重創,并在很長一段時間内處于群龍無首的混亂狀态,原來大單于伊稚斜在慘敗後竟然走丢了!長達十幾天的時間,大單于就好像人間蒸發一般,無影無蹤了。

不但敵人追不到,就連自己人也找不到,這才是逃跑的最高境界。看來匈奴左右賢王之逃跑本領,差他們的老大伊稚斜遠矣!

國不可一日無君,眼見伊稚斜生死不明,匈奴右谷蠡王便喜滋滋的站出來,自立為單于,以為号召糾合匈奴殘部。然而伊稚斜竟沒有死,他一直躲在山裡,直到确認漢軍徹底退回中原後,這才鼓足勇氣再度出山。右谷蠡王見勢隻得宣布去單于号,垂頭喪氣回歸原位,這人倒是挺老實。後來大難不死的趙信和左賢王烏維也陸續尋路回到伊稚斜身邊,元氣大傷的匈奴民族開始在漫漫的凜冬長夜中重建家園,十數年不敢進入漠南,漢朝邊郡百姓終于可以過上安靜太平的日子了。

于是,漢武帝令漢軍大舉渡過黃河,東起朔方西至令居(今甘肅永登縣,令音連),處處開通河渠,設定農都尉、護田校尉等武職田官,遣吏卒五六萬人在此軍屯,把以前的草原牧場,變成使用牛犁耕種的農業區,開墾出一片片碧綠的農田,以逐漸向北蠶食匈奴故地。曆史學家黃仁宇先生認為經年雨量不及15英寸,則無法經營農業,此觀點基本正确,但也有特例,比如河西地區就多有大河發源于積雪之祁連,可以引水灌田,故其降雨之多寡實無關緊要。在頂峰時期,漢朝在河西共擁有三四十萬移民,如果加上朔方則有六七十萬移民,如果沒有發達的農業做支援,這是根本無法實作的。總之漢代時的甘肅地區,山川秀美,宜耕宜牧,比我們想象的要富饒多了。

直到有了富庶的農業區做中途補給,這才算是真正鑿開了絲綢之路(注1)。正如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所說:“當公元前106年第一批中國商隊到達波斯,再由波斯進入羅馬,整個世界史至此便融會貫通了。”

霍去病為何要窮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亞極北冰原?

此外,由于匈奴左賢王部幾近覆滅,原先由其統治的東北烏桓部族(注2)也因而投降了漢朝。武帝依河西胡人之舊例,将烏桓舉族由西喇木倫河以北遷徙到了東北五郡(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的塞外,為漢偵察匈奴動靜,并設“護烏桓校尉”, 秩二千石,持節管理、監督烏桓,以斷絕其與匈奴之聯系。如果說通西域是斷匈奴右臂,連烏桓便是斷匈奴的左臂,匈奴沒了二臂,這就成了殘廢,功力大減。

注1:與此同時,匈奴則失去了絲綢的貿易之利,經濟大受打擊。

注2:漢初被冒頓滅掉的東胡之殘部,俗善騎射,崇尚血族複仇,當時尚處于氏族社會晚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