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霍去病为何要穷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亚极北冰原?

璀璨短暂的强汉将星——骠骑将军霍去病(8)主笔:闲乐生

漠北之战,霍去病大败匈奴,左贤王余部逃奔瀚海(今俄罗斯贝加尔湖),那里是匈奴附属国丁零人的地盘,乃极北的冰川绝域,汉人是不可能追来的。霍去病乃携大胜之威,封狼居胥,禅于姑衍。

祭地禅典过后,众将群立在姑衍山巅,俯视着整个蒙古高原,齐齐为这壮丽的景色所绝倒。耳边,风吹的声音从每一颗草尖传来,碧绿的响声,在连绵起伏的青绿山脉间大片倒伏,又大片翻起。苍穹之下,汉旗如云,江山如画。

——我们来了,我们看到了,我们踩在脚下。

霍去病为何要穷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亚极北冰原?

良久,副将路博德躬身对霍去病道:“今我军封狼居胥,禅于姑衍,功业至极也!请将军示下,大军何时班师回朝?”

霍去病头也不回的说道:“太守已忘去病当日之语乎?此次即便追至天涯北极,瀚海星辰,吾亦要全灭左王其部!传令下去,大军休整三日,三日之后,继续北进!”

大家闻言全傻,什么还要北进?再往北可就是西伯利亚冰原了!

“那又如何?”霍去病冷冷的说道。

大家都不说话了。每个人都在思考,虽然前路是漫漫冰原,必然有很多兄弟同袍会死在半路,但大家都明白,好不容易走这么远一遭,若不取得彻底的成功,那就太可惜了。

众所周知,中国北边的国防是全世界最艰难的。印度东北方向为喜马拉雅山脉,西面是高山和沙漠,南边三面环海,只有西北面有一个开伯尔山口供游牧民侵入;罗马亦是如此,陆路除却阿尔卑斯山天险,也可说是无路可通了。只有中国北方漫长的边防,万里之遥,无险可扼,虽有秦始皇耗尽民力建长城,但处处皆有孔隙难以周到,防备大规模入侵可以,遇到数千骑兵的侵扰实在防不胜防。所以汉武帝才穷极天下之力绝漠远征,想要一劳永逸的歼灭匈奴主力,当可为天下求得十数百年的太平。

霍去病为何要穷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亚极北冰原?

总之,大汉华夏的历史重任就在这四万多汉军的肩上,大家能退缩么?

能么?能么!?

大家都看着霍去病,看着这个战无不胜的大汉少帅,心潮澎湃,不知所云。

一时间,只有山风呼呼的吹着,四野一片宁寂,极目都是浓云积卷在天边,如同千军万马环绕着雄姿英发、气冲霄汉的霍去病,将他向上涌,向上涌……

忽然,霍去病展开战袍,披襟当风,昂首一声鹰啸,天地为之动容。

——诸军听令,随我北上,荡平胡域!

山下漫延无边的四万汉军将士亦为之动容,大家皆应和着发出整齐的呼喊,其声响彻云霄,久久回荡不息。

——将军无敌,战无不胜;大军北向,一往无前!

顿时,路博德整个心灵都被震撼了,他想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忘记眼前这副情景。

在古典诗词中,“逐嫖姚”三字是一个经常出现的意象,因为这是千古文人的最大梦想。逐,追随之意也。

做不了英雄,能追随英雄,亦是一种莫大的荣耀与天幸。

霍去病为何要穷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亚极北冰原?

于是,大军继续向北进发,历经千辛万苦风雪冰霜,终于来到瀚海。所谓瀚海,《史记集解》中引如淳曰:“瀚海,北海名。”而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说:“按,瀚海自一大海名,群鸟解羽伏乳于此,因名也。”这里就是亚洲重要的候鸟栖息地,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湖——贝加尔湖。

来到这极北之地,霍去病一时震惊了。只见湖水清澈如同空气透过水面,四周银山雪树,两相辉映,奇丽无伦,令人目眩神迷。

谁能想到,这个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荒原之中,竟然有如此一颗巨大的蓝色明眸,怪不得左贤王要往这儿跑了,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嘛!

霍去病为何要穷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亚极北冰原?

不仅汉军吃惊,乌维也惊傻了,这样汉军也能追来,这是什么世界,还让不让人活了!

只有霍去病不吃惊,不但不吃惊,反而摆酒阵前,遥望乌维,邀他过来共饮一杯。

此时的霍去病,白裘胜雪,秀眉如画,站在那儿虽风华绝代空灵绝傲,却好似并无半点杀气,但即便如此,乌维还是不敢去,傻子才去。

霍去病哈哈大笑,自举杯饮尽了风雪,一挥手,汉军如潮出动。

乌维再无处可逃,只得引兵迎战,做最后的困兽之斗。

霍去病用兵,“常与壮骑先其大军”,从来冲锋在前,临敌指挥。但这一次是特例,因为匈奴军已穷途末路,他信心满满,所以毫不担心,竟依旧坐在原处,一面饮酒,一面高声吟道:

“四夷既护,诸夏康兮。国家安宁,乐未央兮。载戢干戈,弓矢藏兮。麒麟来臻,凤凰翔兮。与天相保,永无疆兮。亲亲百年,各延长兮。”(出自《汉诗集 琴歌》)

看来霍去病还是颇有文采的,可称文武双全。他后来向朝廷上奏的《封建三王表》及屯田诸疏,亦是文采飞扬,两汉文章皆莫能及也。

回到战场上来,这边霍去病瓮酒未尽,稍有醉意,汉军已大胜归来。左贤王乌维全军覆没,无奈孤身逃走,不知所终。剩下的丁零部落只得全体向汉军缴械投降。

现在,从草原到戈壁,从戈壁到沙漠,从沙漠到高山,从高山到冰原,再也没有大股的匈奴军队了。北氛荡清,众神已死,霍去病终于功德圆满。

霍去病为何要穷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亚极北冰原?

这一年,霍去病只有二十二岁,这在许多人来说只是人生的开始,但他却已经走过了许多人几辈子都走不完的路,这很伟大,也很不幸,因为,他的路已经臻至顶峰,很快就要走完了。

漠北一战,匈奴总计损失了十万兵马,其政治中心单于庭与经济中心赵信城也被卫青汉军尽数摧毁,实力遭到空前之重创,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群龙无首的混乱状态,原来大单于伊稚斜在惨败后竟然走丢了!长达十几天的时间,大单于就好像人间蒸发一般,无影无踪了。

不但敌人追不到,就连自己人也找不到,这才是逃跑的最高境界。看来匈奴左右贤王之逃跑本领,差他们的老大伊稚斜远矣!

国不可一日无君,眼见伊稚斜生死不明,匈奴右谷蠡王便喜滋滋的站出来,自立为单于,以为号召纠合匈奴残部。然而伊稚斜竟没有死,他一直躲在山里,直到确认汉军彻底退回中原后,这才鼓足勇气再度出山。右谷蠡王见势只得宣布去单于号,垂头丧气回归原位,这人倒是挺老实。后来大难不死的赵信和左贤王乌维也陆续寻路回到伊稚斜身边,元气大伤的匈奴民族开始在漫漫的凛冬长夜中重建家园,十数年不敢进入漠南,汉朝边郡百姓终于可以过上安静太平的日子了。

于是,汉武帝令汉军大举渡过黄河,东起朔方西至令居(今甘肃永登县,令音连),处处开通河渠,设置农都尉、护田校尉等武职田官,遣吏卒五六万人在此军屯,把以前的草原牧场,变成使用牛犁耕种的农业区,开垦出一片片碧绿的农田,以逐渐向北蚕食匈奴故地。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认为经年雨量不及15英寸,则无法经营农业,此观点基本正确,但也有特例,比如河西地区就多有大河发源于积雪之祁连,可以引水灌田,故其降雨之多寡实无关紧要。在顶峰时期,汉朝在河西共拥有三四十万移民,如果加上朔方则有六七十万移民,如果没有发达的农业做支持,这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总之汉代时的甘肃地区,山川秀美,宜耕宜牧,比我们想象的要富饶多了。

直到有了富庶的农业区做中途补给,这才算是真正凿开了丝绸之路(注1)。正如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所说:“当公元前106年第一批中国商队到达波斯,再由波斯进入罗马,整个世界史至此便融会贯通了。”

霍去病为何要穷追匈奴直至西伯利亚极北冰原?

此外,由于匈奴左贤王部几近覆灭,原先由其统治的东北乌桓部族(注2)也因而投降了汉朝。武帝依河西胡人之旧例,将乌桓举族由西喇木伦河以北迁徙到了东北五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的塞外,为汉侦察匈奴动静,并设“护乌桓校尉”, 秩二千石,持节管理、监督乌桓,以断绝其与匈奴之联系。如果说通西域是断匈奴右臂,连乌桓便是断匈奴的左臂,匈奴没了二臂,这就成了残废,功力大减。

注1:与此同时,匈奴则失去了丝绸的贸易之利,经济大受打击。

注2:汉初被冒顿灭掉的东胡之残部,俗善骑射,崇尚血族复仇,当时尚处于氏族社会晚期。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