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長征中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師政委成開國大将,手下走出4位上将

1934年10月,因中央紅軍在第五次反“圍剿”鬥争中的失利,蘇區形勢愈轉危急,在此情況下,紅軍主力不得不離開蘇區,開始了戰略轉移,在這場艱難曆程中,紅軍付出巨大的犧牲,光是師職幹部就有80餘人獻出寶貴的生命,而長征中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叫做洪超。

長征中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師政委成開國大将,手下走出4位上将

1909年,洪超生于湖北黃梅,1927年從黃埔軍校武漢分校畢業後,進入國民革命軍第24師的教導隊,當年8月,洪超跟随24師參加了南昌起義,南昌起義失利後,最後隻剩下朱老總和陳毅上司的800餘人的隊伍,他們都是意志最堅定的革命火種,而洪超就是其中的一位。

長征中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師政委成開國大将,手下走出4位上将

1928年成為黨員的洪超參加了湘南起義,還跟随隊伍上了井岡山,當時他還擔任朱老總的警衛排長,不過對于這樣一位受過軍事系統教育的人才,可不能埋沒他的軍事才華,況且實踐中證明他是一位意志堅定的革命者,紅五軍成立後,洪超任命為第一縱隊中隊長。

長征中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師政委成開國大将,手下走出4位上将

在開國将領中有很多“獨臂将軍”,如果洪超沒有犧牲的話,建國後也會是一位“獨臂将軍”,1933年,洪超在草台岡戰鬥中,左臂受了重傷,後來因為感染不得不截肢,雖然洪超失去了左臂,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他軍事才能的發揮,1934年1月,在沙縣戰鬥中,擔任主攻的洪超身先士卒,率先攻入城内,與敵人搏殺在一起,有如此猛将作為先鋒,戰士們士氣高漲,随後洶湧而至,沙縣終于被紅軍攻克,戰後居首功的洪超榮獲二等紅星獎章一枚。

長征中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師政委成開國大将,手下走出4位上将

不過沙縣戰鬥的勝利卻無法改變蘇區形勢逐漸失利的大局,1934年10月紅軍開始了長征,當月20日,師長洪超率紅四師擔任全軍的先頭部隊,準備通過贛縣的唐坑口,也就是突破長征中第一道封鎖線,其實當時粵軍總司令陳濟棠為了儲存實力,避免與紅軍交戰,已經與紅軍秘密達成協定,可以給紅軍借道進軍湖南,不過在白石防守的粵軍還沒有接到指令,紅四師隻能以武力通過。

長征中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師政委成開國大将,手下走出4位上将

當時洪超親率紅10團向白石守敵進發,而師政委黃克誠率紅11團、紅12團在側翼準備阻擊來援之敵,掩護紅10團的軍事行動,雖說白石守敵有200餘人,但粵軍戰鬥力并不強,很快被紅10團打得後撤,收縮進萬人祠,紅10團将此地包圍,并安排紅軍戰士喊話令他們投降,但這股頑固不化的粵軍拒不投降,還将喊話的紅軍戰士打死,指揮戰鬥的洪超見狀指令戰士們搬來迫擊炮,準備強攻萬人祠,但他指令剛下達,就被敵人一槍擊中頭部,當場犧牲,年僅25歲。

長征中犧牲的第一位師長,師政委成開國大将,手下走出4位上将

在趕到的師政委黃克誠的指揮下,萬人祠最終被攻克,防守之敵全部被殲滅,雖然戰鬥取得勝利,但卻失去了一員猛将,随後由張宗遜接任紅四師師長職位,繼續率部前進,建國後洪超當年的搭檔黃克誠成開國大将,而紅10團政委楊勇、紅11團政委張愛萍、政治處主任王平、紅12團政委蘇振華都成開國上将,而他的繼任者張宗遜也是上将,如果他沒有過早犧牲,至少也是上将,當然也有可能授大将銜。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