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蜀後主劉禅,想必很多朋友随口便說出,
扶不起的阿鬥、安樂公、窩囊廢
等關鍵詞。那麼三國時期的蜀漢後主劉禅他真的有這麼不堪嗎?他劉禅到底有沒有可取的一面呢?今天呢,就來探究一下,曆史上真實的蜀漢後主,劉禅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傻?

在古代很多人都不願意生在帝王之家,因為帝王之家,不是争權、就是奪勢,還有可能受到他人的猜忌。更有甚者,會被株連!總之,生在帝王之家,時常會擔心受怕。但是劉禅呢,他并非生在帝王家。但是呢,他的早年遭遇也非常痛苦。
為什麼說劉禅的早年遭遇很痛苦呢?據史料 記載劉禅生于公元207年。當時,曹操正與劉備交惡。曹操的勢力是遠要強于劉備的,面對曹操的進擊劉備他隻有被動挨打。當時,劉禅隻有幾個月大。當劉備逃到長阪坡時,幾個月大的劉禅便被劉備抛棄了。
先主棄妻子,與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走,曹公大獲其人衆
辎
重。
你看一下,劉備當時還不是王,更不是帝。但是在危難關頭,劉禅作為劉備當時唯一的兒子,同樣也是被老爹抛棄了。對于劉禅來說,他是最可憐的。但是這也沒有辦法,誰叫劉禅他有一個想匡扶漢室的老爹呢。
雖然小阿鬥被劉備抛棄,好在有趙雲在,趙子龍當時舍身入圍,在當陽長坂與曹操兵士大戰,最後還成功救出了劉禅。
趙雲懷抱後主,直透重圍,砍倒大旗兩面,奪
槊
三條;前後槍刺劍砍。
最終在夜照玉的沖刺之下,成功擺脫了曹兵的追擊。
好不容易救出阿鬥,趙雲親自把小阿鬥交給了劉備。然而,劉備呢當即就把阿鬥給扔在了地上。
玄德接過,擲之于地曰:“為汝這孺子,幾損我一員大将!”
,劉備這一摔,不但把沉睡之中的阿鬥給摔醒了,而且也徹底收服了趙雲的心。
阿鬥雖然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但是他成年之後,便享受到了劉備帶來的榮耀。公元219年,年僅12歲的劉禅便被封為王太子,過上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生活。221年,老爸劉備稱帝之後,14歲的劉禅便被封為太子。
除此之外呢,劉備還讓諸葛亮充當劉禅的老師。孔明親自抄寫,《申子》《韓非子》《管子》《六韬》等書,供劉禅學習使用,其目的很簡單,那就是幫助劉禅拓寬知識,日後呢,好做一個好皇帝。
公元223年,年僅17歲的劉禅便做了蜀漢的皇帝,從此之後,便踏上了他之前從未涉及到的領域。 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劉禅卻是爹不信、臣不服的主。還記得劉備臨死之前,他問諸葛亮的那句話嗎?
嗣子孱弱,不得不以大事相托。
孱,乃是軟、糯之意。弱,乃是指的劉禅的智商問題。
就連劉備都擔心劉禅的智商不行,因而在臨死之前才會問諸葛亮,劉阿鬥到底能不能做皇帝?如果,不能你可以自己做主,統領西蜀衆人,完成當年隆中對之願望。然而,諸葛亮立馬說道:
劉禅天資仁敏,愛德下士。
言外之意,就是如果好好培養劉禅,他是可以撐起一片天的。
那麼,事實上,真的如諸葛亮所言,劉禅他可以撐起一片天嗎?其實,在劉備死後,諸葛亮便開府治事。換句話說呢,就是蜀中的所有軍事、政事方面的事情,基本上都是諸葛亮在管理。
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這個時候的劉禅,他隻是做了一個甩手掌櫃而已,
這個時間段有多長呢?很簡單,223年4月到234年末,長達11年左右。
可以發現,劉禅其實是提前過起了長達11年的太上皇般的生活。但這種生活是劉禅想要的嗎?答案是否定的,劉禅他其實并不傻,也并不想遊手好閑。
235年正月,劉禅便把楊儀貶為庶民,同時升蔣琬為大将軍,後來又提拔費祎為尚書令,并且廢除了之前的丞相制度。劉禅讓,蔣琬、費祎二人互相扶持、制約,把權力分散化。然後對内,休養生息,讓姜維做了中監軍。(基本無話語權。)
後來,姜維連年北伐,先後長達10餘次對曹魏發動軍事行動。這個時候,劉禅已經完全掌控蜀國,一切的軍事用度,糧草,皆及時供應。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劉禅其實是非常善于治國的。除了會管理國家,他劉禅還特别會做人,而且他的智商也沒有任何問題。
為什麼要說劉禅的智商沒有任何問題呢?今天,就拿劉禅賜予昔日五虎上将,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的谥号,來說一說。其實,五虎上将,除了黃忠、馬超之外,另外三人,關,張,趙,他們都是看着劉禅長大的。但是呢,對于五虎上将的谥号,劉禅卻是給了不同的稱号。
谥号,我們都知道,那是後人,對死去人的評價,包括了對他曆史功績的肯定。如此說來呢,這個谥号就相當重要了,因為曆史是後人寫的,倘若,後人都不認同前人們的功績,那努力一輩子也就是白費了。正如俗話說得好,
善谥流芳百世,惡谥遺臭千古。
那麼,劉禅分别給五虎上将,什麼樣的谥号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便是給五虎上将關羽的谥号。關羽,作為劉備的鐵哥們,劉禅的二叔,一輩子都在為劉備的匡扶漢室而努力。
那麼,劉禅給關羽的是什麼樣的谥号呢?公元260年,劉禅賜給關羽“壯缪侯”的谥号。
景耀三年,追谥羽曰壯缪侯。
劉禅給二叔關羽壯缪侯的谥号,到底是什麼用意呢?是好,還是壞呢?
在唐朝時,威德剛武曰為
“壯”
,同時呢,壯又帶有,“
勝敵克亂
”、
“好力緻勇”
意思,總體說來,劉禅給關羽的谥号包含了很多意思,首先對關羽武德、武力、人品的極度肯定。其次呢,又包含了對他大事未成,表示感歎的意味。
其次呢,便是給張飛的谥号。對于張飛來說,同樣他乃是自己的三叔,而且呢,張飛亦是自己的老丈人。那麼,劉禅會給張飛什麼樣的谥号呢?
《三國志·張飛傳》:追谥飛曰桓侯。
劉禅給了張飛,桓侯的谥号。這個谥号是什麼意思呢?比關羽的要好嗎?
桓者,乃指的是,威震敵國,便可以用“桓”為谥。說到這一點,便想起了張飛當年在長阪坡一聲怒吼,吓走曹操數十員猛将的場景。後來,又在阆中治理土地,張飛的聲名在外,魏、吳兩國無不為之震動。
總體說來呢,“桓侯”這個谥号是對張飛生平功績的肯定。對于張飛的谥号來說,并不像關羽的谥号,其中還夾雜着否定的意味。
那麼,劉禅又給趙雲什麼樣的谥号呢?
趙雲,在三國時期,基本上是一個完美的人才,一生輔佐劉備,最終為蜀國盡忠。像這樣一個完美型的大将,劉禅給他的是什麼樣的谥号呢?說出來,諸葛亮都服!
七年卒,追谥順平侯。
劉禅當時給趙雲的谥号便是“順平侯”,這個谥号看似簡單,但是實際上卻是對趙雲最大的肯定與嘉獎。
為什麼呢?趙雲一生,上絕對服從指令,隻要是不違背民心,不違仁義之事,他趙雲絕對二話不說。其次,對于下,也就是蜀國百姓來說。他趙雲,亦是愛護有加。正如姜維所說,
死者
有知
,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
因而,劉禅給趙雲的谥号就顯得非常的貼合。
最後,分别給,黃忠“剛侯”,馬超,“威侯”。
劉禅給黃忠“剛侯”的谥号。主要是對老将黃忠,武力值上、包括人品的肯定。剛,堅強,堅硬的意思。黃忠,跟随劉備之後意志堅強,年過70還在戰場之上,斬将立功,實屬人間罕見。這個剛字,完美貼合了黃忠的内在形象。
而,給馬超“威侯”的谥号,劉禅他想表達什麼意思呢?說起來呢,也很簡單。馬超,當年在走投無路之下,才選擇投奔劉備。而且呢,之前馬超,抛妻棄父,其實名聲也不是特别的好。
考慮到種種因素呢,劉禅最終給馬超“威侯”的谥号。威,乃是剛果的意思。果,就是敢于行動。就像馬超當年在潼關與曹操厮殺一般。不顧一切,直取曹操,最終搞得曹操割須棄袍。威字,雖然有正面意義上的味道,但是也有一部分不計後果的成分。谥法有雲:
“彊義執正曰威、問正言無邪。”
說白了
,
馬超這個人呢,有本事,但是做事不計後果,此乃是他的第一大忌。
劉禅,給予,五虎上将關、張、趙、黃、馬,
“壯缪侯、桓侯、順平侯、剛侯、威侯”
的谥号,其實細心的朋友便可以發現問題,在五虎上将他們的谥号之中,都能展現出他們生平的戰績與功勞,讓人一看到這些谥号便能粗知五虎将的生平作為,看過這些谥号之後,你還覺得劉禅愚蠢嗎?
恐怕對于,五虎上将的谥号。就連蜀漢丞相,諸葛亮他都佩服!對于此,朋友們怎麼看呢?